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6-03-24李彩红
李彩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明显具有滞后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问题粗浅的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0-02
我国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促进了各阶段语文课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新课程的改革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初中生正是刚从小学摇篮升学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认知程度上,都有巨大的差异初中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学习观和人生观,以及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育的束缚
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没有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心为了建立威信力,没有在教学中成功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氛围,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造成学生和教师有距离感,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情绪化,对待严厉的教师会出现态度上的偏差。
(二)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全面
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太过重视教学成绩的提升,对中上成绩的学生关注有加,忽略了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的学困生。另外,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过度在乎,忽视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缺乏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填鸭式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还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板书等教学设施,在课堂中“自导自演”,乏味的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便机械的进行知识接收、完全没有情感的互动,学生学习缺乏情感体验,阻碍了学生思考的自由,逐渐习惯了顺从教育。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思维锻炼,尤其是阅读理解环节,将教师的答案作为标准答案在脑中复制。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教师以考试作为教学准则,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长期在这样环境中学习的学生,难免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已经习惯与顺从、被动的接受来自于教师灌输的知识,最后导致学生丧失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这是亘古不变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位要素。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开拓性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描述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分享品质的培养,还能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搜集、分析、解决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的钝化。因此,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例如: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对课本进行预习,并提出问题,可以通过资料的查阅或者小组讨论来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形成也有很好的助力作用。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培养其发散思维。
(三)结合语文课堂和生活实际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语文具有生活的广阔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将学生生活经验系统的整合,帮助其更好的认识生活,利用生活。语文课本的知识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的,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导进生活中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中。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杂志、著作都可以,能够让学生涉猎到更多的语文素材;2)在教学中,适当提取或者加入生活气息;3)班级活动的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之后,释放学生天性,并要求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将初中语文与生活紧密连接,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目标等方面的合理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忠莲.豫南地区李家寨镇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4.
[2]高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张秀明.初中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