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阎肃乐在其中
2016-03-25祁振欣
祁振欣
2015年10月14日,新华社公开发表习主席一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会上,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代表军队文艺工作者发言时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阎肃的发言得到与会者充分肯定,习主席指出:“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全国十几亿观众在电视前观看了这段对话,平时总是笑容可掬的阎肃此刻神情肃穆。“强军的风花雪月”一夜之间被人们记住。
人气超高的“定海神针”
2015年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降重举行。党和罔家领导人与6000名中外人士观看晚会。
晚会结束后,作为主创人员的阎肃在退场时遭遇了一点不大不小的“波折”一拨又一拨参演人员把阎肃围堵在退场的路上,争着跟他合影从小学生合唱团到专业演出院团,再到来自民间的老年人演出队……到最后,阎肃被生生从人群中“抢”上了车,车子还是被堵在了停车场,85岁的阎肃不得不从车窗中探出半个身子跟大家合影。阎肃是创作者,既不是歌手也不是演员,然而这个似乎永远哈哈笑着的老人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你可能不熟悉他的每个侧面,但你只要稍微了解他,就会爱他
有阎肃在的地力,气氛总是团结的,融洽的原因很简单,阎肃辈分高、地位高,有他“镇场”,气氛自然会被他笑呵呵地带向和谐。
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与阎肃一同参与晚会创作的温中甲说:“他就是喜欢参与这种活动,这种国家级的大型活动很少有稿酬,但他表现出的‘乐在其中和巨大的激情让你很难想象他已经80多岁了。”
早在去年3月,阎肃就受命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策划编创任务。
阎肃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全国没有几个人能和我一样,作协、音协、剧协、曲协、视协,我都是会员,一般人很少跨这么多协会。做点事做晚会,最需要这么一个人。为什么他们老让我去?就足这个原因,我是个杂家,哪样都通,门门都涉猎。你说两洋音乐,我不次于学专业的;你说革命歌曲,我会很多,他们一搞老歌晚会,我张嘴就来”。
正因为博采众长、睿眢有道,阎肃成了重量级文艺大策划,先后为许多重大文艺活动担当艺术顾问、总策划或者总撰稿。不管是音乐、舞蹈,还是小品、戏剧,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阎肃都是个“点子大王”,也是很多导演的主心骨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也因此,有人把他比作文艺界的“定海神针”。
这一次也不例外。“有阎肃就有主心骨”成了主创团队的共识。岁数虽然不小,但思想一点都不落老。新点子很多的阎肃在这一台晚会中,就横跨了核心创意组和顾问组两支“队伍”。而晚会题目《胜利与和平》的“胜利”二字,便是阎肃定下来的主旋律。
在晚会为期半年的编创、策划过程中,这根“定海神针”每每第一个到达会议现场,沉默听完所有人的发言,而后择取其中精华部分加以总结归纳、穿针引线。提起很年代久远的老歌,大家还在张罗着查资料的时候候,阎肃一张口就唱了出来,有板有眼,不出差错。唱完之后,连创作背景乃作者轶事都能讲出来一二。
爱笑的阎肃到哪儿都能把气氛搅活,但任务面前阎肃从来都不打马虎眼曾有人提议在晚会中选用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这是一首全世界人民耳熟能祥的歌,所有人都喜欢,只有阎肃指出来:“歌是好歌,但这是一首意大利歌曲改编的,放在反法西斯这个主题下不合适。”经过核实,确如阎肃所言,没有人能够不叹服。
没有办法统计阎肃的脑海里究竟装下了多少美好的旋律和故事,更没有办法测量他的胸怀中究竟存下了什么样的情怀。
从紧张的战争年代走来
