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地联动共学共育”,促进大学生公民法制教育建设
2016-03-24李莉
李莉
摘要: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高校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法制教育道路,在对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校地联动共学共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深入。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在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教育建设中具有重要责任。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教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通过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和地方服务,形成系统的“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
一、“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实践活动
“校地联动”是指将学校教学资源与地方司法机关资源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公民的普法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公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并在地方对大学生、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关于维护和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民依法治国的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分为和执法环境[1]。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背景下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当前法制观念现状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因此,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是当前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将高校资源作为基础实施公民普法工作,这就需要在高校构建法制氛围,以高校为中心将法制教育辐射开来,从而引导整个社会的法制教育[2]。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为“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校园基地的导入和渗透作用,保证“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顺利实施。
三、“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道路
(一)利用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实施质量教学
第一,完善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将高校法制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分运用资源优势与地区企业进行合作,运用“校地联动”的方式宣传法制教育工作。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使教师对法制实践工作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合作的方式使社会实践知识传播至校园内,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性。争取构建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学历、高素质的法制教育队伍,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第二,设置大学生法制教育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设置是实施高质量教学的前提,为实现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高校应加强开发和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这也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将法律教育资源辐射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上,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中,分章节的让学生亲身实践,专门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也可以融入法制安全教育的而理论课程,例如“人的本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将这些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3],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开展内涵式教育,将对法制教育的研究充分运用至实践中,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校外专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校园内全面开展法制安全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例如“走进法院听庭审、学习法律提素质”的系列教育活动,与本地区法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使大学生真正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公平,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素养。
(二)提高法制素养,开展内涵式法制教育
第一,定期举办法制教育研究会,提高学院的法制素养。学校领导要重视法制教育,运用创新精神推动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举办法制教育研讨会,制定详细的法制教育开展方法和步骤,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例如开展专题学习法律知识的活动,对当前时政法律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学院还要不断创新管理工作,形成科学、规范和法制化的教学工作。
第二,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可以聘请社会法制名人做为讲师,走进高校校园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或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将具有实践性的法制教育带入高校教育中。这种法制教育方式使学生通过典型事例深刻理解法律知识,有效启发和教学学生的法制意识,采用正反剖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进步,犯罪行为逐渐多样化,定期法制与安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制素养,在实践中拥有正确判断的能力。
第三,在班级内定期举办普法教育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普法教育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由教师向学生普及法制安全知识,或邀请校外法制人员做专题报告,这是内涵式法制教育模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班会内容上,可以将我国与国外先进的法律经验进行对比,全方位的完善学生的法律系统知识,培养其法律意识。班会主题的选择要与大学生的兴趣保持一致,并开展有效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需要稳步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科学筹划。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教育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大背景下,将校园作为教育的基础阵营,并充分运用地方司法机关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教育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思考[J].大学教育,2015(6):54-56.
[2]张毅.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