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概述

2016-03-24丘安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缩节胺棉花应用

丘安升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广东省三水戒毒康复管理所,广东 佛山 528135)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概述

丘安升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广东省三水戒毒康复管理所,广东 佛山 528135)

[摘要]缩节胺作为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国不同棉区均有应用。综述了缩节胺的理化性质和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介绍了缩节胺在棉花上的主要应用技术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缩节胺; 棉花; 应用

棉花作为纤维作物和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的棉花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棉花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因此发展棉产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1]。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且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若在生育期雨水过多,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从而抑制了生殖生长,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从而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2]。缩节胺(dimcthy peperdinium chloride, DPC)是一种外源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通过抑制棉花营养生长对棉花株型进行优化[3],省去整枝操作,可推进棉花机械化采收,节约大量人力;缩节胺在控制棉花黄萎病、抑制棉蚜种群等植株抗逆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4~6]。

1缩节胺的理化性质

缩节胺,化学名称为氯化二甲基哌啶嗡,又叫健壮素、助壮素、壮棉素、棉花调节啶、甲哌啶等。缩节胺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49.66,密度为熔点为1.187,易溶于水,20℃水中的溶解度为1000mg/L,微溶于丙酮,熔点为285℃[7]。

2缩节胺的作用

缩节胺是一种抑制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通过调节植株体内的内源激素如ABA、IAA、CTK、GA等的含量,延缓植物的营养生长,促使顶芽长势减弱,促进产量器官的发育和结铃,增加霜前花产出率[8~10]。棉花应用缩节胺后,叶片加厚,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提高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并抑制棉株主茎生长,缩短植株节间长度,塑造较为理想的株型,促进产量器官的发育,增加结铃数。

2.1缩节胺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1.1加大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化合速率

何钟佩等[11]以中棉12号为研究材料,从蕾期至盛花期连续数次施用DPC,观察棉叶从幼龄到衰老的全生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棉叶的整个生活过程中,均表现增加叶绿素含量的效应;刘春芳等[12]以陆地棉新陆早1号为材料证实了上述结论;马宗斌等[13]以豫杂35为研究材料同样证实了该结论,且发现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盛花期> 初花期> 盛蕾期> 吐絮期。

2.1.2提高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周运刚等[14]以新陆早44号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的DPC处理,结果表明用DPC处理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

2.2缩节胺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缩节胺提高棉花根中IAA、CTK的含量,调节GA的含量,导致棉酚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从而促使棉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根活性加强,侧根数量明显增多[10]。

侯忠芳等[15]以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发现缩节胺可显著提高抗虫棉的根系活力和各项生理指标,减少抗虫棉运向根系的可溶性糖,提高根系的同化物利用效率,降低根系的消耗。

王宁等[16]以国欣棉3号为材料,研究了200mg/L DPC 浸种对棉花子叶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证实DPC 浸种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幅高达67%。

2.3缩节胺对棉花营养生长的影响

郭承君等[17]以转基因抗虫棉华丰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DPC 对棉花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PC浓度的加大,对棉花植株生长影响越大,植株也越矮,当施用的DPC 浓度过大,果枝、果节相应就会减少,因此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浓度。

2.4缩节胺对棉花开花结铃的影响

王凤辰等[10]研究发现,施用适量的DPC 能增加已现蕾的鲜重速度,发育速度显著加快,开花提前1~2d且花期集中。对于棉铃来说,它能提高幼龄的生长速度,增加铃重,同时促进棉铃提早开裂,所产棉籽子指增高,仁重增加。

2.5缩节胺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转基因棉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其麦克隆值、伸长率及气纱品质等形状都好于对照,表明适时适量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有利于增加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好,提高比强度、改善纤维品质[17]。

2.6缩节胺对棉花抗性的影响

1999年,汤晓红等[5]以新陆早七号(822)为材料,研究了相同浓度不同喷施次数条件下缩节胺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证实缩节胺可以减轻棉株的发病率,提高棉株对黄萎病的抵抗力。

2008~2009年,朱荷琴等[4]以Bt棉鲁棉研28和鲁棉研21为材料,研究了3种植物疫苗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和缩节胺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缩节胺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与其他3种植物疫苗混合后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

周运刚等[6]研究发现用缩节胺喷施棉花,可显著抑制棉蚜产仔,且随着缩节胺浓度的升高,对棉蚜种群的抑制作用而不断增强,随着时间的增长,棉蚜的生殖能力和寿命逐渐减小,表明缩节胺可以提高棉花抗棉蚜的能力。

3缩节胺的应用技术

3.1浸种

用缩节胺浸种处理后的棉花种子,幼苗根尖的呼吸速率明显提高,根系分生区的呼吸能力也显著增强,同时改善幼苗根系的代谢水平,促进相关酶(CAT、APX等)的活力;棉苗叶片深绿,侧根数量增多,促营养物质不断吸收,棉苗健壮,抗逆性强。最理想的施用浓度为200mg/L,按种液1︰1.5的比例浸种8~12h(按干种籽计算)[16,18]。

