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就业,你是被淘汰了吗?
2016-03-25宁丹
宁丹
自从习主席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以来,很多战友互相调侃,你是三十万分之一吗?转业、退伍,对军人来说意味着告别熟悉的军营,到地方二次就业。广大转业、退役军人自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然而也有少数战友还不这么认为,您觉得转业、退役对军人意味着什么呢?
王文伯65447部队上士班长
因为爱所以选择离开
真的要走了,拉惯了别人的手这次要被别人拉住。告别火红的军旗,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告别曾经战斗过的哨位,这一切,是那么不舍。如果有人问我,当兵12年在部队值不值?我会告诉他:“热血青春洒军营,此生无怨也无悔。”记得最后一次走进训练场,看见一排排整齐的装甲车我对班里的战士说:“在这些铁家伙面前,我败了,你们一定要赢回来,否则别说是我带的兵。”
由于部队由摩步旅转型为机步旅,一切都变了。作为老班长的我,习惯了老装备和旧套路的,面对新型坦克这些“金疙瘩”,很不适应。那时候有人说我还是“装甲兵的壳,步兵的心”。我越想往前冲,却越感力不从心。去年7月,携带清一色机械化装备的我们兵发朱日和,与蓝军对抗。部队仗打赢了,但由于我分辨不清真假目标、指挥不力,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惨败。
实战是最好的老师,当时我意识到现在的我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军营了。尽管我很爱部队生活,但是我更清楚自己是时候“向后转”了。
张桂术95971部队上士班长
梦想之花在军营绽放
近年来,军人转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好,使许多符合转业条件的战友都萌生了转业的念头。
“我到底是选择转业,还是继续实现军旅梦?”年终士官选改时,即将干满12年兵的班长金玉山,面对走与留的难题让他有些不知所措。打小就在农村里长大的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梦想着长大以后当一名光荣的军人,参军以后更加坚定了他的军旅梦。转眼问,他走到了军旅路上的岔路口,一条是远在家乡亲人期盼的回归路,另一条则是通往实现儿时梦想的强军路。他的父母曾多次打来电话劝他转业回家,并告诉他家中已经托人为他安排好了,只要转业回来就能立刻工作。面对父母提出的优越条件,他没有为之心动,而是拒绝了父母,这下使得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连队干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对他在连队多年来的表现和取得的荣誉一一进行了反馈,并告诉他们部队的舞台也能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道理。经过一番调解,他的父母最终转变了,勉励金玉山在部队做一名对部队和国家有用的人。在向连队递交留队申请时,他饱含着喜悦的泪水按下了厚重的手印。
杨国生青岛边检站上尉边检业务基地主任
永远都是一个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转业交流工作如期而至,这是军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它真正出现在面前时,每一名官兵或许都有太多的心里话想要表达。
遥想当年从一个地方青年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再到成长为一名警官,我不知走过了多少“独木桥”,闯过了多少“雪山高原”,留下的却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而如今就要脱去心爱的军装,脑海中难免会有一丝疑惑和不解。然而从部队长远发展和社会复杂环境来看,转业政策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保障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坚实基础。
战友们,不是因为你们不优秀,更不是你们被抛弃,而是外面的世界能给予大家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们终将迎来人生与职业生涯的一次转变和挑战。曾经的你们创造过辉煌,赢得过党和人民的赞誉,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如今,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环境不同了,工作不同了,但精神却可以传承,你们一样可以响亮地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世超95936部队上士报道员
转业只是转岗不是失业
