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一眨眼,同学们都总裁CEO了
2016-03-24三水
三水
“班长,最近放假人都回来了,你组织个聚会呗。”
“最近有点忙,以后有空吧。”
高中的时候做了三年班长,毕业之后每到暑假总会收到一两条这样的消息,我也只是客气地婉拒一下,一次也没办过。实事求是地说,一个本科还没毕业,放假在家的大学生,再忙也忙不到连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都只是些借口罢了。我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只是因为对同学聚会这件事情着实没有什么好印象。我确实也参加过几场同学聚会,却并没有感受到传说中经久不散的温情,也没有打开什么前途无限的未来,更没有萌发文艺文章中时隔多年的爱情种子,倒是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和落寞。
一桌人,一个社会的缩影
在所有的同学聚会中,印象最好的一次大约是第一次小学同学聚会。那时候才升初中,并不能记清当时到底做了些什么,只记得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吃了顿饭,聊了聊些自己的初中生活,一起回学校看了看小学老师。可能因为年纪还小,尚不知事,连什么是虚荣都还没搞明白,自然也就不觉有什么不适。后来似乎又零星聚过几次,有的时候还会一起去逛个公园。现在想起来,与其说是同学聚会,倒不如说是几个小屁孩出去玩。至于到了后来,每个人都在初中都有了新的圈子,这样的聚会也就渐渐不了了之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小学同学的情谊只停留在玩伴的层次上,散了就散了。高中毕业之后几个还能联系上的同学又一次相聚,也是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家湘菜馆子里。一眼看过去,还是那几个人,也还是一桌子菜,只是多了几瓶酒。不过许多年过去了,还是有许多令人唏嘘的地方。简单用四个字概括便是“分道扬镳”。我上的小学基本可以算是一个社区小学。入学标准就是住得近,不要求成绩,也不管家庭背景,鱼龙混杂,倒也热闹。中学这几年各顾各的,和小学同学并没有什么联系。高中毕业后,少年时代正式结束,再聚首才发现曾经的小学同窗区区几年竟然能差出千里之远。虽说绝大多数都急需读本科学位, 但也不乏一部分已经开始工作了。有一个在父亲的小公司从基层做起,准备接管家业,也有高中读不下去在家人的介绍下做起了销售,还有些初中毕业就放弃大学,去专业学校学了门手艺,现在在店里当学徒。继续读大学的也是各种,高考失利准备重读的,一番努力去了985的,留在北京的,远赴外地的,更是有几个出国的。小小一桌子人,俨然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倒也不是说一定要给这些状态分出个三六九等,从一个单纯的社会生态的角度上来说这不过就是一个社会状态结束后个体们纷纷流入了不同的新的社会龛位。真正的问题在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实在有些尴尬。他每天过的日子完全在我生活之外,我日常关注的信息也难以提起他的兴致。每到这种时候,我就十分感谢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全民娱乐节目,提供了宝贵的餐桌话题。
如今小学毕业已经九年,微信兴起的时候被人拉进了一个同学群。几个人相互骂骂,彼此吹嘘一番,刷一刷微信表情,偶尔再抢一抢红包,勉强撑了两个月,也就成了一个死群。偶尔有人在群里求点个赞,刷个票,也就没什么消息了。聚会云云也没有人再提,恐怕这份尴尬也不是我一人独享的。
初中的聚会也不是没有过,不过叫我的聚会只有一场。那个时候连高中都还没毕业,找了一家家常菜定了一个包间,还叫来了初三班主任,几桌人哄哄闹闹地吃了一顿饭,也就散了。具体说了些什么,一句也没记住。就像小学同学之间一样,初中也有好事者拉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相互交代了一下自己大学的去向,便再也没什么交流了。我本来以为只是初中的各位都无心聚会,不过后来一次暑假单独和一个初中密友下午茶时候才知道初中时班上最活跃的那一群人事实上现在依然活跃。密友虽然也只是在朋友圈看看,但是大致看得出所谓聚会便是一群人隔三差五在KTV开一个包间再配上几打啤酒,最后再发出几张自拍合影配上一段文字“只有在这群人身边我才能开怀的笑,安心的睡”。虽说并没有切身参加过,但是应该也就是唱一唱青春不逝,再喊一喊孤独迷惘,最后咆哮一下生命爱情,着火的情绪再浇上几罐啤酒,恐怕生活的所有不顺也就成灰了。
