APP下载

188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2016-03-25

国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票号胡雪岩钱庄

近现代商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发生在1884年。但是倘若没有1883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历史也许将被改写。

清光绪年间,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曾出现以湖丝发家的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巨商。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曰“狗”。南浔“四象八牛”之说,属于民间说法,并无正规的统计和详细记载,七十二墩狗仅仅是泛指。

19世纪60年代之后,江南丝商面临重大危机。洋商垄断蚕丝出口市场,拼命压低生丝价格,抬高厂丝价格,从中攫取暴利。江南纺织业迅速没落,昔日富可敌国的丝商们顿时都成了“病象瘦牛丧家狗”。

概况:第一场中外商战

1882年5月,后世被誉为商圣的红顶商人、当时的中国首富胡雪岩出手,高调坐庄,第一场中外大商战爆发了。

胡雪岩大量购进生丝,见丝就收。新丝一出,胡雪岩即派人大量收购。外商想买一斤一两而莫得,无可奈何,向胡说愿加利1000万两,如数转买此丝,胡非要1200万两不可。外商不买,过了数日,再托人向胡申买,胡坚持咬定此价。外商决心不买胡之生丝,等待次年新丝出来再说。胡雪岩则邀请丝业同行合议,共同收尽各地生丝,不要给外商,迫外商出高价收购,这样我们必获厚利。商战进入决战时刻,胡雪岩前后已投入资金超过1500万两,继续坚壁清野,囤货坚挺,大部分上海丝商停止营业,屏气而作壁上观。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

变数之一,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欧洲期货市场的紧张顿时缓解,消息传回中国,商心开始动摇。更大的变数是,中法爆发战争。市民提款迁避,市面骤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11月,江浙丝商的价格同盟瓦解,生丝易烂,不能久储,胡雪岩不得不开始抛售,价格一路狂泄,损失以千万两计。

另一变数是中法战争中国失败后,第二年9月,胡雪岩的依恃左宗棠病逝于福州。

惨烈的商战中,民族资本倒下

1883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史上第一次金融风暴,“我国第一代民族资本家”胡雪岩与洋商对抗失败,晚清民族产业被扼杀了,传统商人阶层集体陨落。“三大商帮”中的两枝,徽商和江浙商人在此役中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萌芽于晚明的纺织业彻底崩盘。不仅如此,胡雪岩的破产同时也是脆弱的中国新兴经济体系的一次灾难。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胡雪岩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下,但却为后人留下很多宝贵遗产,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今天的我们,都应该向胡雪岩学习,让我们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的先辈倒下,耽搁了发展的道路。

金庸先生曾为胡雪岩题词:

富国裕民,东南阜康,

振兴经济,昌盛吾杭。

商机还是危机

1850年左右,中国已经出现了股市,最早是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从事外企的股票投机,后来一些中方买办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进来。洋务运动兴起后,很多近代意义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为了融资的需要,这些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进入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培育,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870年代开始,上海股市开始疯涨。许多商人和投机者大肆追捧新上市的中方企业股票。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企业多半是官督商办,有着很强的官方背景,经营上也少有竞争对手。在投机者的追捧下,这些企业的股票开始疯涨,当时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一开始一股只有几十两,短短几个月便上涨到近300两,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也在短时间内从不足十两涨到百余两。

受股市疯涨的刺激,不仅普通投机者开始大量涌入,一些钱庄也不甘人后,开始将钱庄资金投入股市。钱庄逐渐成为股市中的主力军,其用于拉升股价的资金几乎全为钱庄的流通资金,而在这些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后,由流通资金变成企业的生产资金,也就意味着市场流通货币开始减少,这离股灾的爆发就不远了。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1882年前后,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于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

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2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见1884年1月23日《申报》)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岩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在当时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但是,胡雪岩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积生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

胡雪岩是一个传奇。他是安徽绩溪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徒步百里到杭州,进了一家钱肆当学徒。他头脑活络,善于经营,很得于姓主人的信赖,主人竟在临终前将钱肆都赠给了胡雪岩。不过,胡雪岩真正发迹却是从结识了左宗棠才开始的。

1862年,胡雪岩因机缘结识了任浙江巡抚、正在跟太平军作战的左宗棠,此后20年里一直当他的采运官,为之筹措钱粮、军饷,成了后者的“钱袋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胡雪岩的财富惊人地暴增。他依仗左帅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成为信用最好、实力最强的徽商钱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拥有土地万亩,在短短20年内一跃成为全国首富。他深得朝廷信赖,被授布政使衔江西候补道,从二品顶戴,还是清朝300年唯一一个被赐穿黄马褂的商人。

在1882年,早已名满天下的胡雪岩面临着事业上的一次重大抉择。他手握1000万两以上的巨额现银,是去办洋务,还是倒卖生丝,竟一时踌躇。胡雪岩对洋务并不陌生。可是,左宗棠与李鸿章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当时主管洋务的却是李鸿章,这让深谙官场门道的胡雪岩十分迟疑。第二条路就是倒卖生丝。

