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6-03-24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庞娅莉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庞娅莉
对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庞娅莉
在科研生产之外,航天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诸多新课题,不仅要担负强国强军、保卫国家的政治使命,也必须迎接挑战、走向市场,实现理念和模式的跨越转型。
航天企业的发展命题,对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文献服务专业来说,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存在、传播及利用的方式。在用户需求改变、技术条件改变的环境下,文献服务工作要求新求变,而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抓住需求、开拓新的服务理念和内容,是航天企业文献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文献服务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现状
航天企业文献服务是技术基础保障工作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受到互联网冲击,多终端阅读的便利颠覆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航天企业图书馆服务群体固定,服务所在网络环境封闭,资源获取不便。近10年来,读者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而非图书馆查询资料。随之,文献资料部门裁撤不在少数,航天图书馆经费多年不变,实则萎缩。
另外,文献服务队伍专业人员引进不足,航天文献建设力量减弱,专业化发展和技术创新不足。如此,文献服务价值难以体现,与地位逐渐弱化形成恶性循环,航天企业快速发展与图书文献服务缺乏专业化形成鲜明对照。企业图书馆和文献资料室各自为所在单位服务,相互独立,缺乏统筹,文献资源互不连通,加剧了服务低效、协调困难、资源浪费、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2.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缺乏统筹管理,服务机构孤立。
航天企业文献服务机构的设置、功能和定位均取决于所在单位,通常与情报、预研等职能合并管理,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薄弱。企业内文献服务组织架构不健全,造成了各机构相互孤立,使得各厂所间文献资源重复购置,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无法共享使用;单个文献部门专业力量薄弱,以满足单位特定文献采购借阅为目的,使得各所厂文献机构无法具备行业发展的内动力,在业务规模和专业影响力方面发展无力,仍以提供文献借阅、文献简报等传统读者文献服务为主。
另外,相对于文献,情报研究业务普遍被视为与文献并立的独立业务,多归于预研中心管理,造成原本密切相关的2个基础保障业务组织管理分离。这一方面是航天企业文献服务能力未能对情报研究发挥足够的支撑价值、文献情报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情报研究整体倚重网络信息,对文献价值运用不足。
这一状况造成的后果是文献服务的价值在企业内普遍被简化为“借书、提供数字资源”,从专业技术基础业务萎缩到可有可无的“服务业务”。文献的价值认同偏差造成需求萎缩,由基础条件压缩带来业务能力萎缩,导致价值认同进一步下降的不良循环。
二是缺乏指导监督,文献机构长远专业化建设无从谈起。
航天企业文献机构的组织架构缺乏统筹,没有“统、分”结构,各个文献机构实为相互独立的平级机构,造成文献机构发展无法得到指导和监督;同时,上级单位文献归口职能弱化,机构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缺乏机制和制度保障,图书馆裁撤、更名或新建重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多凭自觉自愿,使得文献机构发展无法得到组织的支持、专业的支持。
三是缺乏需求导向,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脱节。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员工利用文献的习惯,也提高了他们对文献服务的要求。“快速找到想要的东西”这种基本诉求,越来越难达到。
从服务对象角度来说,一方面在各类文献太多、增长太快的情况下,文献机构保有的馆藏是相对缩水、越来越难以保“全”;另一方面员工可自主查找的能力增强了,对文献机构的依赖大大减弱。
从文献机构角度来看,一方面,采购只能按一定标准求精而无法求全,靠购买的文献必定无法满足大范围员工需求。另一方面,缺乏配置统一检索、文献分析筛选、文献反馈等文献检索分析工具,分散的数字资源“孤岛”现象严重,考验着使用者的耐心,无法被找到的资源就无法发挥价值,文献变成“库藏”。
四是缺乏基础条件,智力密集型文献服务能力储备不足。
