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6-03-24郑艳军李文证

节水灌溉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叶面积枸杞定额

马 旭,郑艳军,李文证,尹 娟,3,4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水利局,宁夏 吴忠 750013;2.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3.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银川 750021;4.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21)

目前,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为4.67万hm2,现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7家,形成了以干果为主,以枸杞酒、枸杞籽酒、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为辅的产品格局,加工转化率为 20%,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宁夏枸杞集群的发展。近年来,宁夏中部干旱带大面积推广枸杞栽植,已成为“枸杞南移”的新亮点。由于水资源的紧缺,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枸杞种植面积的扩大。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合理的水、施肥管理措施将是今后枸杞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开展了覆膜和不覆膜枸杞滴灌灌溉制度的研究,旨在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地区适宜枸杞的灌溉制度与种植方式,为指导当地果农提高枸杞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概况

试验于2015年4-10月在宁夏同心县开展。试验田位于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区的典型区域,海拔1 730 m,年平均蒸发量为2 319.8 mm,年平均降雨量270 mm,近几年降雨量不足200 mm,多集中在7-9月,11月下旬结冻,3月上旬解冻,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180 d左右、有效积温3 915.3 ℃,是一个以干旱为主的多灾并发区。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密度为1.41 g/cm3。

试验枸杞品种为“宁杞7号”,树龄3 a,长势均匀。枸杞全生育期内的降水量是97.9 mm,全年降水量为121.9 mm。试验田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试验田土壤理化性质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F1(810 m3/hm2)、F2(1 080 m3/hm2)、F3(1 350 m3/hm2)、F4(1 620 m3/hm2)、F5(1 890 m3/hm2)、F6(2 160 m3/hm2)、F7(2 430 m3/hm2)7种处理,分覆膜和不覆膜2种种植方式。试验小区在已铺设的滴管带上7行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10棵枸杞树为1个小区,株行距1 m×3 m,滴头间距为50 cm,滴头流量2.0 L/h,枸杞植株处于2个滴头中间位置,距滴灌带距离为10 cm,共42个试验小区,420棵树。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枝条生长:对标记的枝条,使用钢卷尺测定枝条长,测定3条枝条,取其平均值。

(2)叶面积:对标记的叶片,采用长×宽×叶面积指数法测定叶面积,在枸杞生长期每隔10 d测取标记叶片的叶面积,测定3片,取其平均值。

(3)叶绿素:对标记的叶片,采用便携式SPAD-502型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SPAD值,在枸杞生长期每隔10 d测取标记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测定3片,取其平均值。

(4)枸杞产量(鲜重):每个小区选择3株枸杞,采摘称重,统计计算每种处理的产量(鲜重)。

1.4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0、DPS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枝条生长的影响

枸杞全生育期枝条生长变化规律见图1,枝条生长速度见图2,表2是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生长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枸杞枝条生长影响显著(P<0.05)。从表2可以得出,覆膜条件下,各处理的枸杞枝条长度大小顺序为F4>F7>F6>F5>F2>F3>F1,处理F4的枸杞枝条长度最大,最大值为77.25 cm,处理F1的枸杞枝条长度最小,最小值为71.54 cm。不覆膜条件下,各处理的枸杞枝条长度大小顺序为F4>F5>F7>F6>F3>F1>F2,处理F4的枸杞枝条长度最大,最大值为78.38 cm,处理F2的枸杞枝条长度最小,最小值71.13 cm。

图1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生育期枝条长变化规律

图2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枝条生长速度

同一列中字母相同代表差异不显著,小写字母代表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写字母代表显著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覆膜和不覆膜方式下,处理F4对枸杞枝条生长影响显著性高于其他处理。从图2中可以看出,覆膜与不覆膜方式F4处理的枸杞枝条生长速度最快,峰值分别为0.32、0.31 cm/d,峰值出现在开花初期(6月5日-6月30日),但不覆膜比覆膜的峰值推迟10 d出现,原因是枸杞生长初期,根系吸水能力较弱,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能够为枸杞枝条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不覆膜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为了获得枸杞枝条生长所需的水分,枸杞生长集中在根系生长,从而地上部分的枝条生长速度较缓。

表2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生长量

说明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F4处理)时,枸杞枝条生长速度最快;与覆膜条件相比,不覆膜条件下的枸杞枝条生长速度峰值推迟10 d出现,覆膜种植有助于枸杞早期生长。

2.2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叶面积的影响

枸杞全生育期叶面积变化规律见图3,枸杞叶面积生长速度见图4。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枸杞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从表2可以得出,覆膜方式下,F7处理下的叶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 149 mm2,其次是F3、F6、F4、F5、F2、F1处理,F7处理下枸杞叶面积比F3、F6、F4、F5、F2、F1处理下的叶面积分别大2.68%、6.78%、7.08%、10.06%、11.23%、13.21%;不覆膜方式下,叶面积最大值也出现在F7处理中,最大值为1 127 mm2,其次是F2、F4、F6、F5、F1、F3处理,F7处理下枸杞叶面积比F2、F4、F6、F5、F1、F3处理下的叶面积分别大4.74%、7.95%、8.36%、8.99%、13.38%、21.05%。

