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生母语能力低下之原因分析
2016-03-24侯占香
摘要: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母语基本能力总体较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广西特定的生存状态和语言环境决定了在这一地区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能力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征与成因。本文从语言态度与教育观念两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对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汉语教学,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西;母语;原因;语言态度;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H315.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近年来,国人母语水平的严重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自然也成为了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而作为多民族杂居,多种方言并存的广西,其特定的生存状态和语言环境决定了在这一地区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能力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征与成因。
母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母语指的是人生的第一语言,这种语言能力是从孩提时代跟随家人生活的语境学得的,既有民族语言,也有方言。广义的母语则与外语相对而言,指的是中国各族人民内部共同使用的交际语和对外沟通使用的代表国家语言文字主权的语言,是民族内部传递民族意识、形成民族精神的特殊媒介。从这种意义上讲,母语又是一种民族情结的凝结。本文中,我们将母语的定义限定为广义的母语,即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使用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作为日常交际用语,对所有汉语使用者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能力。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母语基本能力总体较差,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书面文字的使用质量越来越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广西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如此令人堪忧呢?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原因是否有不同于其他地区和身份的独特之处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一、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又称语言观念,是语言人对所使用语言在情感和交际功能等方面的认同程度。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和人们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或语言使用群体在语言态度上也会表现出差异,语言态度对语言的使用及发展演变会产生影响。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态度深刻影响地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与语言认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语言环境的影响
语言环境是影响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语言社群不同,其影响力也有差异。众所周知,广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而各民族又都有自己的母语或方言。据统计,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仅汉语有6种方言,使用壮语人数很多占全区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白话、壮语、桂柳官话是广西人最主要的方言。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方分支,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但其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汉语方言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次之。调查显示,广西生源的大学生中,会说两种及其以上方言的占27%,不会说方言的占15%。“隔墙不同语,隔田不同音”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有人在村里、镇里、县里、市里说的方言都各不相同。方言情况的复杂多样,尤其是发音、词汇等,过多的干扰因素直接影响了对其母语——普通话的正常使用。
调查发现,广西大学生从小就说开始尝试说普通话的占20%,初高中占35%,大学占45%。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大学阶段。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在读大学之前是说普通话的机会是很少的,上了大学之后,经常说的比例也只是80%,20%选择了偶尔说。8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受方言的影响较大,发音不够标准。即便如此,由于普通话课程只是选修课,许多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普通话的好坏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影响并不大。调查显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者只有26%,平均水平也不高,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只有15%,也就是说有74%的同学没有参加过普通话测试,普通话说得好的也寥寥无几。如果按照百分之百人数计算,其中只有约5.1%的人普通话达到了比较标准的水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与其他省份相比,75%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而作为一个在广西学习、生活的外省人,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要比广西人好得多,50%的外省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在来桂学习之后明显下降。这说明广西客观的语言环境对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二)心理原因
1.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偏爱心理
虽然从接受教育起便学习普通话,但相对一部分学生直到大学阶段才会经常使用普通话,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首选的交流语言是本族语言或方言而不是普通话。这是一种“语言忠诚”现象。语言忠诚是热爱和忠于自己的民族语言,竭力保持自己的民族语言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本族语言或方言是与生俱来的财富与本领,语用者对本族母语的喜爱与认同较高,对从小都使用的语言会有一种天然本真的亲近感和偏好感。一个民族的语言同时也是其文化乃至种族的标志,出于对本民族语言的忠诚和保护意识,人们对其会有一种必然的向心力,因而总感到乡音悦耳,而人们对本民族语以外的语言则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排斥感,认为其难讲难听。
广西大学生们大多自小就接触普通话,也知道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说好普通话可以有利于自我发展,但对本民族语的依恋情结使其不愿意轻易放弃。很多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硬性要求使用普通话之外,其余时间与学生的交流均使用本民族语或方言。因而,他们对于学好普通话不够重视和热心,并没有完全投入。同时很多人认为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强调要保护民族文化,不仅允许保留民族的语言文字,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实行双语教学,因此,很多学生会有些许的民族自豪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首选本民族语言而非普通话。
2.羞怯和自卑心理
