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国有“霾”吗

2016-03-24夏炎

记者观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气现象尔雅沙尘

夏炎

近年来,随着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霾”这个原本十分生僻的字眼进入到公众视野。2010年,中国气象局出台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对霾(haze)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可见,霾的现代含义是一种空气混浊现象。

然而,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古代的霾就是人们熟知的沙尘天气,即一种因风而起的降尘现象。这显然与霾的现代含义截然不同。但在学界对古今天气现象的解释体系中,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雪、雹、霜、雾,其古今含义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何以唯有霾的古今含义发生了转变?如果说“霾即沙尘”的观点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话,难道霾的现代含义就是凭空而来的吗?

经典结论:“风而雨土为霾”

古代霾的记录最早可上溯到殷商的甲骨文。但在还不能见到甲骨文的古代,人们对霾的认识是靠传世文献的记载。现存最早记载“霾”的传世文本是《诗经·邶风·终风》,其中“终风且霾”四字便是古人解读霾的唯一文本来源,后世学者对霾的初步理解都源于这一孤立文本中的四个字。

最早对“霾”字进行解释的是《尔雅·释天》:“风而雨土为霾。”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东汉许慎、郑玄,三国孙炎,东晋郭璞,唐孔颖达,北宋邢昺都沿袭旧说,直至清代在此问题上也无创见。此外,一些唐宋学者对诗文中出现的“霾”字所作的注解也大都采纳《尔雅》的观点。更有如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使用“霾”字。由此不难看出,《尔雅》的经典结论对后世霾认知体系的维系具有巨大影响力。

《尔雅·释天》基于对《诗经》“终风且霾”一句解读而得出的“风而雨土为霾”的结论似乎成为永恒的经典,并被历代学者奉为圭臬。从上述话语解释的传承过程中可以看出,《尔雅》关于“霾”的经典结论建构了古人对霾的主流认知体系,该体系约形成于秦汉之际,并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完善和维系,在古代天气认知发展史上占有坚不可摧的地位。直至今日,学界所谓“霾即沙尘”的观点亦来源于此认知体系。

“霾”非“霾”:“风”“雨土”和“霾”的关系

然而,这一认知体系也并非无懈可击。由于该体系的形成并不是源于实地观测,而是基于对孤立文本的解读,因此我们便会对其认知结论的科学性产生疑问。“风而雨土为霾”立论的基础有二:一是“风”,二是“雨土”。“风”与“霾”具有何种关联?“雨土”与“霾”又是不是同一天气现象呢?

关于“风”与“霾”的关系,史籍中主要存在两种描述方式:一是“大风一昏霾”,二是“风霾”。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常风》载长庆三年(823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在这次风灾中,“大风”导致的结果是“昏霾终日”。所谓“昏霾”,就是“光线昏暗”,古人多用它形容所处空间的昏暗状态。因此“昏霾”二字所反映的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而是一种昏暗混浊的空气状态。《诗经》中的“终风且霾”与“大风,昏霾终日”所要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

“风霾”连用是古人常见的对某种天气现象的描述方式,它最早出现在记录东晋历史的史书中。如《资治通鉴》卷109载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正月“甲辰,风霾,昼晦”。《宋史》卷319《刘敞传》载刘敞有“臣恐感动阴阳,有日食、地震、风霾之异”之语,更说明从宋代开始,在古人的气象认知体系中,“风霾”已是与日食、地震并列的一种非正常的自然现象。 “风霾”虽确指沙尘天气,但均为“风”与“霾”连用的描述方式,至于“霾”字单用的情况,在各种记载与“风”相关联的气象记录中基本没有找到。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风霾”与“霾”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根据《尔雅》的结论,霾意为“风而雨土”,后世学者将其简化为“雨土”。“雨土”的“雨”是动词,有“像下雨一样降落”之意,读yù音。从现代气象学角度看,“雨土”是大气中的一种黄土沉降现象,即沙尘天气的一种。《古本竹书纪年》载:“(帝辛五年),雨土于亳。”《墨子·非攻下》载:“还至乎商王纣……雨土于薄。”这两条史料均记载了殷商末年出现的雨土情况,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雨土”的最早记录。如果具体到“雨土”与“霾”的关系,史书也有两种描述方式:一是“雨土—昏霾”,二是“雨土霾”。

第一种描述方式见于《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黄眚黄祥》:“天复三年(903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对照前文关于“大风一昏霾”的讨论,这里的“昏霾”也是指一种昏沉混浊的空气状态。再看“雨土霾”。《元史》卷50《五行志一》载:“天历二年(1329年)三月丁亥,雨土霾。”“雨土霾”还常被简化作“雨霾”,其所代表的天气现象依然是沙尘天气。但是在史书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雨土”与“霾”作为两种并行的天气现象同时出现的情况,同时包含“霾”字的表示沙尘天气的词语也仅是某字与霾字的合成词, “霾”作为单独的表示某种天气现象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现。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雨土”与“霾”亦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其中的“霾”字依然是“昏霾”之意。因此,《尔雅》所谓“雨土”即是“霾”的论断亦是不合理的。

真相:不变的“霾”

经过初步讨论,我们认为《尔雅》的论断有误。那么,霾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霾的现代含义是否又能够从古代霾的真相中找到源头呢?

