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组合作学习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证研究

2016-03-24方正章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方正章

【摘要】在高中课堂学习中,小组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针。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中,教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应用。尤其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动手能力。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分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1-02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针对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并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针对现阶段分组合作学习情况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可以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教学质量。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研究。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分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尽管存在使用分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的情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内涵。进行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对学习知识存在兴趣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自主性探究。而一些教师只是趋于形式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些实际的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只是在形式上简单的应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1]。

(二)教师、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对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重视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不重视分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有部分教师认为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是对教学时间的浪费,而且学生并不能将地理课堂中的问题进行解决。部分学生也没有将分组合作学习进行重点对待,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并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自主性[2]。

(三)教师对于学生分组情况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现阶段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还存在分组不合理的状况。有些教师只是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到一组,没有将分组均衡化。这样的分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抑制了自身发展的条件,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认为教师不重视他们,从根本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针对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存在不足的完善建议

(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深入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概念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同时,要真正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教师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堂中问题讨论的时候,根据之前分好的小组,让学生自由进行讨论研究,学生将问题中对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问题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解决自身的问题,提高地理知识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必修一《行星地球》一课讲解时,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前,让学生针对课前对课程的预习情况,展开小组讨论。组内同学针对大家提出得到疑问进行解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随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充分结合实践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高效率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逐渐让学生对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重视,同时学生自身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上的大气》一课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对我们的生存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随后根据大气中存在的天气现象进行主要分析与讲解,让学生一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研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详细分析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适时的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让学生对地理分组合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优化组内学生分组情况,使学生成绩更加均匀

针对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分组情况不均匀的现象,应该从根本上进行完善。教师不应该针对成绩进行从高到低的分配,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个性,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结果不仅要体现合理性,在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凸显效率,同时还要体现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实际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合理的分组情况,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对水圈的构成与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并且能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学会水循环示意图的绘制。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分组情况不合理,很难高效率的讨论出结果,因此,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并且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3]。

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十分必要。教师要正视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其真正内涵,将分组合作学习的真谛运用得当,充分发挥分组合作学习对高中地理的积极影响。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同学进行讨论研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进行知识的交流。从而真正学习地理中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另外,通过对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全面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以及锻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学习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洁.“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11:152-153.

[2]冉宏,马军.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5:91.

[3]王艳敏.对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探索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6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