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式教学法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2016-03-24陈芳芳谢云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创新应用

陈芳芳++谢云

【摘要】目前,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特殊性,本文试图将讨论式教学法引入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以期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 创新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课题“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中医药院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设计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成果之一(2014jzzdxk01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地方开放大学的学分管理机制研究”成果之一(12YB09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8-01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现状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民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1]乔纳森将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大类型,劣构问题是以真实世界为情境的,存在多种对立的、矛盾的观点和看法,具有多种解决方法。[2]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多数属于劣构问题,因此该课程的学习为劣构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指导。然而实践教学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该课程整体缺乏认识,学习兴趣不高;(2)该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3)实践内容在教学中耗时长,很难开展;(4)课程学完后还是不能熟练运用到实践研究中。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满足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做到与学生的自身实际相结合、课程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适当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二、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詹姆斯·迪伦(James Dillon)认为讨论是具有严格纪律性的、协调性的谈话。讨论式教学法是学生为研究某问题/主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通过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3]既然是有意义学习,那么就能够满足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这五个特性。[4]具体表现为(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对学习过程或结果负责;(2)会阐释和反思学习,并结合原有知识整合观点;(3)有明确学习目标;(4)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复杂的或情景化环境当中的问题或疑惑;(5)接触多样化的观点和视角促进更有效地学习。[5]讨论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参与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将课堂形式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 “以问题为中心”,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三、讨论式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讨论式教学法的定义,讨论式教学课堂中讨论的焦点就是问题/主题,教师和学生通过问题/主题的讨论共同达到知识建构和问题求解。那么讨论式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教师、问题/主题和学生。ADDIE教学设计模型中将教学设计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4]笔者结合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及讨论式教学中核心要素建构了讨论式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所做的事情有制定并宣布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提炼本节课教学知识脉络、重点和难点;针对专业课性质提出问题;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讨论的形式。

讨论及完善修改阶段。首先教师宣布讨论的问题,并提示讨论的焦点。然后学生依次发言,将自己的资源与大家分享。接着学生针对讨论的焦点,对前面的发言进行辩论与交流。在整个讨论式课堂中,教师对讨论进行点拨与反思,学生总结并修改完善。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讨论式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讨论式课程教学设计将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意义及基本知识;(2)熟悉社会研究方法的过程;(3)掌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4)通过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树立严谨的学术观念;(5)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能力。第二,确定教学内容,本课程所选择教材为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并以“如何写好毕业论文?”为基本问题,将教材按章节划分为九大模块,并对某一某块设计单元问题,如社会研究的特点是什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各是什么?理论构成的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科学环”?什么是问题的明确化、概念操作化?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等39个单元问题。第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安排课程实践,将第一周大概介绍课程内容,并通过观摩,熟悉讨论的形式和流程。第四,教师提供2-5本有关参考书目和网络资源:如欧阳康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劳伦斯·纽曼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研究方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则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和分析材料,并结合经验和相关案例,形成自己的观点。

讨论及完善修改阶段,首先由任课教师介绍这堂课讨论的的问题。因为一堂课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教师要按顺序宣布讨论的题目。(比如模块一,教师先提问“社会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学生发言讨论,讨论完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之后再提问“阐述社会研究的过程?”)其次,学生发言。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更深入的提问,或者通过举反例来引导学生。接着,辩论与交流。经过互相分享各自观点之后,学生们围绕交流的主题,针对某一个或者几个学生的发言以及教师提出的更深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反驳别人的观点。最后,总结与评点。教师对之前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 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在讨论后进行总结,对自己的观点或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法确实是一种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利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去研究问题。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说在讨论单元问题时颇为顺利,但是在开题报告研究中存在问题,其原因是选题不是很恰当,在概念界定和概念操作化中也存在一定困难等。而且在评价方面需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但形成性评价需要一定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2]David H Jonassen.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下)[J].钟志贤,谢榕琴译.电化教育研究,2003(11):61-66

[3]封明浩,基于新课程的“讨论式教学法”——艺术学校语文教学法研究[D],2007,华东师范大学

[4]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61.

[5]谢云等,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9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法创新应用
讨论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探究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思品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准备策略分析
浅议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