19世纪60年代之后,江南丝商面临重大危机。当时,英美各国开始在上海创设机械缫丝厂。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所以,中国传统手工缫丝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根本无法与机械缫丝竞争。洋商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垄断蚕丝出口市场,拼命压低生丝价格,抬高厂丝价格,从中攫取暴利。1868年,生丝每担市值白银517两,到1875年,每担价格已下跌至285两,再过8年,更暴跌至200两。兴旺百年的江南纺织业迅速没落。

目睹此景,胡雪岩认为商机浮现。缫丝产业蒸蒸日上,而作为原材料的生丝却价格日跌,这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因此,他决定靠自己的财力,与之一搏。另外,还有消息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欧洲农业遭受天旱,生丝减产。

正是基于这些判断,首富胡雪岩出手了。

胡雪岩因放贷无力收回而破产

1882年5月,胡雪岩大量购进生丝8000包,到10月达1.4万包,见丝就收,近乎疯狂。与胡雪岩同时代的晚清学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详细记录了这场商战的惨烈景象:其年新丝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购,无一漏脱。外商想买一斤一两而莫得,无可奈何,向胡说愿加利1000万两,如数转买此丝,胡非要1200万两不可。外商不买,过了数日,再托人向胡申买,胡坚持咬定此价。外商认为生丝原料仅操纵在胡雪岩一人之手,将来交易,唯其所命,从何获利?决心不买胡之生丝,等待次年新丝出来再说。胡雪岩则邀请丝业同行合议,共同收尽各地生丝,不要给外商,迫外商出高价收购,这样我们必获厚利。商战进入决战时刻,胡雪岩前后已投入资金超过1500万两,继续坚壁清野,囤货坚挺,大部分上海丝商停止营业,屏气而作壁上观。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

变数之一,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欧洲期货市场的紧张顿时缓解,消息传回中国,商心开始动摇。更大的变数是,中法因越南问题交恶,爆发战争。市民提款迁避,市面骤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纷纷收回短期贷款,个人储户也紧急提现。一般商品无不跌价30%至50%,所有的房地产都难以脱手,贸易全面停顿。

世事如此,胡雪岩已无力回天。11月,江浙丝商的价格同盟瓦解,生丝易烂,不能久储,胡雪岩不得不开始抛售,价格一路狂泄,损失以千万两计。生丝对搏失利,很快影响到“坚如磐石”的钱庄生意。民众排队提款,一些与胡雪岩不和的官员乘机逼催官饷,可怕的挤兑风潮出现了。先是杭州总舵关门,继而波及北京、福州、镇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20多个字号,到12月5日,阜康钱庄宣告破产。中法战争中国失败后,第二年9月,左宗棠病逝于福州。11月,朝廷下令对胡雪岩革职查抄,严加治罪。他遣散姬妾仆从,在圣旨到来之前,就非常“及时”地郁郁而死了。他的棺木被一老仆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一直到整整100年后,才被人偶然发现。

因中法战争而诱发的上海金融危机,不仅是胡雪岩失利的直接原因,更是脆弱的中国新兴经济体系的一次灾难。

胡雪岩在短短几十年间,依靠灵活的手腕在官场和商场长袖善舞,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所掌握的阜康钱庄营业区域遍布大江南北。在这次股市繁荣之中,阜康将掌握的大量流通资金投入股市。正当阜康大肆牟利时,作为阜康的老板胡雪岩突然垮台,这使得阜康发生挤兑风潮,由于无力应对,阜康只得宣布倒闭。阜康的倒闭令早就岌岌可危的股市终于崩盘,股价一泻千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1883年5月还是每股210两以上,并且很难买到,到了8月,其股价已跌至120两,而有人则“愿意以115两或更低的价格随意出让”。到了10月,开平股票每股只值70两,到1884年则跌落到29两。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也从1882年9月的253两跌至1884年的34两。与1882年9月的股价相比,这两种股票平均下跌了87%。其余公司的股票亦莫不如是,从高价位跌到“简直一文不值。”这场股灾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大灾难,股灾之后,投机者的信心10年都没有恢复。

正当胡雪岩因囤积生丝占用了大笔资金,而显得捉襟见肘的时候,阜康号遭到了挤兑。挤兑首先发生在杭州,虽经浙江布政使德馨协助料理,暂时无事,但上海阜康则因存户闻讯争来提款,一时无法应对,而于1883年12月1日闭歇,上海关道立即派谢湛卿去封闭胡雪岩在浙江的四个当铺。同一天,杭州分号也关闭了。

官府行为加重挤兑风潮

本来杭州平日交易使用银钱票居多,但由于“各行栈店铺往来皆须现银,概不用票,致各行业交易大受影响”。12月3日,京师阜康分号关闭。接着,镇江、宁波、杭州、福州、南京、汉口、长沙等分号亦相继闭歇,市面大为恐慌。此时官府若能出面维持金融市场稳定,或者给予阜康票号以信用支持,危机或许可以避免,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反腐调查却最终将阜康票号及胡雪岩推上了败落之路。

