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婺源县茶叶产业经济调研简报

2016-03-24武睿,李道和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1期
关键词:婺源县婺源茶农



婺源县茶叶产业经济调研简报

武睿1李道和2*

(1.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330200;2.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组织专家对婺源县茶叶产业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婺源县茶叶局、茶叶龙头企业、合作社、普通茶农等的座谈与走访,对该县总体生产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1婺源县茶叶生产的总体情况

1.1产业规模

2014年婺源县茶叶种植面积1.15万hm2,春茶总产量5193t,总产值3.7321亿元,其中绿茶总产量4993t,占比96%,产值2.9321亿元,占比79%;红茶总产量为200t,占比4%,产值8000万元,占比21%。从2014年春季绿茶和红茶价格来看,红茶平均价格400元/kg,绿茶平均价格为77.5元/kg,红茶均价较绿茶高,这与婺源的红茶只有名优红茶有关。

将春季茶叶按名优茶与大宗茶进行划分,婺源2014年春季名优茶产量1420t,占春茶总产量的27%,产值3亿元,占总产值的82%,其中绿茶1220t,占名优茶总量的85.9%,产值为2.26亿元,占名优茶总产值的73.8%,均价185元/kg;大宗茶产量3773t,产值为6754.1万元,分别占春季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73%和18%,大宗茶主要是绿茶,其均价为17.9元/kg。

1.2茶叶出口情况

婺源茶叶出口主要市场欧美与非洲,其中欧美主要是有机茶叶,非洲为常规和低农残茶叶。2014年1~6月,婺源县茶叶出口总量1.9万t,远远超过该县当年所产春茶的总量;出口额3.95亿元,茶叶出口均价20元/kg。

1.3茶叶从业人员

婺源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在51000人左右,占当地总人口的14.2%,表明茶叶在该县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柱与主要收入来源。从业人员年龄均在50岁以上,从业人员老龄化已是一个现实问题,未来谁来种茶是产业即将面临的严峻问题。

2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2.1茶叶企业存在的问题

2.1.1企业品牌众多,同质化竞争严重

2014年婺源县有56家茶叶企业,这些茶叶企业大部分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同时从事种植、加工和销售,其中有51家企业使用自有品牌进行销售。该县大多数茶叶企业纷纷以自有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合力,不可避免面临同质的价格竞争,使企业遭受损失,同时使消费者在面对众多品牌时不知所措。

2.1.2茶叶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

茶叶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非茶叶生产的时间,厂房与生产加工机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较高。大多数茶叶企业收入仅来源于茶叶销售,收入来源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茶叶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或者茶叶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茶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2.1.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在投入方面,由于茶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上茶叶采收机械没有普及,需要在采摘环节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用工支出占据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婺源县2012年的用工价格为70元/天,2013年为80元/天,2014年上涨幅度较大,为100元/天,年均涨幅为19.64%。

2.1.4企业间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

茶叶企业在施化肥与农家肥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强,存在投入冗余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投入产出率。不同的企业产出效率差异较大,例如某茶叶企业2013年可采摘面积为255hm2,茶叶总产值为5260.4万元;另一家茶叶企业2013年可采摘面积693hm2,但其茶叶总产值仅为2000万元,相比之下,其生产效率较低,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2茶叶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2.2.1茶叶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至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到2014年婺源县茶叶专业合作社有36家,但大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没有自己的品牌。调研中发现合作社在带动茶农增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结构松散、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即使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也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很多茶叶专业合作社挂靠在企业,不存在生产经营活动,只是徒有虚名。

2.2.2茶叶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

调查发现,婺源县大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生产加工设备较陈旧与落后,缺乏专门的加工厂房,加工的工艺流程也没有得到较好的组织,影响了加工效率的提升。在融资方面,不少合作社的负债为零,体现了合作社的财务状况优良,但通过与合作社负责人的交谈中得知合作社缺乏有效抵押物,很难从金融机构贷到款。即使从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合作社,也没有享受到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

2.2.3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效率不高

从投入产出方面来看,婺源合作社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茶园单产产值较低。如婺源某合作社2012年茶叶种植面积为13hm2,拥有加工机械设备,但其产值仅为15.96万元,平均798元/667m2,而其情况较好的2013年,茶叶总产值为39.9万元,平均1995元/667m2。可以看出部分合作社经营方式较为落后与粗放,单产较低,限制了合作社收入的增加。

