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25朱训尚
朱训尚
摘要:通过选择优良黄瓜品种,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及时定植,温度管理,水肥一体化栽培,植株调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早春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可达到早上市、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黄瓜;大棚;早春;高效;栽培
1 品种选择
根据鄱阳县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津优401、408,该品种由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较强,一般瓜长35cm左右,单果重2009左右,瓜条亮绿、顺直,商品性好,持续结瓜能力强,丰产性、抗病性好。适宜鄱阳县大棚栽培。
2 培育壮苗
2月上旬-2月下旬,采用三膜覆盖、穴盘基质育苗。一般选用50孔塑料穴盘,按每1000盘50孔穴盘用基质4~5m3准备基质。播前进行基质消毒,种子处理后播种。播种深l.Ocm左右为宜。播种后将育苗基质喷透水,温度以日温25℃,夜温16-18℃为宜。2叶1心后夜温可降至13℃左右,但不要低于lO℃。苗期3叶1心后,可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早疫病,虫害为斑潜蝇、蚜虫等。若发生病害,可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普力克等。防治虫害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耕翻前667m2施干鸡粪1200kg,高深度复合肥20kg,施后深翻30-40cm,耙平,畦宽1.2m,每畦2行。
3.2 及时定植
3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1天在苗床喷1次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栽植行距75cm,株距35-40cm,667㎡栽2200-2500株。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刚定植后,地温较低,立即闷棚,缓苗期间无过高温度,不需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尽量保持21-28℃,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采用变温管理方法,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要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2qC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气温白天上午在25-30℃,下午20-25℃最好。
4.2 肥水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通过膜下滴灌进行农药、肥料、水分的管理。铺设滴灌带,覆好地膜,灌足底水后定植。定植后灌1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进入结瓜期后,当根瓜长到12cm左右时,补第2次水,过早容易旺长。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增加,根据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滴水间隔期,黄瓜生长前期间隔7-10天补1次水。中期间隔5-7天补1次水,后期间隔3-5天补1次水。同时,结合补水进行追肥,每次667m2追施高浓度复合肥10-15kg。
4.3 植株调整
植株长到7-8片叶、株高25cm左右,开始吊绳、绑蔓。及时除去第一瓜以下的侧蔓,当主蔓长到25片叶时摘心,促生回头瓜,及时摘除下部黄叶、老叶,减少营养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温湿度条件和病虫害,改善和优化大棚生态环境,及早确诊病虫害,对症用药,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交替使用无公害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5.1 物理、生态防治
使用遮阳网降低温度、防虫网减少虫害,杀虫灯、色板诱杀害虫。搞好温湿度调控,白天控制温度25-30℃,夜间控制温度12-15℃,肥水一体化栽培,降低棚内湿度。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霜霉病。
5.2 化学防治
5.2.1 霜霉病:选用70%代森锰锌或70%百菌清800-1000倍液喷雾,或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g/667㎡密闭大棚进行烟熏,次日早晨通风。
5.2.2 灰霉病:发病初期交替选用50%腐霉利1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或用10%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250g/667㎡熏烟。
5.2.3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5%烯唑醇或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500-600倍液喷雾。
5.2.4 疫病:发病初选用25%甲霜灵600倍液、50%乙膦铝锰锌或64%恶霜灵锰锌(杀毒矾)400倍液、72%霜脲锰锌(克露)或70%百菌清或40%吉高600-800倍液喷雾。
5.2.5 瓜蚜: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
6 及时采收
春黄瓜大棚栽培以早熟为主要目的,前期产量往往价格较高。因此要适当早收根瓜,同时也可促进其它幼瓜生长,减少化瓜。结果盛期1-2天即采收1次,以免采收过晚,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