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青铜文化探源
2016-03-25胡海梅
胡海梅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铜陵青铜文化探源
胡海梅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青铜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不断进步的结果,是人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铜陵地区的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光彩夺目。对铜陵青铜文化进行探源,探讨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梳理铜陵青铜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旨在丰富青铜文化研究,并为铜陵青铜文化研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铜陵;青铜文化;历史发展
铜陵以铜矿著称于世,被称赞为中国古铜都。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其矿冶活动发端于商代早中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1]。铜陵地区的矿冶历史可说是源远流长,光彩夺目。青铜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不断进步的结果,是人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铜陵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其青铜文化是在什么时间以及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发展有着怎样的历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不仅是考古学研究的问题,也是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
一 铜陵青铜文化探源
(一)中国青铜文化溯源
红铜器和青铜器是最早的铜制工具,但红铜器因其质地较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不明显,而遭到历史的遗弃。到商代早期,青铜器无论是作为生产工具还是生活用具,在使用数量和范围方面来说,都远不及传统的木石工具。直到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器才开始大量出现,使用地区和使用领域开始扩大,这与这一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铜矿的发现和采冶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这一时期青铜采冶技术有了新的进步密不可分。青铜器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大范围使用,表明中国在商代中后期已进入青铜时代。
(二)铜陵采冶铜溯源
铜陵,是一座以铜命名的城市,其铜矿采冶早已进入专家学者们的视线。近些年,境内又先后发现古代矿铜采冶遗址几十处,并与邻县南陵、繁昌等地的古矿冶遗址相连,点多面广,从规模到时代跨度都为国内所罕见[2]。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扬州“厥贡惟金三品”[3]。这些文献记载表明,在先秦时期古扬州是我国重要的产铜基地,而铜陵就是古扬州的产铜地。在西汉中期,铜陵已设有铜官,采冶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当时领先水平。近些年,境内又先后发现古代矿铜采冶遗址几十处,并与邻县南陵、繁昌等地的古矿冶遗址相连,点多面广,从规模到时代跨度都为国内所罕见。历代朝廷对铜陵矿冶事业给予高度重视,铜陵人民自古以来就对铜矿的采冶和利用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并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创造出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掘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为铜陵地区乃至我国古代采矿冶铜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资料。
(三)铜陵在中国冶金史上的地位
铜陵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铜陵最早采用硫化铜矿炼铜技术。据早前文献记载,宋代我国开始使用硫化铜矿炼铜技术。20世纪80年代,华觉明等学者对铜陵地区的铜锭作过分析,为探索我国早期使用硫化铜矿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中国科技大学穆永平曾对铜陵木鱼山的炼铜渣做过分析研究,确认木鱼山遗址相当于在西周早期就已使用硫化铜矿炼铜。因此,铜陵地区把我国使用硫化铜矿的历史由宋代推前至西周。第二,铜陵地区古代采矿技术比较先进。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记载,铜陵古采矿遗址属露天开采的少,大部分为井采,这是我国采矿史上的创举,是铜陵古代先民的重要贡献。第三,铜陵地区古代铸铜业十分发达,早在商代早期就已经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铜陵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年代从商周至唐宋,在使用范围方面涉及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农具、酒器、青铜镜等用具,这反映了青铜器已在铜陵先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二 铜陵青铜文化特点与价值
铜陵地区古代铜矿遗址群的发现,是我国长江流域地区继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铜矿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重要的价值。
(一)历史悠久,冶铸水平高
据考古资料显示,铜陵大规模的铜矿开采活动至少从西周时期就已开始,其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南朝、唐宋等历史时期。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经久不衰。根据木鱼山西周冶炼硫化铜及铜陵地区所出商代中期的铜爵等情况分析,铜陵地区古代铜矿的年代上限还有可能提早。1990年初,《中国文物报》和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工作简报》曾予以报道,称铜陵古代铜矿的发现为“冶铜史上的奇迹,是目前我国较为罕见的古代铜矿遗址群,在世界冶金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同时,铜陵历史上设置过“铜官”、“铜官场”、“利国监”,在皖南铜矿中居于中心位置,其境内规模巨大的采矿场和悠久的采矿历史都足以验证铜陵居于中国古代铜都的地位。
(二)书写了一部古代地方冶金史
铜陵是我国最早使用硫化铜矿的地区之一,其历史发展演变本身是一部中国古代地方冶金史。就世界范围而言,在欧洲、西亚一带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前就已开采低品位的硫化铜矿了。关于我国使用硫化铜的历史,早前文献记载仅见于宋代。直至皖南地区发现冶炼硫化铜矿的产品——冰锭铜,冶炼年代均为先秦,其中以铜陵木鱼山年代最早,相当于西周早期。冰锭铜的发现表明,在西周早期铜陵已开始使用硫化铜矿的工艺,这也表明铜陵是我国最早使用硫化铜矿的地区之一,把我国使用硫化铜矿的历史提早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具有重大价值。铜陵铜矿冶炼在生产技术上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就是一部地方冶金史。人类冶金是从铜开始的,因此,就它的价值而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冶金史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5]。
(三)实物资料助力地方发展
