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导师制度研究
2016-03-24孙灵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领域发展对人才需求类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用、实践能力成为人才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服务社会顺理成章成为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基本技能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将培养目标放在实践操作方面。而导师制度的实施,能够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培养新型人才。本文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必要性入手,分析和研究当前导师制度实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管理专业中实施导师制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管理专业 导师制度
【课题项目】管理服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模式研究,编号: JG20142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7-02
近年来,各个行业飞速发展对管理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忽视了对导师的管理,促使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导师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能够推进专业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学分制度
所谓学分制,是指将学生自主选课作为基础,将学分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该制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其涉及选课制、学分绩点制等多项制度。而导师制度是实施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二者密不可分,紧密相连。如果在执行学分制的同时,忽视导师制度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学分制度的推行效果[1]。因此,在院校中实施导师制度是完善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本科院校都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等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很多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方向发展,缺少个性化特点,创新能力被削弱。特别是对于管理专业,缺少创新型的管理人才难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2]。而引入导师制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个性、特点等基础之上,深度挖掘学生兴趣及爱好,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有利于实现教育“教书”及“育人”的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仅关注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高校辅导员仅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并不了解教学,导致专业与思想教育相脱离。而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能够将二者有机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3]。
(四)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个性化。受到家庭、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4]。而学生在制定大学发展目标等过程中,导师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管理专业特点、发展动态等,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活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得到长足发展。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师制度概念及其实施现状
所谓导师制度,是指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共同构成了三大教育模式。该项制度实施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除了传统传输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的指导,以更好地落实全面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非“211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我国该类院校数量高达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
当前,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类高校实施导师制效果不尽人意,缺少相应的考核标准。加之教育理论界对于导师制度认知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增加了其推广及应用的难度。与此同时,管理专业导师制度更多的是集中在我国北大、浙大等高等学府,难以为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促使不同的院校实施时间、实施效果均有所差别。如有的院校从大一开始、有的允许一学期后双向置换等。另外,对于该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尚不统一,不利于该项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导师制度实施的有效对策
相比较其他专业,管理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统一、协调性。就知识而言,不但要具备广度,即专业基础及应用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即实用方向的转变。因此在实施导师制度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上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关注。
(一)协调专业培养方案与导师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职责
导师制度构建的目标在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而针对当前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师生缺乏沟通问题,笔者认为要在制度中明确界定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作用、职责等,确定导师与学分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导师能够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一般是大一与大二阶段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在大三、大四阶段开始迈向工作岗位开始实习,掌握管理技能,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校内与校外导师要互相配合,对学生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校内导师要主动配合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促使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确保全体师生能够达成共识,如果缺少共同的教育理念,难以形成共识,导师制也无法顺利推行、因此在推广过程中,要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向师生渗透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必要性,促使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导师制的本质及内涵。同时引导导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尊重人才,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此基础上,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在导师的配合下,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优势的职业规划,提高规划设计及实施的针对性。
如某高校工程管理学院实施导师制,导师在新生入学时,引导学生就个人性格、职业能力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而导师对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未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增长,国家实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等,而这将影响国际、国内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专业发展趋势,以发挥导师在其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三)重视高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突出导师的“导”
单纯依靠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不够。就当前实施的导师制度来看,师资水平并不高,难以符合导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有的导师专业素养较高,但是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一些导师虽然能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课程,直接影响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构建实训师资培训体系,一方面可以依靠相关高校的师资培训网络,如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将师资学历与专业、理论等培训有机整合,增强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秀实训导师的传播、帮助,提高青年导师的能力。如某院校经济管理专业,院校领导制定相关标准,综合师德、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将导师骨干作为培训目标,优先送培,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让他们承担课程教学研究、改革的责任,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参与更高层次的学术及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逐渐高素质导师队伍,促使导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配合导师制
现阶段,学分制已经成为各院校的主要教育教学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基础之上,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而在此背景下实施导师制,要关注学生在学分制度下发生的变化,如一些学生自律性较差,沉溺于电脑游戏中,还有一些学生过于急功近利,过度关注学分,忽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对此,导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律教育及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分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在未来管理领域发挥自身才能。
(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第一,大学生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加强对自身管理专业内涵的认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课程,从中学习和提高管理技能,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第二,导师要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要满怀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学生,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三,高校作为导师制实施的重要载体,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管理办法,推动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导师制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要想促使制度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完善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导师制度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导师制与其他制度之间关系的协调,并针对当前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重视对高素质导师队伍的建设,促使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管理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双丽,张再权.浅析“双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应用原则[J].职业技术,2012,(08):49.
[2]柏薇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实施方式及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2012,(08):106.
[3]张峰君,谢发之,潘和平.土建院校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05):63-64+108.
[4]熊威,张文凤,吕勇.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务实定位[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32-34.
作者简介:
孙灵(1983年-),重庆人,汉族,现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