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重选和切换专利技术综述
2016-03-24贾斌
贾斌
【摘要】 重选和切换是通信中的重要技术,本文针对涉及网络重选和切换的专利文献从申请人方面进行梳理,以得到整个专利技术的大致分布概况。
【关键词】 重选 切换 申请人 专利 综述
一、引言
专利技术综述也是一种专利分析,专利分析是预测技术发展趋势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一维分析法、二维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1],或划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2]。专利分析的工具和指标较多,可将专利分析工具分为4类[3]:专利采集加工工具、文本挖掘与可视化工具、专利检索分析工具和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
国际专利分类IPC分类号是对专利进行分类的一种现行的分类标准,IPC分类分析[1]也是专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可分为专利申请的IPC分类分析和专利授权人的IPC分类分析。本文针对涉及网络重选和切换的专利文献从申请人方面进行了梳理,以得到整个专利技术的大致分布概况。
二、基于申请人的专利分布
在涉及网络重选和切换的专利申请中,主要申请人包括国内的大唐移动、电信科学院、中兴、华为、中国移动,以及国外的富士通株式会社、高通、诺基亚、爱立信、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NTT都科摩、三星、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在统计的135件专利中,从申请机构的国家来看,中国有6 家,国内申请量占90多件,国外企业有8家,国外申请量占了30件左右,与以往的统计数据相比,这表明国外公司在通讯技术领域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研发实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国内公司的研发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申请量不断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以往统计的专利授权量和维持年份的数据表明,我国在通讯技术领域拥有的重要核心专利技术极其有限。
从申请机构的类型来看,公司的申请量远远大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申请量,说明企业在通讯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研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具有转化专利技术的实力,为了自身的利益,企业往往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技术并付诸实施来获取经济效益,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研性质的机构,往往侧重于学术性的研究,很多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是高校的在读硕士或博士,与企业相比,他们较缺乏转化专利技术的实力和动力,这也导致了专利申请量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地位不显得那么重要,进而导致了申请量较低,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而许多企业会联合高校一同研发并付诸实施,以期为企业谋取更长远的利益。
三、国内重要申请人分析
在国内申请人中,申请量居前的是中兴和华为,这足以说明近十年国内大公司对专利申请重视程度的逐渐增加。中兴和华为是国内的高科技之星,也是通信领域的专利大户,两个巨头曾因抢占东欧市场销售基本同质化的产品而引发了专利纠纷[4],华为也曾就中兴在德国销售印有华为的一项注册商标的USB数据卡而对中兴提起了诉讼[5]。这足以说明专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可增强自身的优势地位,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能够制约竞争对手。下面就针对中兴和华为这两个公司的专利申请作一简单的分析。
在本文统计的文献中,切换技术中的跨系统(网络、网元)/异系统切换和重选技术中的网关重选均是中兴和华为专利申请的侧重点之一。
在重选服务骨干网交换或路由节点方面,中兴的申请量略大于华为,两个公司专利申请涉及的主要的侧重点大致相同,但同时在其他方面每个公司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中兴和华为在跨系统(网络、网元)/异系统切换方面有较多的申请,而在其他方面的专利申请中兴要多于华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兴的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兴在涉及骨干网重选和切换方面的专利申请方面已超出华为,这种改变与两大公司的战略走向密不可分。
四、结束语
本文对涉及服务骨干网切换和重选的专利文件从申请人方面进行了整理,并对申请量位居前列的两大国内公司中兴和华为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分析比较两大公司的研发方向以及重选和切换技术的演进方向,以期得到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概况。
参 考 文 献
[1]蔡爽,黄鲁成.专利分析方法评述及层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6.421-426.
[2]张燕舞,兰小筠.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之一—专利分析法.情报科学[J].2003.21(8).808-810.
[3]刘玉琴,彭茂祥.国内外专利分析工具比较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J].2012.35(9).120-124.
[4]刘章鹏,黄非.对华为与中兴专利纠纷的思考.中国发明与专利[J].2011.11.22-23.
[5]杜舟,马鸣.中兴华为专利大战始末.IT时代周刊[J].20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