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2016-03-24李大倩

中国科技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财政分权基尼系数

李 斌,李大倩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李斌,李大倩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要:构建基尼系数测算中国各省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基于测算结果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系统GMM 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直接效应缩小环境质量地区差异,但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抑制上述效果。此外,财政分权扩大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差异则表现为缩小作用。

关键词:财政分权;基尼系数;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1问题的提出

目前,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协调现象突出,区域不均、城乡不等现象严重。蔡昉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由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的,而这种发展模式又源于“中国式分权”下的政府行为[1]。现有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严重,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趋势明显,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污染物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财政分权的环境效应具有实际与重要意义。本文探究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关系,并尝试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是否加剧了环境质量地区差异?财政分权在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同时,是否通过其他路径影响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关于财政分权对环境公共服务影响的研究,针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文献比较缺乏,多集中于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上,国外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财政分权致使环境质量提升[2]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3]。国内学者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但研究认为财政分权会恶化环境质量的居多[4-8]。此外,财政分权之所以影响环境质量与中国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追求密不可分,因此亦有必要对这方面的文献加以梳理。关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9-14]。另一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运用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检验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不同学者分别运用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区域角度论证了这一曲线的存在[15-17],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8-19]。

本文为了得到反映中国各省份环境质量差异的指标,基于2005—2013年全国281个地级市的环境污染数据,利用合成法以及基尼系数的方法,测算了各省份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指数,并对各个省份环境质量差异化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本文还实证检验了不同财政分权指标和分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间接效应,最后就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如何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中国省内环境质量差异指数测算

2.1 各省份基尼系数的测算

(1)基尼系数的原理。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布差异情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本文将其引入环境领域内,用于衡量各省份环境质量差异。基尼系数的直接测度公式为:

(1)

式中,N表示该省份内地级市个数,yi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环境质量水平得分,e表示该省份所有地级市得分的均值。由于北京、上海、重庆、天津为直辖市,无法测算代表其差异的基尼系数;另外,西藏和青海都只有一个地级市具有较为完备的统计数据,受地级市数量的限制,也无法测算这两个省份对应的基尼系数,本文一共测算25个省份的基尼系数。

(2)各地级市环境质量水平的测算。关于环境质量水平的衡量,参考以往的文献,多用各种代表污染物的排放量表示,例如废水、废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等。本文为更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且避免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可能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参照朱平芳等[20]的研究,构造如下相对指标:首先定义省份某地级市i第l种污染的相对排放水平:

(2)

式中,pli为城市i的第l种污染物单位GDP排放量,n为某省份地级市的数量。由于pxli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因此为表示城市i综合环境质量水平,可进行如下加权平均:

(3)

式中,pli(l=1,2,3)分别表示城市i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单位GDP排放量。

2.2 各省份基尼系数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基尼系数的直接测度公式,可以得到代表全国25个省份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见表1),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从空间维度上看,本文得到的基尼系数包括25个省份;从时间维度上看,基尼系数结果横跨2005—2013年9个年份。因此为了直观清晰地分析各省份环境质量差异,本文对基尼系数结果进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和时间上的纵向对比。

(1)各省份基尼系数的横向对比。从绝对数值上看,各省份内环境质量差异的基尼系数绝大部分在0.2~0.5的范围内分布。为更直观地对各省份环境质量差异的基尼系数做不同地区的横向对比,我们借助联合国组织的划分方法,将基尼系数在0.3以下的省份划分为第一类,在0.3~0.4范围内的省份划分为第二类,超出0.4的省份划分为第三类。表2是选取2005年、2008年、2013年三个年份的结果。

表1 各省环境质量差异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本表只列出三年数据。

表2 基于基尼系数的划分标准及划分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总体来看,在2005—2013年,第二类别的省份个数没有较大波动,但呈现第一类别与第三类别的省份个数分别不断增加、减少的相反趋势。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各省份之间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如河北、江苏、浙江的基尼系数普遍较低;而基尼系数较高的省份大部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如广西、甘肃。从省份不同地理位置来看(以2008年为例),在第一类的11个省份中,有5个东部省份、5个中部省份、1个西部省份;在第二类的10个省份中,有3个东部省份、3个中部省份、4个西部省份;第三类的4个省份全是西部省份。综上可见,从西到东省内环境质量差异化程度降低。这可能因为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民众注意力转移到环境等民生项目上,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政府也更加追求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各省基尼系数的纵向对比。为了分析各个省份基尼系数的波动情况,我们对各个省份9年的基尼系数计算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从图1可以看到,各省份在9年内基尼系数标准差分布在0.02~0.10之间,大部分的变异系数在0.07~0.20之间,且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说明基尼系数变动普遍较小。变异系数在0.35以上的只有新疆和海南两个省份,可能因为这两个省份只有两个地级市的完整数据,使得合成的基尼系数误差较大,无法准确衡量该省份真正的环境质量差异化水平。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图1 2005—2013年25个省份基尼系数波动

