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文化交流》的十年邮缘

2016-03-25屠雪凡

文化交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汗血生肖文化交流

●屠雪凡



我与《文化交流》的十年邮缘

●屠雪凡

作者应邀在杭州“西湖集邮茶座”作“《文化交流》话交流”的演讲。The writer of this story speaks at a philately forum about his story of Cultural Dialogue.

我集的《中国与世界》专题邮集,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就是与《文化交流》杂志对上了号,并结了缘。这首先因为我遇到了一位知音—时任《文化交流》杂志总编的吴尧民。他知道我的专题具有一定的世界视野,在对外传播友谊、传播中华文明、推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为刊物提供一些必要的稿件。这样就有我在《文化交流》话“交流”的话题,并由此与刊物有了十年翰墨情。

编者巧用邮文贺万国邮联

我的第一篇文字稿—《从外国邮票上看中外交流》,凸现中外交流友谊使者,他们之中有旅行者、传教士、外交使节及工艺匠;有中西合璧的古建筑,如瑞典的“中国宫”、德国的“中国茶亭”;有金印东渡和遣唐使船、“辛巴达”航海到中国等再现中外交流海上之路……

很巧,文稿到编辑部恰逢22届万国邮联大会和’99世界邮展在北京开幕前夕。该文就成了《文化交流》编辑部贺邮联大会和世界邮展的“穿针引线”之作。编者对编排、字号都作了精心的设计,还在文前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今年8月23日,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万国邮联成立125年来首次在我国召开的会议。届时,东道主中国还将举办’99世界邮展,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大型的国际性集邮盛会。本刊谨以此文对万国邮联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看,刊物通过一篇邮文热忱祝贺万国邮联和’99世界邮展的开幕,这对我来说,显然是一次殊荣。

被誉为“邮票王国”的圣马力诺于2004年4月发行以“献给中国”为题的小全张邮票(局部)。全张的背景采用了1955年由齐白石、何香凝等14位画家集体创作的巨幅国画《和平颂》。This souvenir sheet of stamps was issued in April, 2004 by San Marino in celebration of the 55th anniversar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background is Ode to Peace, a painting jointly created by 14 Chinese painting masters in 1955.

丝路邮缘开启文化交流的窗口

一条被列入“要目”的标题赫然出现在2007年第四期《文化交流》的封面上,这是我为刊物撰写的一篇专稿:《追踪汗血马》。文中记述了我与丝绸之路的一段邮缘。

我何以用“追踪”两字呢?因为我对汗血马有一种情结,而这种情结又与亲情连在一起。这要从我母亲出生地甘肃武威说起。

武威,古称凉州,是丝路古道上的重镇和要隘。我母亲从大漠走进江南水乡绍兴,幼年的我第一次听到她讲的带有浓郁丝路风情的诗词和寓言,其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和骏马等事物,这每一样都和文化交流有关。而在我书桌案头就摆放着一尊昂首嘶鸣、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雕塑—铜奔马的仿制模型,又唤起我记忆深处母亲讲的“天马行空”的故事,眼前变得鲜活起来。

“铜奔马”有各种考证,但我注意到有一种考证认为,铜奔马象征的是“天马”,它就是汗血马,是丝路上的一个传奇马种。

我的“丝路”邮册《物种》栏里,插入了中国发行的以《铜奔马》为题材的邮资票、片,我把它视作“汗血马”形象的再现。

但是,有一则消息在我的心田掀起一阵波涛。2002年6月间,在我翻阅当月报纸时,无意间被一行《这就是汗血宝马》的标题吸引住了。这则发自新华社的消息称:从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已久的神秘的“汗血宝马”,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抵达天津机场。这匹名为“阿赫达升”的5岁黑色公马,是土库曼斯坦领导人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一天,门铃骤然响起,绿衣人送给我一封沉甸甸的大型挂号信件,拆开一看,我向国内外邮友发出的几十封寻觅“汗血宝马”邮票信函,终于有了回应。黑龙江邮友给我寄来了土库曼斯坦2001年发行的含小版张、小全张和小型张全套“汗血马”(土国称“阿哈尔捷金马”)邮票。这是汗血马故乡首次发行的宝马邮票,其数量还不到2万套。引人注目的是,两枚小型张还印上了土国国徽,仔细一瞧,国徽图案中央绘有一匹白色的“汗血马”。这就是说,汗血马乃是土国的“国宝”、民族的象征。

正当我满怀激情为《文化交流》撰文时,又收到土国续发的汗血马邮票,墨香犹存,内容恰好与前一套相衔接,于是,一篇《追踪汗血马》稿件就在《文化交流》“记趣”栏目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本文作者(右一)向台湾集邮家章梵先生赠送刊有其文章的《文化交流》杂志。The writer (r) of this article presents Taiwan philatelist Zhang Fan with a copy of Cultural Dialogue in which a story by the writer was printed.

世纪盛会的姐妹篇

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了两项举世瞩目的国际性盛会:2008年北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对于这两大盛会,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把中外为此发行的庆典邮票,既载入我的邮册,也要形之于文,以留下美好的记忆,并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到世界各地。

《方寸间点燃奥运激情》,就是我拟定的题目。

“福娃·中国印·鸟巢”,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生机勃勃、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英姿。

“雅典·北京·珠峰”,记录雅典少女和横贯五大洲的奥运圣火传递的宏伟场景,见证现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展示中国人举着火炬登上地球之巅的空前壮举。

“百国·竞发·多彩”,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北京奥运会邮票,共同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喜悦与激情。

另一篇《“世博”邮苑传友谊》,展现的邮票又是另一番景象,传播世博主题,荟萃世界文明精华,彰显中外文化交流与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其中包含着东西方文化交融深刻理念。各具特色的“世博”邮票尽显东西方文化神韵。

这上下两篇文章,构成姐妹篇,都适时地亮相于《文化交流》“热门话题”和“精彩世博”的栏目中。

华人—架起中外交流的桥梁

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处处都有华人(侨)的踪迹。这些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炎黄子孙,通过自身的迁移将华夏文明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同时,中华文化又广泛吸收居住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精华,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人文化。

我的邮集中,有一册就是有关华人题材的,我撰写了《世界华人邮票掇英》一文,被收录在《文化交流》的“收藏”栏目里。

在该文中,我专门列了一节“华人与生肖邮票”。主要想说明时下风靡全球的中国生肖邮票,其实不少国家,如美国、古巴等当年发行的初衷是为了表彰华人在所在国的杰出贡献。法国邮政部门也曾表示,中国生肖文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中国元素已经融入法兰西社会中,每年都有一枚相应的邮票发行,与华人同庆生肖新年的到来。

2005年1月,当中国乙酉鸡年降临之际,法国拉开了发行中国生肖邮票的大幕,其序曲是象征法兰西民族的髙卢雄鸡一声啼鸣飞到乙酉邮票上,担当起中国生肖鸡的司职,这神来一笔,将东西方文化交融得如此和谐与美妙。当然,令我动容的还有澳大利亚发行的马年邮票,在一片欢腾和爆竹声中,一位骑着骏马的信使,展开一幅写有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书轴,穿街过巷向华人家庭道一声平安,传递出浓浓友情、亲情、乡情。

在此之前,《文化交流》编辑部为了向海外侨胞恭贺新春,约我写了《列国邮苑喜贺中国春节》一文,是双色套印,在黑色底版上,那呈洁白色的文字似浮雕在黑绒上,显现出字体的质感,而16枚五彩缤纷的贺春邮票,更显得分外妖娆。

猜你喜欢

汗血生肖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天马汗血
生肖转转转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你的生肖是什么?
汗血
生肖说马和羊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