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练习设计的策略

2016-03-24于仁彬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于仁彬

【摘要】策略一:有的放矢,注意目的性。策略二: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策略三: 讲求实效,注意科学性;策略四: 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策略五: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精神和语文的特点,语文练习应重点设计主观性习题。既要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又要做到难易适中。

【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练习设计 主观性习题 为教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8-01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的,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小学语文练习呢?

策略一:有的放矢,注意目的性

练习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的练习是为了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攻破哪个难点?等等,教师要通盘考虑。因此,设计练习是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功;以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

策略二: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的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设计练习不但要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既不能拔高,又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理解所及的程度。既设计突出重点和抓住难点的强化性练习,又要职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专门性练习,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好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通常来说,重点内容反复练,难点地方着重练,易混地方对比练,错题集中辨析练。

策略三: 讲求实效,注意科学性

练习的设计要讲求实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要讲求方法和技巧,达到精练、巧练的目的。设计练习是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第一、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只注意质而不注意量,是达不到熟能生巧、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只注意量,搞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压抑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无从谈起,提高练习的效率也就无法实现。第二、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练习的设计要以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则,难度要适应学生的水平,要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所谓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使学生愿学、乐学。

策略四: 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策略五: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精神和语文的特点,语文练习应重点设计主观性习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精神和语文学习具有中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量化和客观性评价题型不能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题型,而让学生采用书写的方式自由回答,能有机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个性体验,能体现他们的思想观点、态度情感的主观性试题应当成为语文课程评价首选题型。主观性题型长期以来被评价者冷落表面上是看是因其自身评定标准难以统一、考核面不光、受评价者情感因素造成的,实质上是被教育界长期以来注重测评学生知识概念的客观性习题挤出了练习内容。

主观性习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要求习题的设计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如:

1.在三分钟内用辞典查出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跑步

(1)小鹿在小河边跑步。( )

(2)跑步是一项对身体有益的运动。( )

弯曲

(1)村边的田野里有一条弯曲的小路。( )

(2)公路在村边弯曲程马蹄形。( )

2.请快速浏览下列内容,在2分钟内完成练习。

(到课外读物中摘抄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不出现标题。)

(1)请给出这段话的标题

(2)你从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是:

此类题型意在考察学生的默读、略读、浏览文章的速度和概括文章内容、搜集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的展示。这类习题的设计要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出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做出结论的过程。

例:根据选定的探究性作业,把你怎样搜集、筛选、整理有关资料的过程写出来。不要忘记写当时心里的想法。(做练习前布置任务:利用周六、周日的实践,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写一份你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其它事物的专题报告——可与他人合作完成。)

此类题型意在考察学生围绕相关探究性项目作业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延续,重在让学生展示这一过程,而并非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这类习题的设计,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

例: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内容略,节选课文“大瀑布的葬礼”)

1.请你大胆评价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的做法(要谈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联系课文中的人和事,谈谈这个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此类题型意在评价学生对材料内容、思想意义的把握程度的同时,重视让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特点是在设定的开放性问题中更是给了学生充分流露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间。当然,此类题型因其开放性,更适合结合社会现象让学生发表看法。如“说说你眼中国足球队”、“谈谈学习的苦恼”……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小学语的练习设计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围绕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又要做到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只有这样的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