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兄弟》看余华创作心理的坚守和突破

2016-03-24涂常青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兄弟变化小说

涂常青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39)



从《兄弟》看余华创作心理的坚守和突破

涂常青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39)

摘要: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余华的小说《兄弟》,指出它既体现了余华创作的心理坚守,即对真实体验的执着追求、对暴力血腥的描写嗜好和对儿童生活的特别关注;同时,它又体现了余华创作的心理突破,即从感觉真实到真实感觉,从暴力控诉到超然调侃。

关键词:小说;创作心理;变化

2005年,沉寂十年的余华以一部五十万字的《兄弟》(上)重新亮相当代文坛,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波澜不惊的当代文坛激起千尺巨浪,文学界、批评界围绕余华的各种文山会海接踵而来。一年之后,余华再次推出《兄弟》(下),更为这种“余华热”添了一把“火”。无论是在作品的长度上,还是在创作的风格上,《兄弟》与其之前的作品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以超过一百万册的销量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众人褒贬不一的评论声中,余华却一直坚称“《兄弟》是一部让我满意的作品”,而这种“满意”主要来源于余华在创作心理上的坚守和突破。作为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之一的余华,其作品表现的独特创作心理一直是评论界的讨论热点,那这部在风格上较之以往作品有所超越的《兄弟》,在创作心理上又有哪些变化呢?

1体现了余华创作的心理坚守

1.1对真实体验的执着追求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1],这是余华自己对写作的理解。这里的“内心”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是带有主体认识的,而不是被概念化和理性化了的,被“掩盖”了真实面目的世界。余华的众多作品都显示出,这种追求客观世界真实体验的创作心理始终在指导着作家的笔触。当然,余华追求的“内心的真实”并不是对现实真实的摄像式的观照和记录,而是作家对现实真实抽象化和一般化后的真实,是真正的真实。在《现实一种》中,皮皮被他的叔叔无情地踢死,而他的叔叔并没有为此感到伤心和愧疚。在《劫数难逃》中,那个不小心撞见成人偷欢的小男孩被活活打死,而那些大人却能继续他们的苟且之事。这就是余华对现实人类内心的残忍与冷漠真实处理后得到的内心真实,尽管有些读者会怀疑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性,但作家追求的真实却不会受困于现实真实的桎梏,而是会在自己对现实表象进行深刻认识后得出的真实世界中遨游。余华的《兄弟》在创作心理上继承了这种对真实的特别追求,笔触之处都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尽管有些内容看似荒诞不经,如刘镇的人都想偷看林红的屁股,打断宋凡刚的腿以适应棺材的大小等,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但“文革”时期的狂热和心理扭曲,却为做出这些疯狂举动提供了真实的精神来源和社会氛围。认识到这个层面也就能够理解余华对真实不顾一切的刻骨的执着,这种看似对生活常识和人类一般经验的颠覆,其实正是余华对传统真实的解构,而余华笔下的真实正是这种解构后的重建。

1.2对暴力血腥的描写嗜好

余华作品中有众多对暴力和血腥场面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余华作品渗透出的特殊的创作心理。在他的作品中,这些暴力和血腥场面的描写没有恐怖、没有残忍,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起码的悲伤和怜悯。相反,这些暴力场面是平静的、有美感的,作家甚至刻意将这些镜头变慢,好让自己慢慢地咀嚼和享受别人的痛苦。而读者在这种麻木的审视中感到的却不仅仅是作家的冷漠无情,而是看透世间真实人性之恶与社会之暗后的一种彻骨的悲凉。在《古典爱情》中,作家用一个充满诗意的题目展开了一个布满血腥的故事,“菜人”的场面让人想起就不寒而栗。店主与买菜人在幼女的惨叫声中平静地交易给读者带来的震撼和悲愤,早已超过了宰割幼女的暴力与血腥强加给读者的恐惧和心悸。与其说这是对暴力和血腥的嗜好,倒不如说这是作家内心对隐藏在光彩表象下的人性之恶和社会之暗深刻揭露的执着。《兄弟》在展现这一暴力倾向时也是不遗余力的,从孙伟的惨死到宋凡平为实现承诺而被活活打死,都体现了余华内心对描写暴力和血腥场面的执着追求。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来描绘孙伟和宋凡平被红袖章打死的经过,给血腥的场面浓妆素抹,这与余华之前对暴力的叙述特点是一脉相承的,不是为写暴力而暴力,而是借助对暴力场面的描写,给读者一个反思的触发点:反思那个时代本能压抑后的人性扭曲和精神集体狂热后的社会伦理与规则的彻底崩塌。

1.3对儿童生活的特别关注

对儿童生活的特别关注是余华作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乍一听好似和钟情于暴力和血腥的余华格格不入,相差甚远。而正是这种不协调造就了余华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深处,使其能够屹立于现代文坛而经久不衰。首先,这与余华童年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童年的余华正处于文革的动乱年代,那个年代的疯狂给余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其创作的首要选择,更是其创作不竭的源泉。尽管时间和空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作者心中依然磨灭不去的还是那个观照疯狂社会的儿童懵懂的眼神。其次,这些悲剧发生在天真、弱小的儿童身上,使儿童成为暴力的发出者和承受者,相比发生在成人身上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在《现实一种》中,暴力正是通过年幼的皮皮发出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暴力在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延续,最终导致死亡的接二连三。余华通过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差表现出外部世界对弱小心灵的摧残,形成了独特的主体形象和心理倾向。《兄弟》中对李光头和宋刚童年生活不吝笔墨的记录,正是对这种主体形象的建立和心理倾向的承袭,对展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体现了余华创作的心理突破

