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大学: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2016-03-24胡澜
胡澜
金庸笔下的高手,要么至阳,要么至阴,好像一边倒走到极端才能出类拔萃。但阿姆斯特丹大学不比寻常高手,它骨骼(主要是水路)清奇,文理兼修,还有那么一点人格分裂。阿姆斯特丹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也诞生了以经济学和商科为“金字招牌”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商人的努力和机智塑造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特有的双重性格,一方面,是百折不挠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你爱咋咋地的随性。执着意志与自由精神交织,让这所名校常常上演别出心裁的戏码,比如说:“拍卖”教授。
随心所欲,但顽强执着
阿姆斯特丹曾是个倒霉的城市,这从它的市徽就能看出来:黑色底调上3个白叉,代表着这所城市曾经历过的3次灭顶之灾——水、火和瘟疫。但阿姆斯特丹人民很拼,这样一座靠填海造陆建造出来的城市,在如此多灾多难之后不但没有沉寂,反而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荷兰最大的城市和金融、文化中心,堪称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完美逆袭。到了17世纪30年代,在经过长达80年的独立战争之后,荷兰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迎来了这个王国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地的人慕名而来,移民到阿姆斯特丹,又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许多新的知识与财富。阿姆斯特丹的分裂式人格大概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它既古老又新潮,既高雅又世俗,有穷人也有富人,还有许多大神级的学者。据说荷兰有这样一句俚语:“在阿姆斯特丹,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阿姆斯特丹大学也追随了城市气质,随心所欲,但又出奇地执着。
比如说,最开始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课堂不是我们常见的教室,而是老师自己的家,够随意吧?究竟为什么老师们要带着学生在自己家“轰趴”呢,其实也是因为条件受限。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还没有成立的1632年1月,市中心的一座女子修道院内,欧洲的两名著名学者——科学家卡斯帕?巴拉尔斯和人类学家格拉德?沃斯厄斯,受当时的市长邀请而来做演讲。那次演讲效果出奇地好,也给两位学者拉来不少粉丝。所谓“一日为饭,终生为饭”,粉丝团员们一合计,不如就此创办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把两位老师的教诲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于是,一所“雅典学院”就此诞生,巴拉尔斯和沃斯厄斯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学校最早的两位教授。而这所意味着“明亮的学校”的雅典学院,就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前身。不过雅典学院没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并且修道院有限的场地,比如说大礼堂,也只是用作报告、演讲和辩论的场所,想上课,还得搬个小板凳去老师家里。
虽然条件艰苦,但执着的雅典学院的师生们一直没有放弃这所连教室都没有的学校,他们熬啊熬,一直熬到了1877年,苦媳妇终于熬成了婆,成了有资格授予最高学位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大学。再到1960年,阿姆斯特丹大学摘了“市立”的帽子,又因为连续培养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举成为世界名校。
如今的阿姆斯特丹大学早已不是当年拮据的模样,它的4个校区散布整座城市,只要沿着城中运河四处走走,总会遇见大学的某个部分。从15世纪的古老修道院Agnietenkapel,到21世纪的现代建筑,虽然风格也很“分裂”,但却奇妙地融合在了阿姆斯特丹这座多元的城市里。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主楼,也不似别的大学一样矗立在显眼的地方,而是藏在国王运河湖畔的绿树和民居中,低调中藏着一份文艺复兴式的华丽与庄严。然而这样一座小楼,谁能想到这就是当年纵横全球的荷属东印度公司总部呢?明明曾是那么激进和血腥的殖民企业,如今却甘愿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成为智慧与和平的信使。或许正如荷兰人自己说的那样,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拍卖”学生和教授
2015年3月4日下午,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办公楼里举行了一次惊世骇俗的“拍卖会”,被“拍卖”的“商品”共4件:1名学生,2名教授,还有脚下这座象征了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的人文学院主办公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事情的缘由颇有阿姆斯特丹大学素来随心所欲的风格。
原来,校方为了减少研究开支,制定了重组学院的计划。而人文学科因为不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了校方头一个开刀的对象。根据2014年11月公布的一份名为“Profiel 2016”的学校规划大纲,阿姆斯特丹大学将废除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等语言专业,同时将包括哲学、历史、荷兰文学和英语文学在内的其他剩余专业合并为“人文学位”(Liberal Arts)。
这下,文科生们可不干了。说好的文理兼重、学术至上呢?为了抗议校方的举动,从2015年2月13日开始,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们涌进了人文学院的主办公楼,一屁股坐下占座,宣布“这里有人,不要乱动”。事情闹大了,大学执行董事会主席无法,只好答应会在学校的其他地方与学生们进行每周一次的公开对话,但与此同时,决定启动司法调解程序。大学内部的纷争,竟然闹上了法庭。
2月19日,阿姆斯特丹法庭做出调解决定,要求所有抗议者立即打包回家。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学生们不但没有放弃抗议行动,而且对校方婉拒交流的举措更加不满,并且把抗议的矛头由反对人文学院的重组计划,转为了反对董事会的专制作风。
