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规范发展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

2016-03-24杨双玮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清洁能源发展思路可行性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国五标准在部分地区的试行,以及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高标号油品利用相关法制、体制建设及技术标准、要求相继完善,在高标号汽油供需缺口这一客观现实下,发展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是弥补高标号汽油需求缺口、提升燃气产品附加值、降低碳排放的优选发展路径之一,论文分析了我国调油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我国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的发展机会,提出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的思路,为石油石化企业燃气深加工探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洁能源;高标号汽油;调油产业;可行性;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TM6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一、引言

随着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以及2013年9月17日,环保部《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的发布(2017年1月1日起,全国机动车将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高标号汽油正在逐渐普及,目前,其规模化推广和相应的技术跟进、市场规范和监管体系仍存在诸多困难,从供应量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的石油供需缺口逐渐拉大,自1994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逐年上升的对外依存度为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另一方面,我国高标号汽油正在推广,缺口仍较大,因此,还需要从多角度角度和途径进行高标号汽油的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我国经济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在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要求提升以及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等多重压力下,从技术、管理等角度寻求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尤其重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旨在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失;另一方面,旨在对现有能源进行深加工利用,挖掘提取燃料的附加值,使其发挥更大的能源效率,从而降低对现有能源的使用量。高标号汽油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环保要求的出路。从广义上讲,燃气是气体燃料的统称,具体而言,燃气是指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等能源,在这些燃气中,液化石油气因其清洁性、高热值、易运输等性能,在我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燃气深加工后进行调油是其发挥高附加值的很好体现,也是弥补我国油品供需缺口,提高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整体油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燃气深加工调油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技术层面上讲,调油产业发展已基本成熟,经过多年探索和技术研发,调油技术已具备清洁、安全、高效的特点,在我国也有着长期的探索,已具备规模发展环境。

从规模上讲,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品油产量结构中,调和油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我国,由于油气资源的缺乏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发展调油产业仍存在诸多困难,当前,烷基化油、MTBE等高辛烷汽油占比很低,很多炼油企业也不具备相应的设备。

此外,由于相关法律、管理、市场机制缺乏,我国调油市场乱象丛生,利益驱使下,出现了黑市交易、偷税漏税等现象甚至因为技术、管理把关不牢而出现了安全事故,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2015年“3.15”晚会对山东地炼生产不合格汽油进行了曝光,引发了社会一片关注。调和汽油(主要原料为芳构、石脑油、MTBE及相关添加剂)的生产仍存在很大的技术漏洞,进入市场后也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加之使用者安全意识的薄弱,都为不正当调油市场的发展带来机会。国家致力于规范成品油市场,打击调油市场不法分子及行为已成常态化,国家对调油市场的监管和完善一直没有止步,规范燃气深加工调油市场既是对油品市场的保护,对安全使用石油产品的保障,也是规范调油市场,促进深加工调油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燃气深加工调油市场发展机会分析

当前,在我国节能减排要求下,各产业能源调整步伐都在稳步进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石油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高标号汽油普及之路已加速,在此背景下,发展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存在着较多的市场机会和政策支持。

1.燃气深加工调油技术已基本成熟

燃气深加工已具备较好发展机遇,从技术层面讲,国外深加工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近年来,我国也陆续上马了多套不同的深加工工艺和设备,且运行良好。

技术上,国外调油相关技术已成熟,且调和油品在其整个成品油构成上占有较大比例。芳构、石脑油、MTBE等调油技术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在国内也经历了多年的探索,此外,使用乙醇进行调油生产技术也已取得较大突破,资料显示,美国己通过2005年能源政策法,启动用可再生燃料替代含氧化合物,使用乙醇作为汽油中MTBE的替代物,2006年起,乙醇用于替代新配方优质汽油(RPG)调合物中的MTBE,这也是燃气深加工调油技术又一突破和可替代途径。

近年来我国上马的烷基化、芳构化、MTBE装置等都有着较高的产品产出率,设备运行稳定性好,工艺上可以结合产品属性进行提炼,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在燃气深加工调油领域,我国已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发展模式,高校研究实验室、研究所、企业进行资源和信息的对接,正致力于结合我国油气资源构成特点、市场特点和需求特点进行调油技术的研发和普及。

2.国家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

和欧美等国家不同,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约70%的较大比例,煤炭燃烧、火力发电等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式能源利用方式,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损失较为严重。相比而言,油气产品尤其是高标号的汽油更为清洁,在我国能源战略规划中,各产业需进行结构性调整,淘汰落后、低效率、重污染的产能、设备及工艺技术,并在工业生产及民用生活中逐渐提高油气产品的能源结构比例。燃气深加工进行调油旨在提升燃气产品的利用效率,挖掘产品附加值,工艺设计上,注重脱硫及重组分的脱离,提升高辛烷值,是合理利用清洁能源的重要体现,符合国家清洁能源推广要求,具备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

