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书法理论中的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
2016-03-25徐楠楠
徐楠楠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论我国书法理论中的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
徐楠楠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我国书法理论内容丰富,其中所有与艺术问题有关的陈述,几乎都跟文学有一定的关系。对书法艺术的掌握往往是文人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对书法意境的营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文人以书评的方式参与阐述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的关系,这都使得文学和书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书法理论;文学描写;书法研究
书法理论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概念,但是它牵涉到的内容却是十分广泛的,尤其是传统的中国书法理论,更是带有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随着我国书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也开始不断融入时代的特色。但是书法理论中所包含的一些重要的实质还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比如说在我国的书法理论中,就有十分明显的文学描写,这些和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着重论述我国书法理论中的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
一 我国书法理论的相关知识概述
(一)书法理论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书法理论就是对我国书法的结构和线条以及外在的形式等主要的特征,还有我国书法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审美等立场进行的理论研究[1]。这些都是中国的汉字所特有的,西方的那些字母是根本不具有这些书法的概念的。书法理论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含了书法史的理论、书法家的相关研究、书体的研究和技法理论研究、考释的辩伪等等。
(二)书法理论的发展史
1.文字和书法联系密切,密不可分
书法理论最开始的存在形态是十分广泛化的,它不单单是表现在书法所体现出的观念的多维性,而且也在书法的文字工具性和物态化之间的矛盾方面有所体现。这其实也就是说,书法理论在最开始论述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个纯粹的话题。在书法理论中有大量的内容是对神话的赞美和赞颂,这些都说明了文字和书法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而包罗万象正是书法理论中最初的重要特征,如果一定要把文字和书法的研究区分开来,那必然是破坏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的,也就不符合书法理论最初的理论特征了。理论本应该是指导实践的,所以书法理论作为中国书法的先驱一定要发挥它对书法实践的指导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不再沿用之前对于一般的书法理论史截源取流的方式,把书法离乱的发展历史追溯到了西周时期,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书法理论的发展历史,最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念,明确立场。书法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虽说两者是处于不同的审美系统的,但是它们的生存状态确实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字作为书法的物质载体而存在,书法却是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正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才使得两者之间做到了高度的融合。
2.书法理论各阶段的流派和理论简述
我国书法理论的发展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书法、近代书法和现代书法。
首先,古代书法的发展始于秦代,时间截止于清代。每个朝代都会有代表性的书法流派和相关的理论。在历代的书法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唐代的书法。唐代的经济比较繁荣,文化发展灿烂辉煌,可以说在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当然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代表性的人物有欧阳询、张旭、怀素、颜真卿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还依然都知道的书法大家。唐朝时期的书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唐的时候主要以继承为主,中唐的时候则是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极为昌盛和快速,晚唐的时期书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次,近代书法的发展。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可以说是对近代书法理论的贡献最大了,他极力反对董派和赵派的倾向,提倡转向复古[2]。包世臣影响书法的主要方面还是作文和作书,他对近代甚至是现代书法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是现代书法,基于包世臣的影响,现代的书法无疑是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了,书法理念自然是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现代书法的说法有很多种,比如说从逻辑学角度来看,现代书法最核心的概念无疑就是书法二字,现代只是用来给书法定性的,它只是起到了一个限制作用,并不会改变书法艺术的本身;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书法必须要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可以被后人所传承和发展。从这个标准来看,现代书法还算不上是一种书法艺术。不管是哪一种书法艺术,都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而不是单单注重几个字的书写。从书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唐朝的楷体或者是其他朝代的书法,都有针对汉字整体的规范特征。
二 书法理论中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的关系
在我国的书法理论中,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法论著,所有和艺术问题有关的陈述都是和文学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就算是语言的表达也是和文体有着紧密的联系的。这也就说明了文学和书法之间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书法家和文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人的知识结构主要有诗、书、画和印,这四个方面被现代的书法家看做是四绝,也称得上是最理想的一种模式了[3]。书法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书体的沿革期、风格的流变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在魏晋时期,很多的书法家对书法做出了独特的诠释,我们似乎都能够在书法中感受到一丝丝的文学气息和恬淡安逸的名士气。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文人把书法看作是“小学”,把书法看作是雅玩,甚至是一种附庸于文学的工具。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这种思想观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而且也已经深深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正是因为人们没有将书法视为一种独立的、严肃的艺术,自然就缺乏了书法的本体意识。现代的一些书法家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就必须把“书法是什么”这个颇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做出合理明确的解释,非如此不能有足够的信心把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带到人们的面前,来供他们欣赏和学习。
(二)文学对书法艺术所造成的影响
古人对于书法进行了长时间探索,对一些相关名词的概念有十分明确的界定,比如“书法家”、“书法艺术”等。“书法艺术”是这样定义的:所谓的书法艺术,必须在形式上追求完美,在文字上也需要有很多的意趣。“书法家”则不仅仅需要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还要在文学上有足够的积累和较高的造诣。黄庭坚赞美苏轼云:“学问文章志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纸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这句话是选自于黄庭坚的《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可以不是画家,不是经济家,甚至也不是政治家,但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或者是诗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书法家就很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4]。
