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与『意识流』的交感
——评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黄狄文的《思缠想后》
2016-03-24王晓茹
王晓茹
『印象派』与『意识流』的交感
——评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黄狄文的《思缠想后》
王晓茹
香港新锐编舞家黄狄文(Dominic)为“城市当代舞蹈团”量身打造的新作《思缠想后》于2015年7月27日在解放军歌剧院成功展演。舞作灵感来自于他一位搞戏剧的朋友所写的一部剧本,剧本讲述了人的小臂就是一个“地球”,囊括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七大洲。那里有花草树木、高楼大厦,还有人在工作和生活,好一派神奇美妙的“手臂世界”。在此奇思妙想的启发下,他有了全新的意象——一次关于“人脑微观世界的探索之旅”即此扬帆起航。他风趣地说:“也许是小时候科幻动画片看多了的缘故,我想在舞台上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一种印象派绘画的意境,让观众进入另一个奇幻的世界,它似近还远,是与身体的一次亲密接触和抽象反思。”
现代舞跳的就是观念,“印象派”理念是新作一大亮点。这种理念源自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绘画。它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的约束,深受现代光学科技的启发,主张“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由于光瞬息万变、千变万化,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印象派重在把握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气氛和画面的总体效果,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艺术是相通的,编舞家把自己对周遭世界的印象和想法呈现于舞台,观众依据自己的感受去解读而产生了丰富多样、变幻莫测的映像,这种解读的多样性和自由性正是现代舞的吸引人之处。“思缠”是编导所做的创作,而“想后”是观众观后的世界,如同印象派绘画放在博物馆内,观众因个体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差异,个人的感受和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此般不一样正是编导的追求。编导一度创作的“意象”、舞者再度演绎的“成像”和观众观后的“印象”,“三象合一”共同构成一个三维立体式的舞蹈艺术作品。
黄狄文把映像的表现对象聚焦于人体内部的脑海世界,诠释他对这一微观世界的印象和认知。身体是舞者传情达意的媒介,体内的器官、血管、神经和细胞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和可能性凿实值得探讨。人喜、怒、哀、乐的情感感知和各种意识状态,都是大脑神经系统协调统摄的结果。人体大脑的微观世界,各个器官的不同功能,个中关系纵横交错,就像生活在城市拥挤的空间里,周遭擦肩而过的你我,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互动难解难分。以其说这是编导对人体内部微观世界的探寻与表现,不如说是对当下社会急躁忙碌的现状以及身在其中的不自由的关注和反思。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无疑是最高的智慧。当下多数编舞家都在回归身体、回归舞蹈本体、认识潜意识的本我,探讨纯肢体语汇。与众不同的是,黄狄文以其独特的视角探秘人体的内部构造,通过认识大脑的所思所想,来认识周遭社会的现有态势。他以简洁的方式传达深邃的思想,表达他对这个社会和时代的看法,乃至他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舞台上精心设置了一个L型的双层后幕,将舞台围成一个四方形的封闭空间。后壁与前壁之间形成一整面狭长的缝隙,两壁下方布置了一道修长的矮空间,近似体内大血管通道。舞者透过这一抽象的时空隧道被卷入神秘的舞台空间,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后现代艺术气氛。作品一开始令人瞬间眼前一亮,台中心出现一个带着红色面具头盔几乎全裸的人体平躺在地面,身上被千丝万缕的红绳缠绕着,像是盘根错节的血管,更像是挥之不去的烦恼丝。舞者宛如电击一般身体不停地抽搐抖动,乐声阵阵、灯光渐暗,奇幻的气氛给人无限遐想。我们仿佛走进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剧场,想象自己已进入人体的大脑。红衣、红绳、红面具和红色灯光,让人迅速联想到血液之红,红与黑的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每位舞者像是有着不同功能的细胞,每个细胞都从台幕下方的“大血管通道”钻进这个奥妙的人体空间。红绳宛如血管一般将它们串联起来,许许多多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如同大脑里每个部件都在不停地运作。在这里,可能是细胞之间优胜劣汰的抗衡,或是纠缠不清的思绪,或是一闪而过的灵感,无论如何观众可以自由地想象,建构属于自己的幻象世界。
“Second Thoughts”是舞作《思缠想后》的英文名,意为思前想后、再三联想。有趣的是,广东话中的“缠”字既和汉语中的“前”是谐音关系,同时又意味着动作间无休无止的缠绕。显而易见,黄狄文在这个“缠”字上做足了文章,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了人体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譬如各种器官、血管、神经、细胞,以及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在语汇上,他选取了“手拉手”这一象征性动作表现“缠”字之形象,并通过双人、三人乃至群体间反复地手拉手,表现舞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当人与人、个体与群体之间手拉手的时候,人们开始体验独立的细胞怎样才能在同一个空间里与他者和谐并存。在道具上,他巧妙地将“红绳”作为“缠”字又一表现形式,讲述“关系”这一概念必不可少的意象;他用绳子建立起舞者与舞者的关系,并将绳子玩活、玩透——单、双、三乃至多人缠绕而舞:时而用绳索绑住自己的腿脚、缠住自己的身体,时而用绳索牵住同伴、捆绑群体,一种倍受束缚、名缰利锁的感觉牵肠割肚。作品的当下感极强,编导将对社会的观察聚焦于人与人之间扑朔迷离、难解难分的关系,并以抽象的肢体语言深入表象之下的本我。六十分钟的作品一气呵成,让观众全神贯注于舞台,微观世界起伏跌宕,视听冲击逐浪袭来。