余华在其《〈河边的错误〉后记》中称道:“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奔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事实让我们看到一个严格遵循自己理论写作的作家是多么可怕,而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朝三暮四。”[2]可见,富于变化的创作才是其作品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源。同样,在创作心理上,余华也做到了自我的超越和突破。

2.1从感觉真实到真实感觉

注重“感觉的真实“是余华前期作品的最大特点。无论是短篇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还是长篇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在他的作品中对真实的要求近乎疯狂,但这种真实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绘,而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纯”[3]。余华的这种“提纯”表现在他能用平静的、不加任何感情的笔调去叙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和血腥,将曾经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野蛮、残忍和恐怖的核心,真实集中地向现在的读者再现。由此形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会在余华的作品中找到遗忘的战栗,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会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惊愕。这种感觉的真实带给读者的新奇感是因其是覆盖整个世界的精神经验,而不是关注某一个角落的细节雕琢,余华在用自己的笔将自己感觉的真实塑造成一个残酷的世界。在余华的《兄弟》中这种感觉的真实得到了升华,升华成为真实的感觉。这种真实不再是“虚幻的外形”下对真实内核旁若无人的追求,而是开始用符合现代人审美期待的独特眼光去观察小人物的生活百态。在叙述上也是用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的恰当的话语进行真实的描绘,以此来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的态度和反思。相比之前感觉的真实,对生活中真实之恶的集中铺陈,及由此得到的真实的感觉则体现了余华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审视和关怀,与前期作品相比,《兄弟》如同冰窟窿中射进一缕斜阳,让人看到了余华温情的一面。宋凡平和李兰终成夫妻,李光头和宋刚相依为命,李光头没有夭折在残酷的童年,宋刚和林红曾经令人羡慕的美好生活都是作者对真实感觉的温情体现。

2.2从暴力控诉到超然调侃

儿童视角是余华对暴力控诉的独特创造。在余华的创作中,几乎每部作品都有儿童形象的出现,并用其悲惨的身世,遭受的暴力和摧残,或者成为暴力的施加者的经历和场面,鲜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刺激着读者的敏感神经。《古典爱情》中被店主斩掉胳膊的幼女;《现实一种》中摔死堂弟的皮皮;《黄昏里的男孩》中那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在细雨中呼喊》中被淹死的孙光明等。这些儿童形象的出现和遭遇,无不是在对充斥在人世间的暴力倾向的控诉和抗议。儿童是余华的化身,作者将自己化身为一个弱小的儿童,与现实世界代表暴力和恶的强大势力形成巨大的对比,将这种对现实暴力无处不在的真实处境的深刻挖掘和放大展示,以激起人们的警醒和关注。这就是有人说余华的血液里流的都是冰渣子的来源。事实上,作为先锋作家的余华,他的冷酷始终没有背离作家的责任,余华的冷酷背后始终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也是读者喜欢余华的原因所在,否则,没有人会对一个纯粹的冰疙瘩感兴趣。在《兄弟》中,余华笔下的儿童在艰难的环境中,奇迹般地长大成人。这在余华之前的作品中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似乎在预示着余华的创造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事实也的确如此,作者对现实种种暴力的控诉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型,不再是直接对暴力场面冰冷的描绘,也不再是对血腥场面“津津有味”的解剖[4],而是转为一种貌似成人“轻松”的调侃,这种调侃是作家心理成长的表现。余华认识到对社会的解剖和表达,不一定非得来自愤怒的力量,调侃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像控诉不一定要用诗歌去呐喊,幽默小品所起到的讽刺力量也是无穷的。赵诗人、刘作家的滑稽出场,李光头将垃圾场建在县政府门口,以及他举办的“处美人”大赛,就是这种调侃力量的体现。嬉笑过后,令读者感到的何尝不是一种对残酷现实深深的悲哀。

对真实和暴力的特别兴趣,是余华作品成功的关键。余华塑造的感觉真实和暴力美学成为其屹立当代文坛的重要标志,而他的儿童心理更是众多评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成功之后的余华并没有就此止步,这些创作的心理特征也没有成为余华进一步创作的囹圄,在其《兄弟》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心理的突变,让我们看到了余华的蜕变,正是这一蜕变促成了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前言[C]//余华作品集: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余华.虚伪的作品[C]//余华作品集: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黄春杨,张莹.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主题的承袭与超越[J].大连海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9-151.

[4]贾艳艳.内心的真实—对余华小说创作追求的一种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3):27-29.

A Study on the Persistence and Breakthrough of Yuhua’s Psychology of Creation inBrothers

TU Changqing

(Chongqing Jianzhu College,Chongqing 400039,P.R.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Yuhua’s novel Brothers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of creation.On one hand,the novel embodies Yuhua’s psychological persistence,that is,the pursuit of real experiences,the like for violence and bloodiness and the special attention.On the other hand,it shows his psychological breakthrough——from feeling as if true to true feelings and from complaints against violence to detached ridicule.

Key words:novel;psychology of creation;change

收稿日期:2015-11-03

作者简介:涂常青(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文学(文学评论及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32(2016)02-0060-03

猜你喜欢

兄弟变化小说
从9到3的变化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这五年的变化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鸟的变化系列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