3.能源多样化的要求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复杂,各产业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能源产品,同样,一种能源产品也可以应用到多个产业中。燃料深加工进行调油是能源多样化的体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各行业能源产品需求进行工艺、设备规模、市场等的调整,操作上更加灵活。企业、产业或地方经济发展可以根据能源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燃料深加工调油是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多样化的重要支撑,是各地区根据其能源结构特点,灵活生产高标号汽油的又一重要途径。

4.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税费优惠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1日对外公布《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此方案已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依照《方案》规定,液化石油气产品(液化丙烷、其他液化丁烷)2014年继续执行进口暂定关税,税率为1%。LPG产品关税调整始于2011年,中国对600多种资源性、基础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液化丙烷、其他液化丁烷等资源性商品首次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进口关税由5%降至2%[1]。

稳定、持续、高质量的进口原料供应是调油市场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烷基化、异丁烷脱氢等装置不断上马,烷基化油、MTBE(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由甲醇和异丁烯合成的醚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辛烷值,MTBE的高辛烷值提供了一种改善低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便利方法)发展迅速,而国内的深加工原料供应有限,需要依靠进口资源予以补充,在此背景下,良好的政策支持及优惠的税费为燃气深加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会,近年来,我国的燃气进口量逐年增加,年增长率超过9%,未来还将根据需求量的增长进一步上升。

以上分析显示,在相关技术成熟支持下,国内能源结构要求、需求增长要求、节能减排要求以及优惠政策支撑下,我国的燃气深加工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商业、市场机遇。

四、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在当前节能减排要求大背景下,各产业、各公司都在探索进行降本增效,挖掘更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传统油品生产的补充,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的发展既有清洁能源的优势,也具备高能效利用的潜能。当前,发展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具备良好发展机遇,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信息不畅、盲目膨胀的发展模式、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仍存在,因此,仍需思考新形势下的燃气深加工发展思路。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及市场现状,仍需从政策导向、税收管控、技术引进、市场规范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改进,具体而言,探索思路有:

1.以油品需求为导向,探索良好商业模式

和其他产业发展类似,我国当前调油产业发展也存在爆发式发展趋势,市场参与者盲目追求规模化,抢占市场。然而,调油产业存在一定的时效性,技术更新速度快,在美国,MTBE技术发展迅猛,但随后就被更加高新的技术所代替,盲目的上马装置一方面无法得到充足原料的供应,另一方面会被新的技术所替代。在进行相关装置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成品油需求量,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置、未来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成品油需求量及物流配套设施规划[2],然后,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未来经济发展中油品需求缺口,高标油品缺口,进行调油市场规模需求预测,[3]并以此来为燃气深加工规模的选择、技术的选取、市场定位、物流配套设施投资提供参考。

2.以良好政策为导向,从税收上给予支持

政策上,燃气市场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予以规范和监管。当前,不正当的调油技术操作和市场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规范化的调油市场的发展,不法商贩使用低廉添加剂、不合格工艺技术、偷逃税操作,与正规操作相比,其利润空间更大,有数据显示,不法调油市场的利润比正规市场高500-1000元/吨,极大的利润差滋生了不法操作,急需政府部门及行业进行监管和市场完善。

税收优惠上,燃气深加工调油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上马大型深加工装置,这些都是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且投资回收期较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油品市场波动较大,国际油价及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低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调油市场的利润空间,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诸多市场参与者选择降低装置负荷甚至停产来应对,如此不仅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而且减少了调油油品的供应。需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支持调油市场的发展,银行、金融等机构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支持,降低深加工企业融资成本,扶持其渡过困难期,为其后续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3.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企业发展信息资源保障

当前,我国调油市场参与企业(主体)多,市场面广,客户种类多,需求的区域性及季节性较为明显,这些都为调油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企业在进行燃气资源调配、市场分析、形势预测、路径优化、仓储运输设备最优化配备、业务投资等方面都需要借助大数据进行分析,并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升级。

通过顺畅的信息平台搭建,为调油供需主体方提供互补的信息资料,消除信息障碍,激发调油市场活力,从而促进调油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zwgk/2013-12/16/content_2548712.htm

[2]冯德阶.我国液化气水上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报.2002.6:13-15.

[3]成品油物流配送运输优化分配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9):33:71-72.

作者简介:杨双玮(1979-),男,中级经济师,目前就职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服务分公司,在燃气贸易中心任副经理,从事燃气贸易、市场分析等工作。

项目支撑:中海油科技项目“液化石油气信息采集、评测及市场风险预警平台开发”。

猜你喜欢

清洁能源发展思路可行性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