连法庭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最终只能靠大学内部自己解决。2月26日,执行董事会按照之前承诺的那样,和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参加者没有身份限制,只要是大学的一员,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来旁听并且提问。辩论会还通过学校网站全程直播,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畅所欲言。不得不说,虽然校方在推行重组计划时颇有些剃头挑子一头热,但在支持自由辩论这件事上,倒还是颇有些名府风范的。
整场2个半小时的辩论会下来,学生委员会成员和运动支持者都是一呼百应,而管理层的回答则应者寥寥。这场辩论的结果是明显的。就在辩论会结束的当晚,阿姆斯特丹大学网站宣布,执行董事会已经对人文学院学生委员会的要求做出回应,保证将会为人文学院多个学科在2016年开设的新研究项目增加资金支持。
然而学生们十动然拒。仅仅是改变学校的一项政策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改变管理层的思路。“大学究竟是研究学术的地方,还是生产经济效益的地方?”“学生只是学校管理的对象,还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校方对于学生的诉求是采取对话,还是压制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却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尚需要不断地争取。
阿姆斯特丹大学学生们的质疑得到了荷兰许多大学的响应。在抗议活动持续将近3周后,2015年3月4日,学生自治组织“新大学”(De Nieuwe Universiteit)组织了全国性的学生示威行动日,来自乌特勒支、格罗宁根、奈梅亨等多个城市的学生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阿姆斯特丹大学那所仍被占座中的人文学院主办公楼,“新大学”组织开办了一系列的讲座、讨论、互动等等活动,话题也不只针对大学的管理和政策,更扩展到了对民主的讨论、学科和知识多样性、大学里少数群体的参与、民族和种族歧视等问题。
那场“卖教授”的“拍卖会”也就是在这天举行的。“拍卖会”用反讽的方式批判了大学的现状,搞笑之余,也发人深省。首先被“拍卖”的是一名本科在读生。主持人特意强调这位学生还没毕业,没拿到学士学位,不过考虑到“知识反正没什么价值,学位也是”,所以对这次“拍卖”没有影响。接下来被“拍卖”的是古荷兰语专业的教授。这位教授曾被学生投票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然而主持人却告诉大家,尽管学术成就斐然,她却只有一份临时合同,不被学校放在心上。
第二位被“拍卖”的教授是教历史学的,在被“拍卖”的过程中,他一直弱弱地辩称“知识不是拿来卖的”,却被主持人吐槽回去:“你的知识是无价没错,你的学科也很重要,但是我们没有钱,所以必须要把你卖出去”。最后一个“卖品”则是被学生们占领的办公楼,主持人宣称,不管这栋楼对学校和师生来说有多重要,只要有人愿意出高价,就能把它买回去。
在这次“拍卖会”上,主持人模仿校方“爱钱”的立场,不断地用毒舌损这些文科师生的“低价”,其实是讽刺了校方唯利是图,抛弃了学术纯粹性的做法。在主持人惟妙惟肖的模仿下,“拍卖会”气氛热烈,不断有人竞相举牌,最后,买走那位历史学教授的是一位在校学生,其支付的价码是“本人的灵魂”,无比精妙地暗喻了出卖知识就是出卖灵魂。
闲得像云,拼得像狗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们之所以选择将人文学院的主办公楼当做活动据点,并且在“拍卖会”上卖个噱头,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196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发生了第一次学生占领董事会办公地,要求民主参与的活动,地点也正是这座楼。因此,这座楼拥有“自由”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学生所要求的平等对话的权利、保持学术研究的纯粹性等等要求,其实也成为了现在大学通行的规则之一,校方管理层必须严格律己遵守这几点,才能赢得全体师生的尊重。可以说,见证了阿姆斯特丹大学更新价值观的办公楼,还拥有着另一层“自律”的含义。
这其实也正是荷兰这个国家的性格:崇尚随心所欲的自由,但也有着拼命三郎的自律。
来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第一节课,新生们就会学到一个荷兰词语:“Gezellig”。这个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最难翻译的词汇之一的词,如果硬是要解释的话,大意就是“闲适散淡”。而到了校园里,则体现为“没人管”的自主学习氛围。不比导师制大学里导师对学生的耳提面命,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老师在校园里默默飘进又飘出,从来不为督促学生学业而停留,看似非常没有存在感。所以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国留学生来说,要在这样一所人人都自顾自地“飘来飘去”的学校里,找到方向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荷兰允许非常多的富有争议的人和事合法地存在:吸食大麻、同性婚姻、安乐死等等。但允许的同时,对于这些事情的法律依据和限制条款也制定得非常详细,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僭越。同样的,阿姆斯特丹大学里,那些在外校看来离经叛道的事情,却在这里屡见不鲜,比如说性工作者在潜心学术、攻读学位,穿着奇装异服的学生在路边纵情高歌……但这些并不是校园生活的全部。
正如一位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说的那样,“不存在无条件的宽容,更没有随心所欲的自由”。闲适散淡并不是全部,阿姆斯特丹大学还有另一重“人格”,那就是“拼”。别看咖啡馆里坐着的学生看起来优哉游哉,但只要一到了课堂里,那就像是白云见着了黑土,干柴遇到了烈火。讨论一定是刀锋剑影,讲座一定是场场爆满,为了赶上教授的节奏,通宵读书和写报告也是常事。闲适散淡的生活是哪儿来的?还不都是拼了命完成了这些学业之后才有的小憩。再加上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考勤制度严苛得近乎不合情理,毕业通过率也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低,光是校园生活就足够逼迫着学生们日日辛劳,丝毫不敢松懈。说到底,“拼”是因为良好的自制力。正所谓“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们,可不是靠喝喝咖啡发发呆就能毕业的。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