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精神科病区护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24乔辉英
乔辉英
摘 要 目的:探索医院对精神科护工的自行管理模式,以规范护工管理。方法:医院对护工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招聘,明确由护理部对护工进行职业培训,建立健全护工管理制度,落实护工考核与奖励机制。结果:护理部对护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有效地提升了护工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能力,减少了护患矛盾,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士、家属及患者对护工的满意度。同时护工与医院签订用工合同,提高护工工资待遇,护工流失率显著降低,对职业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护工已成为精神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护工在临床的护理价值。医院通过多年来对护工自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护工管理体系,规范了护工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护理 管理 规范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4-0010-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nursing workers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ard of the hospital
QIAO Huiying
(Mao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lf-management mode of the nursing workers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to standardize their management. Methods: The hospital unified the management and recruitment, made clear that the nursing department provided the occupational training,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ed the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he nursing workers. Results: The pre-post training and post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vided by the nursing department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nursing ability of the nursing workers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decreas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ursing workers and patients, reduced the economic expense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increase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workers, family members and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labor contract was signed by the nursing workers with the hospital to improve their wag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urnover rate, and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The nursing worker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ork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that reflects their clinical nursing value. Through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el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the hospital has formed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nursing workers and regularize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psychiatric disorders; nurs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护工是指受雇承担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是协助患者的生活起居[1]。护工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劳务补充[2]。目前临床上对护工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①医疗机构自主招聘,自行管理;②医疗机构托管,由护工公司统一管理;③家属自觅护工,对护工进行管理。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护工的管理采用第一种模式。中心精神科患者167名,60岁以上患者占70.12%,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就目前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情况及封闭式管理现状,生活护理完全由护士完成存在着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心自老年病区成立以来配置了护工来协助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并陆续在男、女病区开展护工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护工管理体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护工基本情况
中心护工大部分来自泖港本地区下岗人员、退休工人和极少数的外来务工人员,护工人数为60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占38.33%,小学及以下占61.67%;年龄:平均年龄60.53岁,其中50岁以下占8.33%,50岁以上占91.67%;性别:男性占40.00%,女性占60.00%。护工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年龄偏大的现象,全部持四证上岗,即上岗证、健康证、身份证和居住证,对护工采用医院自行管理模式,按《劳动法》与聘用者签订用工合同,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1.2 人性化招聘,双向选择
由于精神科患者病种的特殊性,加之封闭式的管理,且患者受病态思维的支配,随时可能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一些护工因恐惧而不愿到精神科工作。护理部针对这种现象,在为面试合格的护工做好宣教工作后安排参观精神科病区,使其对精神科工作有一直观和理性的认识,了解实际工作性质后让其自主选择是否留下工作。随后对有意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和临床实践,经考核通过后可方录用。
1.3 护工工作模式
中心护工工作模式分为两类,①病房护工:由2名护工分管8张病床,实行24 h全程陪护,即1名护工工作24 h休息24 h;②病区护工:负责打扫病区环境,巡视病房,带患者出科检查、治疗,协助病房护工工作等,实行三班倒8 h轮班制。
医院同时安排1名日班护工作为机动班,其他护工在事假、病假、发生特殊情况下进行顶班,使科室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3年中心开展护工两种模式轮岗制。在维持病区工作井然有序的同时通过分批,逐个轮岗,让护工对两种模式的岗位都有所接触,加强了不同岗位间护工的协调配合、互帮互助、和谐共处。根据平时的考评成绩,到年底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了护工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1.4 管理方法
中心实行护工自行管理模式,由人事部和护理部共同管理,各司其责,人事部主要负责护工招聘、个人档案建立、合同管理。护理部负责护工的面试、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各病区间护工调配、护工服务质量的抽查等工作。病区护士长主要负责护工每月排班、考勤、质量考核、专科业务指导等工作。
自2012年以来,中心每年安排一次护工健康体检。2013年根据工作年限和平时表现,组织护工进行公休疗养。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更有助于留住工作表现优秀的护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通过自行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陪护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1.5 建立护工在职培训机制