铜陵铜矿的发掘,为丰富地方史志,进行乡土教育、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铜陵古代铜矿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古代冶金技术发展史,它还包括围绕铜矿开发而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事件与影响,这无疑丰富了地方史志的内容。这些材料表明,三千多年以来,铜陵一直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古代的繁荣。由于铜陵地区矿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技术先进,点多面广,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因此迎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留篇。李白、梅尧臣、王安石、苏轼等诗人、文学家,都有游铜佳作。这些古代铜矿也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乡土教育的极好教材,它对于教育人们热爱家乡,激励人们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建设新铜陵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历史的见证,这些古代铜矿又是难得的旅游资源,若有计划、有重点地加以保护和开发,吸引人们旅游观光,对于繁荣经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 思考与建议
铜陵古代铜矿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值得我们深思。
(一)研究和保护并举
古代铜矿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综合载体,要开展多层次、多科学、多部门的综合研究,力求揭示铜陵古代铜矿的基本面貌和丰富内涵。对于铜陵古代青铜冶炼的起源、发展乃至近代的进一步发展演变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命题,值得学者与专家们去深思与研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应通过研究去汲取先人们积极有益的做法,对铜矿进行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时应注意到,铜陵古代铜矿大都位于现代矿区附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生产和基本建设中,应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件规定,注意保护古代铜矿遗址,特别要注意在生产建设中对新发现的古代铜矿遗址和古代文物的保护。同时,建立铜都博物馆,作为铜陵地区文物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并以此为契机,对市民进行爱国和爱市教育。
(二)积极开展以铜为主的文化活动,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
多渠道、多层次地积极开展以铜为主的文化活动,以皖南旅游区为依托,开发以铜为主的人文景观,为旅游服务。以铜都博物馆为核心,形成融铜陵境内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铜都文化中心;以铜都博物馆为核心,对古代铜工业以及矿山冶炼进行研究;以铜陵有色公司为中心,在矿山、冶金现代科技方面加强研究。建立铜都文化研究机构和刊物,积极对外宣传;成立铜文化研究会,逐步确立铜文化研究的中心学术地位;组织铜工业博览会、产品供销会,以此加强铜陵与各地的联系。结合工业城市的特点,在铜都文化上花心思、做文章,例如,积极发展各种铜工艺品和纪念品,拓宽销路,实现产销对接;积极开展以铜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将城市贴上青铜文化的标签,冲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铜陵、了解铜陵,让这座富有青铜文化气息的城市为世人所知晓,让铜都精神发扬光大。
(三)以铜文化为契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兴市。 1953年,铜官山第一炼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粗铜2000吨,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则成为全国第二大铜工业基地[6]。铜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铜文化的形成,而铜文化的形成发展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裘士京教授在其《论两汉时期皖南铜与皖南经济》一文中,对皖南铜的开采、冶炼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作了重要论述。铜陵的铜都文化是由青铜文化、人文景观等诸多具体内容构成的综合性文化,其中铜文化是她的主脉,联系并统领着其他文化。它具有悠久性、多元性、独特性、应用性的特质和精致大气、熔旧铸新的精神内涵,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这些文化特质,可有效地促进铜陵地区的文化产业、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开展经常性的铜文化活动,注意重大活动与日常活动有所结合、特色活动与普及活动有所结合、创新性活动与巩固性活动有所结合,使铜文化始终有新鲜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以文促经的作用,为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应抓住历史的脉搏,充分利用铜陵青铜文化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书写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1]铜陵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铜都[M].香港:中国艺术出版社,1992.
[2]张国茂.先秦时期铜陵地区青铜文化简论[J].东南文化,1995,(2).
[3]铜陵外宣丛书编委会.青铜故里[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4]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古铜都——矿冶专辑[M].合肥:安徽省出版总社,1992.
[5]疏仁华.略论古代铜陵青铜文化的特色[J].铜陵学院学报,2005,(1).
[6]孙自铎.安徽经济[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简小烜)
Retracing Tongling Bronze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U Haime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The invention and use of bronze culture is the precious heri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paper retraces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culture in Tongling, discusses the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created by the Bronze Age, and organi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ongling bronze culture, in order to enrich the bronze culture research and do research of Tongling bronze culture to the best of my ow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ongling; bronze culture; retrace
2016-09-20
铜陵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铜陵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研究”,编号:2015TLXYTWH39。
胡海梅(1989— ),女,安徽舒城人,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史。
G129
A
1008-4681(2016)06-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