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道德教育对中国学生思想教育的借鉴意义

2016-03-24吴瑶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

吴瑶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二战以来,日本根据本国的基本情况不断调整本国德育教育内容,卓有成效地将学校德育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探讨了日本道德教育的特色及主要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日本道德教育 中国学生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7-01

1.引言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日本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传统道德礼仪及现代意识教育,包括自立、自律精神的培养,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礼仪教育等。日本文部省所公布的教育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所有的教学、教育活动,养成有道德的情绪、判断力、实践欲望和态度。在《改正教育基本法》中,“培养道德心”被明确地写在教育目标里:掌握宽泛的知识面和教养、养成追求真理的态度、培养丰富的情操和道德心、培养健康的身体。因此,从幼儿教育开始,日本就会以点滴渗透的方法来逐步实行德育教育。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对我国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日本德育教育方法及途径分析

2.1 珍视民族精神和文化历史

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的国家,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皇国神道和武士道精神,也是根据儒家思想发展而来,并被一直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现代化过程中,日本坚持政治价值优先性,赋予道德教育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及工具性,把道德教育视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手段。这样的道德统治,一方面促使日本民族性的形成,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军国主义在日本的萌生和发展,使日本发展成为封建军事性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有日本学者主张,应让道德教育脱去功利的色彩,激发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从而发挥更好道德教育的功能。

2.2 日本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层次分明

日本道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制定的。各个阶段、不同时期,对于道德教育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各个领域的综合指导,培养道德心的萌芽;在小学及初中,通过每个学年35个学分的课程,根据各个学科、外语教学活动、综合的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质,将道德教育穿插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中;在高中,以《公民科》及特别活动的家庭教室(homeroom)为中心,强德育穿插在学校总体的教育活动中。

2.3 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融为一体,共同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是日本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家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日本的社会教育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发挥社区的德育功能,并邀请家长、学校老师共同参与。学校在公开授课时,也会邀请社区成员、家长旁听。

3.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学生思想教育的借鉴价值

3.1 保持德育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使任何形式的德育工作的开展都不会偏离了正确方向。这是制定德育内容、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要将现代文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交融,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与宣传,继承和发扬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树立学生家庭美德,爱国主义情感。

3.2 注重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发挥

一方面,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适应于各年龄阶段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环节,各学科教师共同承担道德教育责任;另一方面,不能把道德教育过程仅仅看成是特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传递的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判断力、选择力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道德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取向。

3.3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的道德教育模式。家长要注重家庭环境及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与学校积极配合,进一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做一名有利于社会的人;社会也要利用公共设施、大众传媒等资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作用、相互监督,才能促进我国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加快我国道德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牛立忠.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06:151-153.

[2]李晓红.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5,09:11-14.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
浅析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