阎肃原名阎志扬,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4岁受洗,身上点了圣水,教名为“彼德”。7岁那年,抗战全面爆发,一家人在战乱中从河北保定逃往湖北,又逃难至重庆,投奔父亲的教友,流落在重庆教会的“真原堂”。一年又一年,小小的阎志扬成了教会学校的尖子生。
就在主教一心准备推荐他到高级修道院学习天主教,当作未来的“精深教父”重点培养时,1946年,阎肃却决定离开修道院,报考重庆南开中学愤怒的主教不得不放走了16岁的阎忠扬。这位刚刚接触新思想的少年一去,从此走进了时代的滔天巨浪,再也没有回头。
那是个新思潮涌动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动荡中的中国社会,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正在学堂里接受灵魂雕塑的莘莘学子。少年阎志扬先是加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继而在大学中很快地接触到地下党组织。1953年,23岁的阎肃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阎肃”这个名字诞生于1950年。这年,他响应党的召唤,中止学业转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工作。团员的光荣感让他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青年团西南工委有意向艰巨任务:组建一支青年艺术工作队。由于阎肃在读书时是大专部文艺部副部长,几乎所有文艺骨干都熟,这项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他身上。阎肃欣然受命,文工团很快组建完成。
因为总爱开玩笑、讲故事,有人给他提意见,说他太不严肃。他说:“说我不严肃,那我干脆把名改成阎肃。”可高了名,他仍然严肃不起来时。至今日,每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还是自带一串“哈哈哈”的“音效”,伴随着那张笑呵呵的弥勒脸。
但嘻嘻哈哈只是表面,1953年,阎肃热血沸腾,一天到晚嚷着要上前线。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新冲过在千疮百孔中刚刚复苏,战火再次燃烧到与朝鲜一江之隔的新生共和国。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要抽人随部队一道到朝鲜前线慰问。阎肃激动得立马主动请战。
白天,阎肃来到部队战斗一线,了解各连队的英雄事迹;傍晚,他就现编现写现唱,表演给战士们看。那时候在战场上,他能编故事,说相声,又能唱,还能跳舞,扮演过侦察兵,也演过美国大兵。前线,敌机无休止地轰炸,缺水少粮,吃的只有炒面,没有蔬菜,每天连觉都睡不好。
有一次,阎肃从一个阵地到另外一个阵地去演出,徒步翻过一座山时,他惊呆了!山冈上的墓碑一座连着一座,一片接着一片,漫过成片的山林,那是无数志愿军官兵在那场战争中用血肉垒起的最悲壮的“阵营”!一座座墓碑纵成列、横成排,顺着山势立起每个碑石高二尺、宽尺余,上方涂刻着一颗红五星,标明牺牲者的身份,所有的墓碑都朝着祖国的方向。阎肃往墓碑前站了好久,想起许多,一股悲壮的豪情久绕心头。想一想他们,自己还有什么不能付出、不可以付出的的呢?
从朝鲜战场回来,阎肃强烈要求入伍,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不久加入了党组织。从此以后,他抱定了把自己一生完全彻底交给部队的坚定信念。
1955年大军区撤销,西南军区文工团没有了,他调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到了1959年空政文工团的领导说,你去搞创作吧,他就搞创作了,一直到现在。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也不管是面对磨难还是经受诱惑,风风雨雨几十年,什么也改变不了他一颗从军报国心。早些年搞运动,许多人跟风跑,他却沉到部队搞创作,后来有人打他的小报告,在整风中批他斗他;因为写《江姐》,有人把他家的四面墙上都贴满了大字报,还让他接受审查。不管受多大的委屈、吃多大的苦,他始终咬定一个念头:只要让我留在部队,让我干什么都行!上个世纪70年代,一位上级领导看上他的才华,曾3次劝他脱掉军装,调到国家一个重要部门重用他,他却坚定地说:“我从参加革命以来,什么都可以放弃,但唯有这身军装最难舍弃!”