前几天,我与一位转业干部聊天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失业了,以后要奔着一日—三餐去奋斗了。看似俏皮的言语中,实则透露出失落、消沉和忐忑。干部转业,卸下了军人的光环,离开熟悉的军营,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用操课训练,也没有一日生活制度的束缚,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失业”心理导致情绪失落“不在状态”。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军转干部是经过军队培养的忠诚、可靠的多面手、放心人,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干部转业是一项工作制度,既是调整军队结构,也是为社会和地方输送人才。所以,军人转业不是失业而是一次转岗,一次伞新的选择,转业的干部也不是因为干得不够好,或者不够优秀,只是人尽其才的调配,不断为地方输送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骨干人才,说是失业,有失偏颇,转岗换岗,更加贴切,只是换了一个岗位平台再谋事干事,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孙学勇65735部队少校千事
积极应对才能实现华丽转身
有些同志觉得,转业就是自己不如别人,被部队淘汰了。从而闹情绪、耍个性,或者降低工作标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要不得,不利于以后发展进步。我们应该看清军人转业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必然规律,大多数同志只能是绿色军营的短期建设者,或早或晚都会面对走留问题。我认为,与其悲观感叹,不如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样才能实现华丽的转身。
近年来,党、国家和军队在军人转业安置E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可以说,脱下军装到地方工作同样大有作为。面对转业要辩证、豁达、伞面地看待,认清转业蕴含的事业机遇,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组织的培养,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在最后关头展现出转业干部风采。
有些转业的同志在转业之前,长期在部队基层岗位工作,对地方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及范畴了解不够,也并不具备相关的能力素质,对自己能够尽快转型、适应地方工作产生了很强的焦虑感,或者信心不足。人生的每一次重大改变都是一个新的开端,这时要正确审视自己,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转业后的工作准备上,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适合的社会岗位,这样才能快速适应地方工作。
姚立95964部队四级军±长班长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前不久,一个转业到地方的战友,发信息勉励我:让我一定要利用好业余的时间多学点东西,积极为以后转业做准备,顿时觉得这个信息给我敲响了警钟。
这位战友以前是基层的一名带兵骨干,他在部队期间积极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平时在训练之余都是挤时间读书学习,积极撰写稿子,在报刊发表了多篇稿件,还报名参加了地方白考,几年下来,不仅取得了本科文凭,还从中收获丰硕,选择转业后,军人的名片加上平时的积累,成为他转业的“敲门砖”,因此找到了非常理想的单位。因为能力素质过硬,如今他在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
我经常听到有些战友感叹:我们军人整天舞枪弄炮,到地方去啥也不会,以后怎么办?我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前军营文化育人氛围浓厚,有着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如果在训练之余、闲暇之时,懂得给自己“充充电”,多去学点文化知识,丰富头脑、增长才干,才能让自己能力素质更加全面一只要我们做足了准备,带着一份自信和实力到地方岗位去工作,必定能迅速干出一番事业。
谢哲瀚武警梧州市支队中校政治处主任
用真情温暖转业干部心
转业,改变的不仅是工作对象和内容,还有熟悉的环境、思想行为方式等等;转业,不仅需要勇气,需要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更需要学习新本领新技能。转业军人启程奔向全新领域,难免会有忐忑和顾虑,更期待和需要“背后的力量”:力量源自同家和地方政策强有力的保障,源自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理解和帮助,源自部队大家庭的关爱,源自军转安置部门“娘家人”的鼎力支持。关注军转安置工作,关心转业军人,对这些曾奉献国防的人“扶上马再送一程”,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输送新鲜血液的一项重要工程。
地方接收转业军人多、部队安置压力大,为了确保将转业军人安置到位,提高移交率、通知率和离队率二我部坚持组织主导、靠前服务、军地协力,将转业安置作为一项“暖心工程”,始终坚持搞好服务保障。在自我推荐上,坚持与转业军人一对一当而交流,指导其撰写自我推荐材料,确保材料在真实反映转业军人个人优长特点的同时,更加贴合地方工作特点及岗位要求。5年来,我部先后指导撰写制作推荐材料百余份,受到了转业军人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我部还建立部队、家庭、转业干部“三位一体”联管机制,落实每月领取一次工资、汇报一次思想、缴纳一次党费、谈一次心的做法,使转业军人处于组织的管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