3实证检验

3.1 变量选取

本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直接效应和通过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间接效应。以下对关键变量逐一说明。

(1)财政分权。财政分权表示各省地方政府使用财政的自由度。财政分权影响污染排放和环境质量;在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为实现任期内本地的经济增长,将有动机不完全执行或扭曲执行国家的环境政策,把财政资金投入到与经济增长或政绩直接相关的领域,而减少环境等公共服务的支出,于是可能存在损坏地区环境的现象。目前财政分权存在多种测度方法,常用的财政分权包括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自主度。鉴于本文使用的是考虑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我们主要选取“财政自主度”来刻画财政分权程度,该指标可能比“收入指标”和“支出指标”更能反映财政分权程度的跨地区差异[21],计算方法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除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了更有说服力,本文还用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做稳健性检验,“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的算法为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收入(支出)占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收入(支出)与人均中央本级财政收入(支出)之和的比重。

(2)经济发展。根据库兹涅茨假说,经济发展水平与污染排放强度存在密切联系。由于中国仍然是以“粗放式”发展方式为主,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更多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环境政策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提供了条件,如高收入条件下充裕的资本保障了减污投资增加等。本文用人均GDP来度量经济发展,因为人均GDP不仅能够代表各省真实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比总量GDP更能反映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控制变量选取了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外资使用情况。人口密度由各省年底人口除以各省面积得到,人口越是密集,人类活动越是频繁,产生的污染越多。产业结构用各省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各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及其发展速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质量[7]。外资使用情况用外商投资直接利用金额衡量,它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能存在“污染避难所”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各省为了吸引外资引入而改善环境质量的情形。

3.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期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不仅会受到当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上一期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因为中国的工业资本调整和居民能源消费习惯具有惯性,会使得环境质量的变动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利用 2005—2013 年全国 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立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构建的计量模型如下:

eginiit=αi+β1eginiit-1+β2Xit+β3pgdpit+β4Xit×pgdpit+β5pgdpit2+β6pmit+β7indusit+β8fdiit+μit

式中,i代表省份,t代表时期,αi为未观测到的地区特质效应,μit为随机扰动项。egini代表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相关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X代表财政分权度,选取三个指标衡量:财政自主度(fd1)、收入分权(fd2)、支出分权(fd3);p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模型中还引入了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的交互项,验证财政分权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间接影响;考虑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模型中引入了人均GDP的平方;pm、indus、fdi分别代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外资利用情况;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3.3 实证结果分析

(1)全国回归结果分析。本文使用了系统GMM估计全国层面上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得到了表3的回归结果。通过表3中四个模型进行二阶序列相关AR(2)检验和Sargan过度识别检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

从表3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即使后面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及财政分权衡量指标变化后,该符号依然显著为正。这说明上一期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与当期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存在正相关关系,也说明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是连续、动态累积调整的过程。另外,从表3模型(2)~(4)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财政分权指标时,回归结果均类似,从而可以认为,即使选取不同的财政分权指标,基本回归结果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健性。

模型(3)~(4)回归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系数显著为负,模型(2)回归系数不显著为正,且接近于零,基本可以说明财政分权能够缩小环境质量地区差异。这是因为随着财政分权度提高,省级政府可自主支配的财力增多,省级政府在保证发展经济的财政规模基础上,会尽量向本省居民提供优质的环境质量,从而缩小了环境质量地区差异。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财政分权度的提高越会导致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扩大。可能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多来自于易创造GDP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易产生污染,但由于经济增长的激励效应和就业等的连带效应,会更有动力进行经济发展而忽视污染问题,从而造成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扩大。因此,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财政分权的直接影响;二是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表现出的间接影响。由模型(3)~(4)β2、β4的系数易知,经济发展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人均GDP超过该临界值时,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会扩大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反之,当人均GDP低于该临界值时,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则会缩小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表3  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小括号的值为t值,中括号的为p值。表4类似。

模型(2)中经济发展人均GDP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缩小了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也为改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降低(在具体估计时,我们首先对同时包括pgdp、pgdp平方项的方程进行估计,若平方项不显著则将其剔除后重新估计)。这也在某种程度了印证了安体富等的研究结论,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与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22]。