调查显示,广西大学生“准普通话”现象突出。所谓“准普通话”,即常言所说的“地方普通话”。多民族共同居住、多种方言相互交叉的客观现实,使得生于斯长于斯的广西大学生们在说普通话时,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受到本地方言的影响,从而成为一种有地方味的“准普通话”,也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夹壮”“夹白”“夹汉”的“普通话”,严重者,甚至令听者不知所云。在广西大学生中,普通话说得标准或基本标准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说的则是“准普通话”。一些大学生知道说好普通话的意义,内心也有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羞怯和自卑心理作祟,在老师或大庭广众面前往往羞于启齿,由怕说不好到怕说,越怕则说越说不好。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普通话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感到自己从小到大都在说“地方普通话”,如壮族方言因没有爆破音,说普通话时将d、t通读为d,g、k通读为g,j、q通读为j等,桂林地区n、l不分,粤方言和湘方言地区将j、q、x,zh、ch、sh和z、c、s合说为一套等,而要纠正这些发音难度较大,“乡音难改”,因而觉得自己天资不高,语感差,对学好普通话产生了自卑心理。
3.盲目乐观心理
说好普通话是一个有修养、有文化的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普通话不标准,一方面会影响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另一方面也会给人一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的印象。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个人的发展与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自己周围的人,包括很多同学、亲人等,普通话说得也不好,似乎并没有对他们的工作或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那些有榜样作用的人,如有某些领导、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老师、事业有成的家人等,普通话说得标准者寥寥无几。他们认为说一口好的普通话水平并非是成功的必然要素,只要水平大体可以,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就行了。这种盲目乐观的心理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普通话水平自然很难得到提高。
二、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语文课在与数理化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在英语的狂轰乱炸中彻底沦陷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学好数理化,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自是自然而然的社会需要。人们对理工科是极为推崇的,以至于成绩不好的才报读文科。学好理科,个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文科课程,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很多人因此忽视了语文学习。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广西依然存在。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冲突交融,目前,西方文化正以强势的姿态同化和改写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语文课程的被轻视以及英语的全方位入侵。
(二)汉语母语教育理念的缺乏
关于国人母语能力普遍下滑的现象,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很多人也会将其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国内的语文教育。笔者认为汉语母语教育理念的缺乏是国人母语能力普遍下滑的根本原因。
所为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即“说”,文字即“写”,文学即“文化”。前两者是指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所具备的功能,而后者则是其价值的真正体现。先人们虽然进行了数千年的文化教育,却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汉语母语本身的教育在个体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我国的语文教育从语言教育过渡为语文教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2000年,语文教育才开始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时代性,汉语母语教育理念才逐步确立。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汉语母语教育的认识终于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语言—文字教育走向语言—文化教育,最终找到了汉语母语教育的重心。
汉语母语教育理念缺乏使得语文教育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母语教育是培育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母语教育理念的缺乏,语文教学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人们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获取一种交际工具,只是为了克服阅读和书写的障碍而不得不学习语文,目的是学习语言本身而非获得一种能力,就更谈不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社会贡献了。语文课变成了一种语言教学。“读”和“写”的能力虽易获得,却也易忘,而传统文化的熏陶则植根于灵魂深处,一旦获得便很难改变。几千年来,“文化修养”已然成为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附属品,语文教育的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移。时至今日,出现国人母语能力下滑、综合素养不高、民族凝聚力下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自然环境与语言环境的影响使得广西的汉语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时至今日,外省人提及广西,依然是穿着少数民族服饰,满口壮话、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广西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获取“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还是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缺了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获得的仍然只是一种语言工具,而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改变,不仅人们的汉语能力还将会持续下降,还会导致民族凝聚力的衰退与瓦解。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宣扬汉语母语教育的理念,使语文教学变身为语文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金声刘梦伟.大学生母语水平状况调查及其改善对策—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主要案例[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6:61-65.
[2]马树春.广西大学生的”准普通话”现象[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1:81-83.
[3]蒋彰明.理工科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99-102.
[4]赵燕,谭晓云.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J].学园,2012,7:4-6.
[5]郑军.中国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度实证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3,4:33-37.
[6]刘丹青.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教育[J].世界汉语教学第九卷,2015,1.
[7]瞿继勇.湘西地区苗族语言态度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3:202-210.
[8]许多会.语言态度研究述评[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0-53.
[9]沈依青.语言态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1997(2):92-98.
作者简介:侯占香(197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本文系2012年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广西大学生母语能力调查及对策分析》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04lx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