2.2.4盈余返还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大部分合作社的盈余返还比例在25%左右,甚至有合作社存在盈余返还比例为0的情况。较低的盈余返还比例对社员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社员的吸引力较低,甚至出现社员退社的情况,不利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2.3茶农存在的问题

调研涉及了20户茶农,这些茶农的茶叶种植规模差异较大,60%的茶农种植面积在0.7hm2以下,茶叶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比重较低,但这部分茶农兼业化程度较高。40%的茶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了自身茶叶种植规模,茶叶收入在其家庭收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土地流转市场的放开,土地流转价格不断攀升,土地承包费支出占据生产成本的较大比重。

2.3.1雇工成本上升较快

采摘环节大部分茶农依靠人工采摘,用机械采收的情况较少。规模稍大的茶农雇工支出较大,当地的雇工价格已经稳定在100元/天以上,部分地区甚至更高。虽然在技术指导方面,县政府相关部门会派出技术指导人员指导茶农的生产,为茶农提供实用的生产技术,但雇工成本仍居高不下。

2.3.2茶叶鲜叶价格较低

绝大多数茶农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售卖给上门收购的茶叶合作社或者小贩等,基本不产生销售费用。采摘鲜叶按老嫩定价,不同嫩度鲜叶价格差异较大,单芽和1芽1叶初展价格较高,但产量较少,且采摘工价较高,机采鲜叶价格较低。茶农茶园667m2产值480~2600元之间,平均产值1500元左右,不同茶农管理的茶园产值差异较大。

2.3.3茶园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不少茶农对茶园的管理较为粗放,在深耕松土、除草与施肥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随意性较大,制约了茶园产出效率的提升,影响了茶农收入的增加。

3对策建议

3.1茶叶企业

3.1.1大力发展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婺源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力宣传婺源的旅游资源,提高婺源旅游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茶叶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多元化发展,在大规模茶园的基础上推出各种形式的农家乐活动,大力发展生态茶旅游,开辟企业新的收入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公司的经营收入,降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

3.1.2加大力度建设区域品牌

婺源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茶文化较为深厚,充分挖掘区域茶文化,建设区域茶叶品牌,有利于区域茶叶的市场推广,降低区域茶叶企业自有品牌的推广费用,避免区域内茶叶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扩大区域茶叶的市场占有率。在建设区域品牌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与品牌投入共担机制,明确区域茶叶品牌的建设主体,防止出现“搭便车”的行为。

3.1.3对茶园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一方面,茶叶企业应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提高茶叶的品质与产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茶叶企业提供科技支持,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指导,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3.1.4发展茶叶轻简生产技术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以及二三产业,致使农村劳动力缺乏,从业人员以中老年为主,而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采茶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在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茶叶企业用工成本占据总成本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发展轻简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3.2茶叶专业合作社

3.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助于保障社员的合法利益,提高合作社决策的有效性与效率,保障合作社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相关部门应指导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合作社良好发展。

3.2.2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茶叶管理部门应派出技术人员对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社员科学管理茶园,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施肥等生产管理活动,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相关部门应对符合条件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提供项目扶持,帮助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现代化的加工厂房,购置加工设备。还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金融机构自身应针对茶叶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尝试用茶园或者用农产品进行抵押贷款,从而解决茶叶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3.2.3提高合作社盈余返还比例

合作社与企业的区别就在于社员拥有剩余索取权。盈余的返还能够增强合作社对社员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茶农加入合作社,从而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对于茶叶产业化的发展与增强区域内茶叶的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合作社应提高对社员的盈余返还比例,增强对社员的吸引力,带动社员增收。

3.3茶农

3.3.1加强技术指导

调查发现,大部分茶农兼业化程度较高,缺乏时间与精力对茶园进行管理,加上缺乏生产技术,因此,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茶园产出率较低,茶叶收益不高。对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茶农的技术指导服务,使茶农掌握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提高茶农的茶叶收入。

3.3.2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

*通讯作者

资助项目: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JXARS-02)。

猜你喜欢

婺源县婺源茶农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早春茶”开采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乡愁里的婺源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画中婺源游
明清以来婺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