护工职业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工作,而是一门具有人性化、艺术性、创造性和较大发展空间的行业[3]。精神科护理工作既有一般护理工作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专业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事件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管理是精神科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护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医学知识缺乏,专科知识匮乏等问题,护理部对护工进行了生活护理、精神科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
1.5.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组织,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护工职责、基本知识、生活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①安全巡视;②危险物品管理;③应急事件处理;④语言交流技巧;⑤自我防卫技巧等)。通过口试、笔试、操作考试,合格者发放上岗证书,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1.5.2 在岗继续教育
主要针对护工在生活护理技能培训、精神科专科护理如约束带的规范使用、危险物品管理、危机状态护理、常见应急事件护理等方面进行继续培训和宣教,以利于护工更好的配合护士完善病区护理工作。新护工上岗由病区护士长安排工作经验丰富、陪护技能好以及平时工作表现突出的护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床带教。同时由精神科管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主管护师随时进行指导,确保新护工掌握工作技能并由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
1.5.3 加强日常工作辅导
病区护士长和护工组组长在护工日常管理中,根据病区的实际工作需要,对护工进行专业知识辅导,以满足精神科患者病情个体化的服务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6 规范护工管理机制
要求护工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由护理部—病区护士长—护工组长实施三级护理管理机制,垂直控制和横向控制相结合。护理部定期组织质量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总结反馈,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护士长和护工组长每日随时进行检查,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1.7 护工工资及考核奖管理
护工的工资根据考勤情况以上海市最低工资加工龄工资为基数每月15日准时发放。为激发护工的工作积极性,中心每月对表现优秀的陪护病房护工整体发放流动红旗,并予以一定金额的奖金,三班倒的护工予以倒班补贴。每季度根据工作质量、考核结果结合满意度发放季度奖。
2 结果
2.1 护工的职业满意度及流失率
通过缴纳四金、逐年提高工资奖金、人性化管理、2012年起对护工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2013年起实行公休疗养、与在编医护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后,护工的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其工作流失率显著降低(表1)。
2.2 不同人群对护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建立相关制度并逐步修订、完善,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做到制度约束人,管理有章可循,护工的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执行力及不同人群对护工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表2)。
2.3 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医院通过对护工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后,患者跌倒、骨折、压疮、噎食等意外事件发生频率显著降低,
我国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床护比不足1︰0.4,与发达国家相差5~6倍[4],护理部加强对护工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有效提升了护工护理能力,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工、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对护工工作的满意度。护工已成为精神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护工在临床上的护理价值。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存在伤人、自伤、毁物、生活疏懒等现象,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医疗技术的进步,精神科患者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老龄化情况也日趋严重。在为精神科患者提供临床护理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生活照顾服务。护工是护理人员的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工作的延伸[5],对护工的管理是否科学,关系着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6]。
中心通过多年来对护工自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规范了护工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心的护理质量。但同时,自行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困难和不足。其一,由于精神科护工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护工的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再加上护工的工资普遍较低,招工困难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其二,护工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精神科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危机状态的预见性较差、其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容易受伤,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其三,中心自行管理护工需要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对中心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和负担。
下一阶段,中心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护工的岗位工资和福利待遇,最终提升护工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护工的职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教,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中心会为护工购买意外保险,以防出现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鑫. 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358.
[2] 林玉霜. 现阶段护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体会[J]. 护理与康复, 2010, 9(6): 529-531.
[3] 黄桂圆. 护工自行管理模式在老年病区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0): 2438-2240.
[4] 杨前美, 陈茂君, 周玉萍. 病室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医学, 2003, 32(10): 1437-1438.
[5] 李颖, 张瑶姬, 丁仁艳, 等. 综合性医院护工基本状况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13): 129-130.
[6] 罗彩花, 胡杏娟. 广东省部分医院护工存在及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z1): 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