前文我们曾说到“霾”字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只是古人无缘得见。其实在甲骨卜辞中的“霾”字出现后,一些学者依然引用“风而雨土为霾”来进行解释。然而甲骨文中的“霾”是否就是指沙尘天气呢?

《甲骨文合集》13467的两条卜辞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即“贞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卜辞的内容大意是:“占卜:这场雨会出现霾吗?占卜:这场雨不会出现霾吗?”令人意外的是,这两条卜辞中“霾”竞和“雨”同时出现。按《尔雅》的结论,霾始终是与风和土联系的,这两条卜辞恰恰推翻了这一观点。众所周知,降雨和沙尘是干湿的对立体,由此可以断定:卜辞中伴随降雨的“霾”绝不会是沙尘天气。endprint

上文已述,“昏霾”指的是一种空气混浊状态,同时也解明了“终风且霾”的“霾”即“昏霾”之意。卜辞中的“霾”是否也有相同的含义呢?我们知道,卜辞包含了大量的气象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殷商时期人们的天气认知水平,因此卜辞中的“霾”当为殷人的实地观测记录。但比起风、雨等常见天气现象,“霾”字出现的频率要少得多,可见在当时并非常见的天象。现代人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下雨时,降雨云层较薄,天空略呈阴暗之色,这是一般的阴雨天气,人们习以为常;然而在强烈对流雨发生之前,云层极其浓厚,天空会呈现如同夜晚一般黑暗的状态,即所谓“黑锅底”,令人产生恐惧之感。同时,在降雨中,由于对流雨强度比较大,因此会伴有雷电、强风、冰雹等现象,使天空呈现出一种既昏暗又混浊的状态。因此,结合对流雨发生时的上述天气状态,我们认为卜辞中的“霾”就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由于对流雨强度大,同时天暗如墨、暴风骤雨,这种可怕的天象足以令殷人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殷人之所以占卜下雨会不会出现霾,是因为在当时人观念中,“霾”这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并不会经常出现,而一旦出现便会被视为不吉的征兆。因此卜辞中“霾”的含义应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而非一种具体的天气现象,这就是霾的本意所在。

这样的论断是否有佐证呢?实际上,一些古代学者早已对“风而雨土为霾”的结论产生怀疑,并结合自身的观察实践,对霾的本意作了另辟蹊径的解释。东汉王逸首先在为《楚辞·远游》“氛埃辟而清凉”一句作注时提出了“霾非沙尘”的观点。东汉末的刘熙在其所著《释名》中提到:“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他认为霾是一种空气状态,而非具体的天气现象;同时,霾“如物尘晦之色”,一个“如”字指出霾的颜色虽与尘土颜色类似,但并非尘土,从而将“霾”与“浮尘”天气严格区分开来,进一步完善了王逸的观点。此后,《晋书》卷12《天文志中》写道:“凡天地四方昏漾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日霾。故日,天地霾,君臣乖。”这可能是古代对霾所下的最为详细的定义。若仔细推敲其中词句,实际上这段记载就是刘熙结论的扩展版。只不过《晋书》又补充了霾的持续时间及其所预示的征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天气认知水平的进步。

正因为霾的本意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因此在古人的文本叙述中,“霾”的这一含义被广泛运用。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交柯云蔚,霾天晦景”中的“霾”所表达的就是这种空气状态。而由“霾”衍生出的合成词更是比比皆是,最常见的就是“昏霾”和今人常用的“雾霾”。

综上,针对“霾”的含义,汉唐间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与《尔雅》相悖的观点,他们认为霾就是一种阴郁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这与卜辞中霾的含义不谋而合。相对于处在主流地位的“风而雨土为霾”观点,上述观点属于非主流。然而,这些非主流的观点却与霾的现代含义极其接近。从古今天气现象解释体系的传承性来看,从甲骨文到王逸、刘熙及《晋书·五行志》,“霾”在这一系列文本传承过程中,逐渐恢复其本来面貌。其真实含义应该是“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这才是霾现代含义的滥觞。因此,按照霾的本意,古今的霾在状态表现上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霾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因为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其原因早已不言自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气现象尔雅沙尘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永远的毛豆
与龙卷风共舞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好班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