光绪九年十一月,有人举报刑部尚书文煜在阜康号中所存银两来历不明。后经查实其中有十万两是为前江西布政使文辉代存的,文煜也辩称其“由道员升至督抚,屡管税务,所得廉俸历年积至三十六万两,陆续交阜康号存放”,最后朝廷下令“即由顺天府向该号商按照定款如数追出,以充公用”,责成文煜捐银十万两了事。除了这十万两充公银外,遭挤兑后,阜康号倒欠的官私款项约1200万两,其中尤以官款为重。比如,阜康及其分号裕成倒闭时,福建“省司道府库及税、厘、善后局汇兑京、协各饷,或购军火,或地方善举,由该商经手共计存银二十三万一千两”。由浙江著追的有1613900余两,另有亏欠江海关、江汉关及两江采办军火、电线等银786800余两,两项共2400700余两,占倒欠官私各款的20%。阜康倒闭后,朝廷发布上谕,称:

现在阜康商号闭歇,亏欠公项及各处存款为数甚巨,该号商江西候补道胡光墉著先革职,即著左宗棠饬提该员严行追究,勒令将亏欠各处公私等款赶紧逐一清理,倘敢延不完缴,即行从重治罪。并闻胡光墉有典当二十余处分设各省,买丝若干包,值银数百万两,存置浙省。著该督咨行各该省督抚,查明办理,将此谕令知之。

次年闰五月初五的上谕中再次提到阜康银号:“现在顺天(府)办理赈务。所有阜康银号应交充公银十万两,著拨给顺天(府)以充赈需,即由刘秉璋严行催追,如数解交顺天府,毋稍迟延。”

转瞬之间,官员个人的债权就变成了官府的债权,阜康票号必须立即清偿。至1885年12月17日,除缴还者外,尚欠公款208000余两。胡雪岩名下的当铺、药店等财产亦被拿来充抵债务。

可以设想,如果在阜康号面临挤兑风潮时,政府不是急于主张自己的债权“优先受偿权”,不是忙着催逼官款,而是设法维系金融市场的信用基础,提供信贷支持的话,或许阜康票号就不会倒闭,胡雪岩就不会一败涂地,其他票号也不会受到殃及。

然而,如同希冀19世纪的中国法律能为商人提供有限责任是种奢望一样,要当时的官府出面挽救濒临破产的商人也无异于一种苛求。试想,若官府能积极制定法律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那么它也就能够对进出口贸易施加有效的影响,抑制外商的倾销与过度压价。如是,胡雪岩也就不必凭个人的力量去同整个西方丝茧行业斗法了。

票号广受官款逼提而倒闭

光绪十年冬户部的一份奏议生动地勾画出倒闭了的阜康号、胡雪岩们在当时官府心目中的形象:“上年胡光墉所开阜康及胡通裕票号,倒欠公私款项极多,尤为可恶!”———在官府看来,他们无异于讨厌的多事之徒和麻烦制造者,应受到反复的诅咒。除了关注自己的债权之外,官府很少考虑其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责,也不理会由挤兑引发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动荡,至多只是防止那些钱铺卷款逃跑。

耐人寻味的是,后来很多南帮票号都重蹈阜康的覆辙:源丰润票号因经营源通官银号而与上海江海关历任观察过往较多,在橡皮风潮中靠江海关借款维持了3个月,最后因江海关观察蔡乃煌被革职催要借款而倒闭;李鸿章之侄李经楚开办义善源票号,同时还出任交通银行总办,遂从银行借入大量款项,后因不能及时偿还而破产。究其原因,在于南帮票号与政府官员过从紧密、过多地利用官款,因而一旦遭遇官款逼提就难逃倒闭的命运。

在前现代的法律框架中,原本就缺乏公域和私域、(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法律界分,因而作为公权代表的官府可以很轻松、毫无顾忌地跨入当下人们认为属于私法的领域。在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时,政府(官府)总是倾向于积极主张自己的债权优先于私人债权人受偿,甚至还将债务人名下的全部财产都延揽来担保自己债权的实现。至于股东有限责任,在公权力毫无限制的情况下,完全不存在由当事人通过契约方式约定设立的可能。再退一步,即使当事人真这样做了,在官府处于强势地位、公权力无限扩张的背景下,面对政府的债权优先权,该制度也未必能发挥什么作用。

——《财经文摘》

猜你喜欢

票号胡雪岩钱庄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票号的固执
胡雪岩聘人才
积累信誉
平遥票号:成也诚信 败也诚信
1908年那场失败的票号改革
公安部严打地下钱庄 涉案交易金额近2000亿元
赢的最高境界
胡雪岩潦倒时不抱怨
胡雪岩巧借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