纽约见各位总裁
大学毕业不过两年,高中同学也散落到了世界各地,唯独暑假的时候多数都会回国,但正如先前所说,每每有人叫我组织聚会我都婉拒了,其他人对此似乎也并不上心,也就不聚了。少有的一次同学聚会是在去年的春假,当时一个人去美国穷游,顺便见见老同学们。在纽约的同学不少,但美国大学的春假很短,我去的时候基本上都在上课,能凑出三四个人吃一顿饭也不算容易。闲聊过后,说起了最近的生活,将来的打算。我是个相当没规划的人,虽然总是尽可能把现在做好,不能说是混吃等死,但对于未来往往也都是“就等来了再决定”。而同学并不是,他开始创业了。他说的时候轻描淡写的,就像是说上个星期他买了件挺好看的衣服。确实,创业这件事情现在听起来就像是报班学了个小语种,可能“最近学会做饭了”更容易让人惊讶一下。而我作为听者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错觉性地觉得刚送进嘴里的奶油竟有一点涩。创业这件事情确实听闻了不少,可是当它第一次发生在一个和我那么近的人身上的时候,还是有些不适应。那次之后见得多了,渐渐习惯了,却还是觉得落寞。感觉众人都乘风而起,只有我还在地上骑驴。
可能是我思想过于陈腐,不能理解当下的局势。十个人五个在创业,其中三个自称CEO,张口闭口全都是O2O、P2P、A轮、B轮、天使投资、服务转型。颇有一种十年之后哥几个就要和双马一夺天下了的势头。虽不能说这些宏图大志都只能是吹嘘,现在的行业大头十几年前也只是初露头角,微软和苹果的创始人确实都是青年得志。创业这条路看上去似乎确实前程似锦。从小就接受创新教育的我也赞同创业,只是时常会想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创新到底为什么好了。达尔文说创新很好,一个物种不创新就无法进化,也就不能最好地利用资源,适应变化的环境。或许这种定律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最终能打出一片天地的终归都是那些和大众不一样的。但是生物的进化建立在遗传之上,忽然发生巨大突变的个体基本上未到成年就会被自然淘汰。仔细想想,初入社会的一群学生突然开始创业,用的是什么基础呢?毕竟创业这种事情,只是有一笔风投是做不了基础的。虽说聚会的时候各位“总裁”并不会让我像面对小学同学那样感到无话可说的尴尬,毕竟见得多了我也能和他们侃侃而谈,却也难免觉得落寞。一心学术的我连个实习都还没有找过,曾经的同学却已经开始自己打拼天下了。微博的段子说,将来我这种古旧人的就业就靠这帮半路从商的老同学了。这句话的真假还要时间去判断。不过从某些方面来说,我倒也希望真是如此。
弱连接,弱弱的就好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这样的生活确实也是有些向往的。虽然一个人在独处沉思的状态下似乎更能对真实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客观了解,但是这种在聚会中燃烧的感觉或许更能带来活着的实感和喜悦,而不是一种无力的痛苦。然而就像叶芝的诗里所指,当一个人开始回忆过去,就证明他已经开始衰老。我自己又觉得,过去之所以美好,往往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已经成为了一款过于美化的历史,和事实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若是同学聚会最终被酿成一杯让人耽醉在过去幸福的美酒,就算不再尴尬落寞,恐怕我还是不会去参加。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同学之间为什么要聚会呢。现在通信这么方便,若真是想见谁私下出来喝杯咖啡也不是难事。相逢自是有缘,有缘自会再见,何苦非要抽出时间来尝一口尴尬呢,品一口落寞呢。
西方的社会学界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弱连接(weak tie),是研究社会关系里的重要一部分。定义性地讲,弱连接表示两者没有高频率、长时间的互动和沟通。然而让西方社会学家们跌破眼镜的是,真正当问题来临的时候,弱连接往往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显而易见,同学关系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弱关系。
虽说聚会的时候各位“总裁”并不会让我像面对小学同学那样感到无话可说的尴尬,毕竟见得多了我也能和他们侃侃而谈,却也难免觉得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