3.2苗蕾期

在苗期喷施低用量的缩节胺能稳苗、促苗,缩节胺的用量在3~7.5g/hm2较为理想;在4~5个果枝时以0.3~1.5 g/hm2喷施缩节胺,可促使根系发育且早花,强现蕾良好,防止叶片过大、植物节间过长,从而导致中下部幼蕾脱落,同时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并进[18,19],抗逆性增强。

3.3花龄期

低浓度缩节胺能提高棉花花龄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并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因此在花龄期应选择低浓度且多次数喷施缩节胺进行化控,达到提高棉花抗逆性和控制营养生长,有利于提高中上部成铃率,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及纤维品质,最理想的施用浓度为0.5g/L。

4施用缩节胺的注意事项

4.1选用合格的缩节胺

市面上销售的缩节胺种类较多,假冒伪劣产品较多,选用缩节胺的有效成分含量应在96%以上,杂质低于1.5%,否则施用效果会明显降低[18]。

4.2针对不同的棉花品种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

不同品种的棉花对缩节胺的反应不同,施用时应该根据品种选用合适的浓度,浓度过大抑制生长,浓度过小起不到化控的作用。对于早熟品种来说,对缩节胺比较敏感,用量应少;对于中晚熟品种来说,缩节胺用量应增加;对于长势旺且株型松散的要多施,反之则少施。

4.3因地制宜施用

施用缩节胺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而定,对作物长势不好的田块,建议缩节胺用量减少或者不使用;对作物生长较好的田块要加强肥水管理,且应该与植株生长密度结合,密度大时要早施用,并适当增加施用次数[9]。因此播种时要考虑土壤墒情选择使用缩节胺。

4.4施用缩节胺应遵循早、轻、勤的原则

缩节胺对棉花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前期施用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及营养生长,促下控上;中后期施用可抑制棉花徒长,塑造理想株型,简化中后期管理,最终获得优质高产。

4.5与药剂混用原则

缩节胺可与多种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也可以与根外施肥混用,喷施时加少许中性洗衣粉,有利于棉株的吸收,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与除草剂混用。

4.6施用时间要得当

不同棉区施用缩节胺的时间有所不同,正常棉田在1~2叶期、打顶后7~10d必须施用,同时在壮苗期和旺苗期也必须施用缩节胺;其他时期可根据棉苗长势进行施用[20]。尽量选择在晴朗天气下午4点以后施药,喷药后如遇下雨天气,可补施,但浓度应该降低。

[参考文献]

[1]习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王宏,张雄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棉花,1994,21(3):7~9.

[3]刘燕,原保忠,张献龙,等.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3,3(6):8~12.

[4]朱荷琴,冯自力,师勇强,等.利用植物疫苗及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控制棉花黄萎病[J].中国棉花,2010,37(8):10~12.

[5]汤晓红,王世武,扬景志.缩节胺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小区试验初报[J].石河子科技,2000,(5):22~23.

[6]周运刚,王俊刚,马天文,等.缩节胺对棉蚜种群繁殖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5):199~202.

[7]邵莉楣,孟小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8]陈威.浅谈缩节胺在棉花化学调控中的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2011,(4):55~56.

[9]李颖,陈金湘,李垚垚,等.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概况[J].作物研究,2008,22(5):457~459,465.

[10]王凤辰.缩节胺(DPC)在棉花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4,22(增刊):79~80.

[11]何钟佩,宋绍省.植物生长延缓剂DPC对棉叶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7(增刊):21~25.

[12]刘春芳,王志利,罗湘宁,等.缩节胺(DPC)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7,5(1):81~83.

[13]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等.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9,21(3):224~229.

[14]周运刚,王俊刚,马天文,等.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6):142~1146.

[15]侯忠芳,王合义.抗虫棉缩节胺科学调控[J].种植参谋,2007,(9):13~14.

[16]王宁,田晓莉,段留生,等.缩节胺浸种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中的活性氧代谢[J].作物学报,2014,40(7):1220~1226.

[17]郭承君,李树志,于功立,等.缩节胺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江西棉花,2003,25(2):17~20.

[18]田国华.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综合运用[J].农村科技,2011,(8):15.

[19]李莉,田长彦,吕昭智,等.缩节胺对棉花苗期主茎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26~30.

[20]陈冠文.新疆棉田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与药害防治[J].新疆农垦科技,2012,(7):42~43.

[收稿日期]2015-09-24

[作者简介]丘安升(1979-), 男,硕士生,现从事棉花栽培技术研究,mrold@163.com。

[中图分类号]S482.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3-0004-03

[引著格式]丘安升.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概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3):4~6.

猜你喜欢

缩节胺棉花应用
棉花是花吗?
棉花
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