舞作与“印象派”理念并行交辉的另一个理念是“意识流”,这是新作另一大亮点。“意识流”一词由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首创,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即灵感、直觉、想象等思维流动过程的不间断性和超时空性。“意识流”的概念强调潜意识应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以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受此启发,舞作的结构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进行布局,围绕着心理意识活动来架构作品。黄狄文说:“我喜欢看一些意识流的电影,其作品结构中有一条线从这个点到哪个点再继续延伸,利用这条线不断拆开,不停地本末倒置,形成片段式的画面,感觉好像很乱,实际上有其内在逻辑。这种手法我很感兴趣也很冒险,它会打破观众一般的思维方式,观众喜欢或者不喜欢对比将会很大。”当然对于舞蹈创作而言,观众所期待的更多是作品的想法和创意。
编导以“能量”的观点表达他对身体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开发舞者的能量,使其能量密集累积,也使观众专注凝聚于其中,形成一种后现代的“能量场”;同时,他以“能量”为核心组织作品结构,呈现“意识流”概念。一方面,当除去道具、布景与文学等一切舞蹈以外的各种元素,仅仅关注于舞者的肢体语汇时,我们会发现舞者本身有着巨大的能量,舞者的身体已是一种饱满的表达,纯粹运用身体的表达完全可以带出舞蹈本体丰富的表现方式,足以让观众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另一方面,舞作将动静结合、对比反差的创作手法贯穿全剧,一静多动、一动多静,或多动多静,动静对比,各舞段情感冲击力和能量对比反差较大,整条“能量线”跌宕起伏、大起大落;音乐也是如此,或安静或震动,情感波动对比强烈,或平静得归为一点,或动起来让全世界为之崩溃,变化多端过瘾至极。这便是有关“能量场”的双层内蕴。
作品的舞段连接常常是前一个画面留下两名舞者作为下一个画面的开始,而且始终有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思考。当个体存在于空间时,未必需要做很多动作,但他已成为组成这个空间的一份子,并建立起了个体与群体的对比关系。多数舞者以舞动的形式出现,也有少数舞者选择静止沉思。这好比水墨画中的留白,整幅画面的留白之处更是意犹未尽、余音缭绕。舞者安静地矗立在舞台上,同时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俯看舞台这个画面,使得画面充满了多角度的立体感以及聚焦点的扩散感与延伸感。尤其是当前面的画面色彩很浓的时候,悄悄地从后面生发出一股淡淡的味道,简直无以言说。好像前面是主体,实际上后面才是真正的主体,这种巧妙转换格外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心理的成熟,黄狄文的作品有一种越来越简约、纯粹和宁静的感觉,也许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影响着他新的审美取向。从简到繁,再从繁至简,他的内心越来越安静稳重、返璞归真。近几年他的创作峰回路转,一改《男人炒饭》《欢乐今宵》《忽然四季》《下一秒》《崩城故事》等舞蹈作品轻松活泼、幽默搞笑、起伏强烈和充满戏剧性的风格,不再运用各种舞台机关或媒体技术来配合肢体的表达,而是抛开所有复杂的元素,回到舞蹈本身,转入对纯肢体语汇的探讨。有点美中不足的是简化了的北京版《思缠想后》有些装置和布景都未能到位,没能完全呈现原作的面貌。新作在香港首演时,因为是在一个小剧场里,剧场环境气氛恰如其分,舞者之间的空间比较紧凑,所以营造的幻境和演出效果都更为契合。
现代舞在香港的发展虽然短短36年,但已成就了三代编舞人。黄狄文作为香港第三代新锐编导,相对于使命感极强、关注整个香港文化的第一代编舞人,以及成熟探寻现代舞世界和个人观点的第二代编舞人,他更关注微观世界的个体,从个体出发探索新视角和新领域,继续发掘现代舞之根。斯文开朗、平易近人、勤奋精进,浑身充满了正能量的黄狄文,总是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愉快和谐地与人合作。他精雕细琢的求新精神,也让他的作品显得底气十足。创作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断寻找和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在题材素材、肢体语汇与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他都尝试着去寻找一个新的方向,用舞蹈来发现一些新的领域。黄狄文坦言:“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旅人,我的求知欲非常强烈,总是希望接触新的事物,寻找新的感触。”作为一位艺术家,他有勇气去尝试新路向创造新风格,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这一点是值得佩服的。新作也许有人很喜欢,有人看不明白,也不能说它就是一个很成功很完美的作品,但是,他在大胆地探索新的方向,就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最可贵的是他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理念。
王晓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