图3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生育期叶面积变化规律

图4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叶面积生长速度

从图3中可以看出,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各处理枸杞叶面积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枸杞叶面积生长速度均在开花初期(5月20日-6月4日)最快,覆膜方式下,叶面积的增长速度为27 mm2/d,不覆膜方式下,叶面积增的增长速度为25 mm2/d。覆膜比不覆膜的枸杞叶面积增长速度的大2 mm2/d,其原因是枸杞开花初期,根系吸水能力较弱,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慢,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能够为枸杞枝条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说明在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2 430 m3/hm2(F7)时,枸杞叶面积最大;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条件下枸杞叶面积的增长速度大。

2.3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叶绿素的影响

枸杞全生育期叶绿素变化规律见图5。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对枸杞叶绿素变化影响显著(P<0.05)。从图5可以得出,枸杞在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各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增长速度均在开花初期(5月20日-6月16日)最大。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处理F4(1 620 m3/hm2)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大,最大值分别为:覆膜的为67.2,不覆膜的为66.5;与不覆膜相比较,覆膜条件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平均高1.06%。

图5 不同种植模式下枸杞生育期叶绿素变化规律

从图5可以看出,覆膜和不覆膜方式下,枸杞全生育期叶绿素变化呈“先快速增长后期稳定”的变化规律。当灌溉定额相同时,与不覆膜相比较,覆膜条件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平均高1.67%。不同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在开花初期增加速度最大,果熟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速度较小。原因是在开花初期,枸杞根系吸收的养分,在光合作用下,养分化合物主要积累在叶片上;在果熟期枸杞根系吸收养分主要由枝茎输送到果实,并且叶片积累的化合物也会转化成果实形成营养物质。

说明在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处理F4(1 620 m3/hm2)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高;灌溉定额相同的条件下,覆膜条件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不覆膜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2.4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枸杞产量见图6。经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处理对枸杞产量影响显著(P<0.05)。F4、F2处理对枸杞产量影响显著性高于其他各处理。从图6可知,覆膜与不覆膜条件下,枸杞产量最高的处理均为F4,覆膜的产量为1.04万kg/hm2;不覆膜的产量为9 923 kg/hm2,覆膜比不覆膜的产量高4.81%。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的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高,平均高10%,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低,平均低9.34%。原因是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覆膜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有降低湿度的功能,能够为枸杞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有利于增加产量;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覆膜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壤中的含水率过高,水分和空气的运行受阻,从而改变了枸杞根部的土壤水汽环境,同时覆膜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矿化释放和肥力的提高,使得枸杞的产量降低。

图6 枸杞产量

说明在覆膜与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最高,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高,平均高10%,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低,平均低9.34%;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过多的灌水不利于枸杞生长。

3 结 语

(1)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F4处理)时,枸杞枝条生长速度最快;覆膜与不覆膜均在开花初期枝条生长速度最快;与覆膜条件相比,不覆膜条件下的枸杞枝条生长速度峰值推迟10 d出现,覆膜种植有助于枸杞早期生长。

(2)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2 430 m3/hm2(F7处理)时,枸杞叶面积最大;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条件下枸杞叶面积的增长速度大。

(3)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1 620 m3/hm2(F4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高;灌溉定额相同的条件下,覆膜条件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不覆膜的。

(4)在覆膜与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最高,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高,平均高10%,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产量低,平均低9.34%;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过多的灌水不利于枸杞生长。

[1] 郑国琦,张 磊.不同灌溉定额对干旱区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 806-2 813.

[2] 尹志荣,张永宏.微咸水滴灌对枸杞产量及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20(7):162-167.

[3] 尹志荣,苏德喜.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1 383-1 386.

[4] 朱金霞,张源沛,郑国保,等.不同灌水量对枸杞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2,(1):28-30.

[5] 郑国保,孔德杰,张源沛,等.不同灌溉定额对设施茄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0,(12):28-30.

[6] 郑国琦,杨爱琴.关于宁夏枸杞实行节水灌溉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3.

[7] 马新生,郭 荣,谢施祎,等.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3-34.

[8] 徐 青,郑国琦.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6):21-22.

[9] 焦恩宁,石志刚.宁夏枸杞优质高产周年灌水管理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03,(1):54-56.

[10] 许 兴,郑国琦,周 涛,等.宁夏枸杞耐盐性与生理生化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3):71-73.

[11] 李岁成,王有科,樊 辉,等.土壤水分下限对枸杞水分生理和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 737-2 740.

[12] 尹志荣,张永宏,桂林国,等.枸杞微咸水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产量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1):19-23.

[13] 吴思渊.不同灌溉水平对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水利电技术,2014,50(9):48-50.

[14]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等.不同水分条件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501-506.

猜你喜欢

叶面积枸杞定额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宁夏六月枸杞红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浅议定额换算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