航天企业在智力密集型文献服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甚至空白。长期以来,航天情报研究工作集中在情报、预研部门,而整体情报研究业务以网上资料为主要研究基础,依赖研究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人工跟踪,逐渐加深跟踪领域把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是航天企业情报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情报研究普遍倚重网络资源,文献延伸的科技研究基础、商业文献库、分析工具、专业报告等资源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因而显得力量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数据暴膨,信息获取成本陡然降低,信息的甄别、定位、筛选、分析成为情报研究的重点。而文献数据相对于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可追溯性、科技实力的标志性都在此环境下彰显出优势。当下文献数据、事实数据等客观信息作为情报分析的主要对象,亟待使用以统计学工具、信息技术替代人工信息积累甄别的环节,是科技情报研究的必然方向。这是智力密集型文献服务的领域,也是情报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五是缺乏对外联系,理念与思路保守。
一方面,航天企业处在相对独立的内部网络环境,而且有严格保密要求,使得电子资源阅览室、即借即印业务、手机终端服务、微信服务等亲和力高、利用效果好的技术手段实现困难,一定程度影响了航天企业文献服务与行业能力的接轨。另一方面,需求导向不足使服务机构相对缺乏活力和动力,走出去的欲求不足。再者,对外联系多是通过学术交流会议,除航天企业图书馆机会相对较多外,其它机构因规模小、业务单一,参加行业会议交流的机会就少了许多。
二、对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献服务工作要发展从而有力地服务航天企业,必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多方制约因素有序调整,从组织、制度、基础设施、价值认同4个方面谋求变革。
1.建立“权责分明、界面清晰”的文献工作组织体系
在航天科研院中,设置服务于整体一般性需求的文献机构,各院属厂、所、公司视自身情况、专业特点可建立更细分专业的文献体系,这是广为采用的组织机构模式,一方面资源能在统一平台上共同提供检索查阅;另一方面能力更为专业的总馆文献机构可以对下级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辅助。
航天企业文献服务组织架构须向着权责分明、资源共享、有序发展的方向建设。首先,作为航天企业的固有业务,要有院级归口管理部门。其次,应明确建立总、分两级文献机构,院级馆对所级馆有技术指导、资源统筹等技术归口职责。厂所无论是否设置文献部门均需明确文献工作接口部门,以对文献业务相关接口负责。
在组织结构建立完整后,明确院所两级的归口管理部门、文献部门、情报研究部门的权责关系,以及经费模式、出处、权责执行流程等。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在发展方向、资源分布上统筹配置,在各单位个性业务、相互合作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性,以确保发展活力。
2.配套“服务为本,平等合作”的文献工作制度体系
在机构架设完整、权责分工明确后,应尽快着手建立运行和服务制度,主要包括:文献统筹采购制度,规定院级机构、所级机构文献资源的采购策略,以便相互配合,降低重复购置、就近服务主要文献需求群体;建立院内、院外资源互借合作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资源互借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为馆际互借、专业文献展阅、代查代借等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建立文献赠予机制,鼓励个人、组织将有价值的航天专业科学文献赠予图书馆,对赠予程序、激励机制、赠予文献管理进行规定;建立文献采购的申请购买、建议购买机制,使读者和各级组织参与到文献的选择中来,此机制的核心是对购买建议的甄别,以及购买主体、财务程序设计等。
3.循序渐进提供文献服务工作基础保障
基础建设是服务于业务能力的,也是分阶段进行的。在组织机构建成之初,基础建设的重点是将资源和能力连通,以解决资源不足、购置浪费的问题。因此,应首先考虑连通文献资源的建设平台,使各机构文献资源能互见、互通、互借。在资源环境连通后,数字资源孤岛问题会更加严峻,应适时建立资源统一检索分析系统,便于扩大资源的利用便利度,这也将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提升个体服务对象对文献的使用黏性,有利于价值认同。同时,要建立文献采购申请平台,使员工对需要的文献能够提交采购意愿并最终将所需文献送达员工。此外,对情报部门自身来说,应尽早着手储备文献情报专业能力,包括引入文献情报专业成熟人才和技术工具,通过试点项目逐渐将文献情报培育成熟并引入情报研究领域。
4.树立基于文献的科研与情报工作理念
要大力倡导文献服务的价值和作用、倡导文献情报在情报研究中的价值。文献服务部门要通过撰写文章、提供培训的方式将文献服务的作用和价值广泛传播,逐步增加各类服务对象对文献服务的了解,提高关注度。
随着理念倡导牵引出现新的需求,文献机构能以此为契机完美完成任务,用事实证明价值,是对“理念”更深层次的无声倡导。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理念深入带动需求产生,牵引重点工作自然起步和深入。
文献服务是支持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市场竞争、产业升级、商业运营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在未来竞争日益加剧、问题解决周期缩短的情况下,借助专业机构提供文献情报服务是必然趋势,其价值已经在国内外同类行业稳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