正是由于文人介入到了书法中,才使得书法摆脱了之前的那种传统的实用观念,把它从那个固定的圈子中拉了出来,也把它从那种纪文抄书的工具变成了文人抒发情感的一种媒介,使得书法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当人们还沉浸在这种喜悦当中的时候,却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隐藏的事实,那就是书法的艺术性正在慢慢消失,书法本体的性格和特征也在消失。导致这个隐藏事实产生的原因正是文人式的那种知识结构,即以诗书画印这四个传统方面为核心的一种模式。文学家自然有着很宽泛的概念,比如说它包含了诗人、作家等等,而对于这些人来说,最本分的事情就是作诗、写文、吟风弄月、乐春悲秋,这些都是他们的常态,自然也是抒发他们心情的一种方式。因此文人们就把书法从传统的那种碑铭抄卷中解脱了出来,让它们进入到了另一个文艺圈子,这样看来,书法的地位似乎是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人们这样做其实也把书法拉向了附庸的地位,让书法成为了一种文学诗词的抄录工具。书法的地位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只是单纯的从原本的为实用问题服务转向了为文学服务。虽然服务的对象看似发生了改变,也有着雅俗之分,但是书法所具备的服务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对于一个有理想和思想的书法家来说,为诗文服务和为碑铭服务是一样的,这些都是服务的本质,所以都是不能够被容忍的。
经过不断发展,当今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新一代的书法观念,这种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学和文学家们进入到了书坛,这些对于创造者来说就更加强调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以及文学意境的追求了,当然还有书法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一种修养,即诗词文学的相关修养。对于书法的基点,我们本来都是十分清楚的,也明白书法其实是一种艺术的审美,而绝非是实用的功能,这些对于书法家和文学家来说,书法所具备的写字修养的特征又是必须得承认的事实。这些特征都构成了书法发展的后半段主流的历史。如果我们对它进行了全盘的否定,那岂不是就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全盘的否定。书法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涵盖之内的一种艺术,所以说如果想要研究我国的其他传统艺术,比如篆刻、雕塑、装饰和建筑、宗教文化、汉字文化等,都是可以在我国的书法中找到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参考的。反而言之,我们不仅需要纵向深入地研究书法的发展历史和古代的相关书籍等,还需要从横向的角度来进行发展,比如说书法的发展是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做到兼收并蓄,对于一些传统艺术的精髓要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够让书法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如果不以开放的心态来进行发展,固步自封必然会使得书法的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窄,最后一定会阻碍书法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书评的方式阐述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的关系
上文对于我国的书法理论以及文学和书法的关系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能够明白书法和文学之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尤其是在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连,本文主要以书论文体中的“书评”作为例子,来阐述书法研究和文学描写之间的关系。其实就书评来说,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问题,但是它自身却是有着十分稳定的语言风格,而且所具备的文学意味也是十分独特的,这种传承是很久远的,也是传统书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文体,值得进行详细研究。
比如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袁昂的《古今书评》,它所取形象喻说始,代有仿作[5]。它所评论的都是以事理为喻,为读者提示联想的方向,可以让他们间接的获取到美感以及文中所含的褒贬意思。它的喻说提示关注需要集中于审美对象的整体或者是某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这样的话就需要用传神的方法来进行象征和概括。对于批评者的文化、艺术思维能力以及文学方面的造诣都是有着很大的挑战性的,人们依然会做到孜孜不倦,勉力为继。随着时间的变化,现在的人大多数都已经无法理解书评中的内容了,所以就会使得这一部分优秀的文化遗产,被逐渐冷落了。在袁昂的书评中,撷取的物象都是比较自由和广泛的,甚至是可以摆脱掉形式上的那种束缚,在语言方面做到有所突破。一些批评者重点强调使用表达的感觉,它也是一种审美联想的途径,和文学中的“意在言外”十分相似,如果批评者所用的事理形象过于隐晦、难懂,又或者是批评者过于沉溺在错觉和幻觉中,用华丽的文学辞藻来喧宾夺主,那么批评就失去了本来的作用和意义,只能流于虚幻。
通过对古代书论文体的一系列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文言文的倾向,书论较多使用了文学的相关语言,这些都对艺术问题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影响。古人可以十分轻松地完成语言文学到书法艺术之间的变换,但是在现在好像变得十分困难,或者是变得比较的奢侈。当前因为文学和文体的介入,书论也变得十分丰满,对于后人和传统来说,书法的审美则是极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学的启蒙。文人、书法家是社会的同一个群体,因此在书法的活动中,文学的思想必然会渗透进来。文学给书法在审美、评论方面等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也带来了很多的模糊感,让人们把文学和书法之间的关系搞混。书法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想要真正建立起现代的书法理论,就必须要理清文学描写和书法研究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文学家和书法家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1]曹杰钊.中国书法理论中的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0).
[2]柴艺娟.“书势”与“张力”——基于西方视知觉理论的中国书法美学分析[D].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梅学味.书法审美经验阐释[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王毅霖.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王若伊.书法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责任编校:余中华)
Study of Literary Description and Calligraph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XU Nanna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China)
Chinese calligraphy theory content is rich, including all the statements related to art, and almost all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ture. Mastery of calligraphy art tends to be a part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literati, literat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lligraphy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iterati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l description and calligraphy research in the form of review, all of which result in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theory; literary description; calligraphy research
2016-09-21
福建省高校书法学繁荣计划类项目“书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编号:4CX14106G。
徐楠楠(1989— ),女,安徽淮北人,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绘画。
J292.1
A
1008-4681(2016)06-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