此外,人口密度与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随着人口密集程度的加深,环境质量地区差异逐渐变大。产业结构的系数为正,说明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扩大了环境质量地区差异;fdi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国各地区吸引的外来资本对改善环境质量有激励作用。

(2)区域回归结果分析。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这都可能作用于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地区的差异,我们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分地区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

从表4中可以看出,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确实存在差异。第一,就财政分权而言,东部地区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这是由于东部地区主要是一些工业化水平较高和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些地方的政府在原有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条件下,自然会大力发展当地的支柱性产业,造成财政支出结构出现“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的局面,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激励效应较弱,从而出现财政分权在东部与中西部相反方向的影响。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环境差异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具体到各地区内部,环境差异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为向右上倾斜的直线、U型和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可见,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持续扩大环境质量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会缩小环境质量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则存在一个拐点值;若低于这个拐点,经济发展会使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缩小,反之会扩大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第三,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的交互项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在东部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中西部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中国281个地级市的三个污染指标合成综合环境质量水平,计算基尼系数以估测各省份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全国层面上,财政分权的提高对改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有正面的直接效应和负面的间接效应。当人均GDP低于临界值时,财政分权的提高会缩小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反之,当人均GDP高于临界值时,财政分权的提高会扩大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同时,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扩大了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外资利用情况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②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呈现明显区域差异,财政分权的提高会扩大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而缩小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③经济发展对各地区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影响不同,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差异随着经济发展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先降后升,西部地区逐渐下降。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地区差异的过程有以下四点启示:①制定适度的财政分权政策。若人均GDP低于拐点值时,中央政府应该减少相关共享税的比重,逐步将某些地方性强的共享税划分为地方税,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主体税种和预算自主权。这就提高了其财政分权度,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促进经济的增长。反之则提高一些共享税的比重,降低财政分权度,中央政府直接调控环境等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的双赢目标。②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鉴于地区间存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中央政府应提高西部地区的财政自主权,增加其可自由支配资金,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而东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较高,地方政府应将注意力转移到环境质量上,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工业反哺环境”。③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合理利用外资。引进外资时要注重质量,优先引进能够有利于减少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本,学习外资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并且努力提升中国环境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绿色企业的入驻。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08(6):4-11.

[2]MILLIMET D L.Assessing the empirical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3(4):711-733.

[3]HILARY S.Decent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R].NBER working paper,2003,No.13908:1-25.

[4]李猛.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修正[J].经济评论,2009(5):54-59.

[5]杨瑞龙,章泉,周业安.财政分权、公众偏好和环境污染——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R].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宏观经济报告,2007.

[6]张克中,王娟,崔小勇.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65-75.

[7]肖容,李阳阳.财政分权、财政支出与碳排放[J].软科学,2014(4):21-37.

[8]闫文娟.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投资[J].财贸研究,2012(5):91-97.

[9]ZHANG T,ZOU H.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nomics,1998,67(2):221-240.

[10]LIN J Y,LIU Z.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49(1):1-21.

[11]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5):75-107.

[12]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31-39.

[13]温娇秀.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06(5):109-128.

[14]李国璋,刘津汝.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1996—2007年分省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评论,2010(5):95-111.

[15]沈锋.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9):81-90.

[16]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36.

[17]李斌,李拓.中国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与门限模型检验[J].经济问题,2014(4):17-22.

[18]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19]王谦,高军.我国不同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检验[J].科技管理,2011(7):157-164.

[20]朱平芳,张征宇,姜国麟.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6):134-145.

[21]陈硕,高琳.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管理世界,2012(6):43-59.

[22]安体富,贾晓俊.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分析及均等化方案设计[J].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10(3):1-6.

[23]武力超,林子辰,关悦.我国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8):72-86.

(责任编辑沈蓉)

Ine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Within the Provin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i Bin,Li Daqian

(School of Economy&Trad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Gini coefficient to estimate the ine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ll provinces and the dynamic panal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s,and then uses the GMM method to stud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effects on the ine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an narrow the ine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rough the direct effect,but inhibits the above effect through affecting the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In addition,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raises the inequality in eastern region,but reduces tha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Fiscal decentralization;Gini Coefficient;Ine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斌(1968-),女,湖南湘乡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现代物流。

收稿日期:2015-06-12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2011GXS1B0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174)。

猜你喜欢

财政分权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税收分成与基层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医患关系与我国卫生财政支出模式关系探讨
地方分权与乡镇财政职能
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
财政分权与民间投资:一个经验分析
什么是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