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利率模型探索

2016-03-24□文/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资本家利润率利息

□文/王 雷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开封)

一、引言

借贷资本投入企业之后,资本家的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是利率。利率的高低受到平均利润率即一般利润率的限制。不同行业的产业资本经过竞争而获得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经过竞争也获得平均利润,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所以,探索利率模型必须基于利润率的平均化。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的产生

在信用产生之前,货币资本没有转化为借贷资本投入到企业中。自从信用产生之后,借贷资本出现,借贷资本在货币资本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加大充当预付资本的货币资本规模。在再生产循环体系外,信用经济系统使得货币资本流转规模不断放大和不断加速。当信用资本循环中产生的货币资本作为预付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循环时,它同样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参与生产的,这时就好像让总资本也扩大了。但实际上,总资本的积累的确从规模和速度上加大加快了,但其作为以前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并没有被放大。

下面,用图示来解释这种信用的放大现象。为了更简单的说明问题,假设每一期资本循环后生产的剩余价值全部投入下一期生产。以下是没有信用时的生产循环图:

虽然资本的生产积累关系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妨碍被信用放大的预付资本参与利润率的形成。一般利润率,M指的是剩余价值总额,C指的是投入到生产中的预付资本总额。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货币资本因为信用的关系具有了虚拟的特性,可一旦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而转化为生产资本,那么在资本家眼中,这些具有虚拟属性的来自信用的货币资本就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了。信用经济条件下,由信用提供的货币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可以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到更多的货币资本即G-G'(G'=G+△G)(G表示本金,G'表示本利和,△G表示利息)。但是,这些货币资本可以参与剩余价值分割量的多少,除了取决于它自身的量之外,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投入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使用这些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信用资本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前者由职能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决定,后者由借贷资本供求关系通过竞争自发决定。可以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货币资本作为商品拥有了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通过利息表现出来。这样,货币资本转化为生息资本,生息资本和利率就产生了。

三、利息率模型推导

“事实上,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一般地说,才产生出利息的范畴;并且,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才产生出利息率。只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执行资本家的职能,用借入资本经营的资本家和用自有资本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区别,就不过是一个需要支付利息,另一个不需要支付利息;一个把利润p全部装进腰包,另一个只得到p-z,即利润减去利息,z越是接近于零,p-z就越是接近于p,这两种资本就越是接近处于同等地位。”

假定利息和剩余价值的比例固定不变,这样,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息量就会越大;伴随着职能资本家利润率的提高,借贷资本家要求的利息率也会随之而不断的提高。同时,剩余价值中归职能资本家的部分和利息的差额越大,因而职能资本家能够并愿意支付更多的利息。

在现实中,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和金融的发展程度。即货币供给量越大,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等等各种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越大,利息率就越低。当期,我国正在努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等,可以有效提高借贷资本占预付总资本的比例C2/C和信用膨胀程度d,进而降低利息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一般利润率R。一般利润率决定利息率,它对于利息率的影响决定作用表现在为利息率划定了界限,即通常来说,一般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因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按照我们以上的前提,这个部分要由产业资本家支付给货币资本家,所以利润本身表现为利息的最高界限,达到这个最高界限,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部分就会=0。”因此,一般利润率对于利息率起到根本的决定作用。

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和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利润率的差异引起资本的自由流动和不同类型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进而出现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在利润率的平均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过程中,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逐渐形成了一般利润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农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获得平均利润,这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其结果是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四、与利息率相关的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的一致性

与利息率相关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平均利息率、中等利息率和一般利息率三个概念,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它们的含义都是长期中利息率的平均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这三个概念的重要论述,直接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和平均利息率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两者可以替换使用。而且对于中等利息率的英文解释是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马克思用英文表明了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三者可以替换使用。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资本论》中关于中等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或者一般利息率这三者的重要论述中,综合上下文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可以替换使用的。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任治君,牟新焱.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模型探索——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资本家利润率利息
学中文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破解“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