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响“十三五”发展号角加快建设“四个富有”城市

2016-03-23付倩倩

决策 2016年2期
关键词:关键期铜陵十三五

付倩倩

“十三五”是铜陵加快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创新、蓄积发展势能的关键期,是促进协调发展、完善治理体系的关键期,是破解各类难题、化解风险隐患的关键期,是推动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

《决策》:“十二五”期间,铜陵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您对于铜陵市“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形势有怎样的判断?

宋国权:“十三五”时期,铜陵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过60年的持续奋斗,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的体量和能级、腹地和纵深、功能与布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铜陵发展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大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变,铜陵市的区位条件更好、开放格局更大,人力、岸线、矿产、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更丰富,比较优势将得到更好发挥;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新铜陵拥有新空间、新动力,也面临新课题、新挑战。比如,转型升级尚处于谋篇开局、量变积累的阶段,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新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带来许多新课题,高水平推动协调发展、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任务艰巨,等等。

综合判断,“十三五”是铜陵加快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创新、蓄积发展势能的关键期,是促进协调发展、完善治理体系的关键期,是破解各类难题、化解风险隐患的关键期,是推动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这“五个关键期”,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定必胜信念,集中力量干好铜陵的事业,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境界。

《决策》:基于这种判断,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铜陵又进行了怎样的谋划?

宋国权:“十三五”时期是铜陵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围绕“一个定位”,把握“五大重点”,突出“三大战略”,强化“三个坚持”。

具体来说,围绕“一个定位”:按照“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的定位,争当全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把握“五大重点”:一是以铜为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铜基新材料发展先进制造,推动二次转型,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港兴市,推进港城一体发展。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岸线,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三是以绿为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绿色经济文章,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以城带乡,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向全域和常住人口覆盖,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是以文化人,汇聚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突出“三大战略”:一是突出转型发展战略。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转型发展始终是铜陵市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相结合,认真落实全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和全市“135”推进思路,打好转型发展的“组合拳”,整体推动城市、产业和企业转型。二是突出协调发展战略。区划调整后,全市工业化率由66.3%下降到60.3%,城镇化率由78.7%下降到52%,城市与农村、市区与枞阳县协调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将着力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突出拥江发展战略,铜陵现有岸线资源142.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4.1公里,这为我们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构建拥江联动发展新格局创造了优越条件。

强化“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决策。持续深化对新铜陵的认识,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集中力量干好该干能干的事情,每年干成几件大事,全面提升铜陵发展水平。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问题,做到勇于正视、敢于担当,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抓作风建设、促科学发展,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决策》:那么,铜陵为“十三五”发展设定了怎样的奋斗目标?选准了哪些着力点作为抓手?

宋国权:今后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综合考虑,今后五年铜陵市GDP年均增速在8.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8.5%、10%。到2018年提前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7年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5%,现代农业特色彰显,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凸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引擎,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继续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城市。

其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县区职能任务更加明晰,形成布局科学、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城乡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多规合一”全面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第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水林田湖”共生共存、共促共进的理念牢固树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全社会环境意识持续增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

第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内核,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提升。就业岗位更加充分,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

第五,治理体系趋于完善。着力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平安建设基础更加牢固,法治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确保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决策》:我们了解到,铜陵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走“创新转型、绿色转型、文明转型”的新路,加快建设“富有实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城市、富有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富有向心力的人民满意城市”,那么这一定位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宋国权:我们提出走“三个转型”新路、建“四个富有”城市,主要基于这样几点考虑。

一是,体量决定分量,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实力的支撑。对铜陵来说,提升综合实力,既要做大总量,更要提高质量,关键是要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二是,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它因活力产生,也靠活力延续,敢于创新、富有活力的城市才有希望。要坚持“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创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三是,只有宜居宜业才能安居乐业。铜陵“山水林田湖”俱全,自然禀赋独特而优越。我们要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还欠账、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山水园林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四是,人们生活在城市,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扶贫、文化、体育等群众关心的民生工作,在共建共享中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个富有”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将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务求实效。

《决策》:您刚才说到,新铜陵拥有新空间、新动力,也面临新课题、新挑战,特别是城市与农村、市区与枞阳县协调发展的任务很重。那么,区划调整对铜陵发展有什么影响?铜陵市将如何支持枞阳县的发展?

宋国权:这一轮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体现在省委王学军书记强调的“三个有利于”,而具体到铜陵:一要着力推动拥江发展。在更大范围聚集和配置发展要素,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培育支撑安徽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铜陵市辐射带动力,积聚更多的城市资源和工业资源,与枞阳县丰富的土地资源、长江岸线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旅游休闲资源及人力资源进行融合互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三要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依托铜陵江南区域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标提标,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区划调整后,协调发展的课题走上前台,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县域加快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从今年1月1日起,枞阳县两批23项民生和社会保障标准与市衔接,市级投入8000多万,得到枞阳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另外,市里将大力支持枞阳县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开工建设国道347工程,推进麒麟至白湖二级公路建设,力争完成国道237、330和省道425一级路改建前期工作。目前,市县两级正在抓紧对接,加快推进用地报批、融资等工作。

区划调整后,江南的重点是治理,江北的重点是保护,把治理和保护统筹起来,就是铜陵市转型发展的重心所在。我们将科学配置两岸发展要素,把修复长江铜陵段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区。

《决策》:毫无疑问,在新的历史阶段,铜陵要走出发展新路径、开辟发展新境界,离不开一支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队伍,在适应引领新常态,营造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上,您有怎样的心得体会?

宋国权:首先,要坚持加强学习,在思想上跟进新常态,坚定自觉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有“两把刷子”:一把是坐下来能研究问题、提出思路、拿出办法,对发展形势、宏观政策、产业趋势、工作现状要了然于胸;另一把是走出去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干好工作。做到这两点,关键是要加强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让学习成为工作的新常态。“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树立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政策,又能敏锐关注和跟进新事物的发展,我们就能积极调整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大胆地创新突破,以新招、实招来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上跟进新常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我们抓发展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我们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说:一要贴近群众需求,提升工作标杆;二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强化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四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三,要坚持从严治党,在作风上跟进新常态,切实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抓发展、干工作,关键要有一批好干部、一支好队伍、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将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强化看齐意识,树正用人导向,狠抓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齐心协力把铜陵的事业发展好,把铜陵人民的福祉谋划好。

猜你喜欢

关键期铜陵十三五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亲亲的鸟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