带着《江姐》见主席
翻开阎肃作品集,满满都是几代人的回忆。从上世纪60年代的《我爱祖国的蓝天》《红梅赞》到80年代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侨》《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再到90年代的《雾里看花》《梦里水乡》,2003年的《变脸》至今热度不退。一个艺术家,做到肃肃这一步,除了“传奇”,别无词汇可以形容了。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新中国几代人的眼里,没有哪个歌剧比《江姐》更熟恶,没有哪首曲目能比《红梅赞》更流行。
1964年11月的一天,《江姐》仍在热演。那天晚上,阎肃正准备回宿舍,不小心还在大院门口的建筑工地上蹭了一裤子的石厌。刚走到团门口,突然,一辆占普车在身边停下,车上人喊道:“阎肃,你在这儿啊!找你半天了,快上车,有紧急任务。”
阎肃那大身上只裹了件又破又旧的黑棉袄,老棉裤上沾满了石灰,围着条大围脖,几天没刮胡子,尽显“邋遢本色”,阎肃不修边幅也习惯了。来人看了一下,也显出无奈的样子,但还是催道:“快上车吧,来不及了!”阎肃赶紧上了车。车在拐过几条街后,直接开进了中南海。进入中南海后,经过几道岗哨询问,司机答:“是阎肃。”哨兵随即立刻放行——是毛主席想见见《江姐》年轻的编剧。
车子在一幢小楼前停下,阎肃随工作人员走进一个小会客厅,毛主席已经等在那里。阎肃见到毛主席,激动紧张得一时不知该如何足好,按说应该行军礼吧,可又没有穿军服,而且觉得自己当时的那身打扮,尤其是满腿的石灰,满脸的胡子也实在是过于狼狈,只好傻傻地站在那儿。这时,毛主席向阎肃走过来,阎肃灵机一动,给主席鞠了个大躬:“毛主席我来晚了!”又赶紧握住毛主席伸过来的于,弄得毛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
2008年中国歌剧高峰论坛,精选中国80年历程中的8部歌剧,制作纪念邮票,阎肃创作的《江姐》《党的女儿》2部人选。
1962年,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不好?
那时,阎肃刚刚创作完成独幕歌剧《刘四姐》,拿着稿费,和几个同事们到北东来顺吃涮羊肉。酒过三巡,众人把目光转向阎肃:“咱今儿‘吃完了,‘刘四姐,明儿呢?”阎肃被同伴一语逗乐:“我刚看过《红岩》,里而有个‘江姐,排出来一定很有教育意义。”
阎肃想到了他早年随家逃往重庆的流亡生活。在那里,他参加学生运动、闹学潮,与地下党组织的英雄们搞上改、清匪反霸,还去过歌乐山的“中美合作所”。
收拾起小说《红岩》,阎肃登上了去锦州妻子老家探亲的火车。住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里闭门18天后,《江姐》初稿完成。
经过两年精磨锤炼,对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整整修改了几十次,反复排练修改,最后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歌声,一边和面一边哼唱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1964年9月,歌剧《江姐》一经问世,在全国公演后引起巨大反响,一年间演出286场,数百家文艺团体同时上演。10月13日晚,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毛泽东看得很专注,这也是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第二天他便接见了剧组的同志们。年底,剧组准备去南方演出,毛泽东再次鼓励:“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
“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跃一路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哪管它道路平不平……咱们就跟着它的脚步走,走过黑夜是黎明:”这段歌词出自阎肃为歌剧《党的女儿》所作的一首咏叹调。
那是1991年党的70岁生日,阎肃创作献礼歌剧《党的女儿》,18天完成了创作任务,总政歌剧团原团长、该剧作曲王祖皆说:“阎肃老师我对他的印象就是政治上非常坚定,对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当时而面临一个外环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个内环境三天一场戏,他作为一个老人,不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是完成不了的。”
江姐也好,田玉梅也好,常带着坚不可摧的信仰,在大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一鸣惊人,在阎肃的笔下,她们的身后是党,她们甚至就是党的化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阎肃,同样在书写血与火中永生的信仰。
阎肃85岁,对一般人来说,或许是该到了回眸人生、总结成就的时候然而阎肃不久前还向车旅作家王树增要了一套他的新书,每天坐在楼下的大树下仔细阅读。
在《胜利与和平》大型文艺晚会的排练现场,阎肃与温中甲两人走出门去吸烟。看着北京的天,阎肃笑容如故:“到80周年纪念的时候我就参加不了喽,那时候我郁老得流哈喇子了!”温中甲赶忙回道:“不会不会,你这身体再干十年没问题!”
晚会后,阎肃病倒了。不久后,阎肃的老搭档、空政文工团作曲家孟庆云拿到阎肃最新的词作《风花当月》准备谱曲“老搭档,不知道这是不是响俩的最后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