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力”成为学生腾飞的翅膀

2016-03-23方建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

方建君

[摘 要]学习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综合素质。学习的动力与学习的能力是学习力的核心要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协作力、思维力和创新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力,为学生的腾飞提供助力。

[关键词]学习力 情感力 协作力 思维力 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56

学习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协作力、思维力和创新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力。

一、激发情感因素,提高情感力

学习是帆船,动力是风帆,要抵达理想的彼岸,需要依靠风帆的动力。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诱因与驱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主动学习,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趣而宽松的学习气氛中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地参与学习。

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融入趣味性的情境之中,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良策。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秒”的感知兴趣,我组织学生玩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短时间的游戏引爆了学生的激情,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初步感受到时间的短暂。接着,我又创设了“敲响新年钟声”的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新年钟声敲响的场景,让学生伴随着钟声倒数 “五、四、三、二、一”,在热烈的气氛中感知“秒”的瞬间,很自然地认识“秒”。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故事、游戏、表演等方式来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力犹如内燃机中的内燃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状况,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激发,将其学习情绪激活,重新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注意力重回学习的主道上,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之中。

二、激励合作交流,增强协作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团队协作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团队协作中可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同伴互助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构建学习共同体,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它将学生按照适当的人数组建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协同合作开展学习探究。小组合作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推动了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的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是高效合作的保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效。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先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份导学单、一套卡片学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7根小棒、7段细绳,让学生围绕导学单开展合作探究。为了激励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我对学生说:“请各小组根据导学单自行组织探究,10分钟后汇报交流,看看哪一组的发现和收获最丰硕。”学生纷纷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各种图形卡片,感知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通过数一数,发现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接着,学生通过画一画三角形,进一步理解和明确三角形的特性。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还利用小棒和细绳做了一个长方形,并用手拉动后发现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又做了一个三角形,拉动后发现三角形没有变形,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相互配合,精诚合作,在交流学习成果时,学生踊跃展示,有讲解的,有操作的,有板书的,互相补充,共同完善,完成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自我建构。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合作学习是学生协同合作、主动求知、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合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

三、激活全脑区域,提升思维力

思维力是学生的核心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化教学是数学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人的大脑的每一个区域分别掌控着人的视觉、语言、思维等不同的功能,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必须充分地激活学生大脑中的每个区域,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观察、触摸等活动中感知事物,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联想、推理、概括等方式,激活学生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这一管控思考、决断的“指挥部”。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兴奋的刺激和愉快的体验,激活他们思维的每一根神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中,让学生先触摸、观察直尺的对边,再在纸上描出直尺的对边,然后闭上眼睛在大脑中画出这两条直线,想象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接着,我出示了几组直线,请学生观察、比较、分类,引导学生将这几组直线分成相交、即将相交和不相交的三类。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即将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直线的区别,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的眼睛和大脑获得统一认识:“平行线”是一组永不相交的直线。为了使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条件,我在长方体纸盒上面画了一条直线,又在纸盒的侧面画了的另一条直线(两条直线异面),让学生观察、讨论、思考“这是一组平行线吗”?学生很快就感受到“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多种手段的刺激下,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在观察、比较、思考中活跃思维,在联想、对比、推理中实现对“平行线”这一数学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思维力的强弱影响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对数量关系分析和提炼的程度,也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果和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激引主体创造,发展创新力

托马斯彼得斯说过:“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新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开展批判性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的课堂成就了学生的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少一些指导,多一些学生自主,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鼓励学生勇于批判质疑,让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架,多一些原创性的想法。一题多解是一种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它能让学生通过多维度思考,寻求多种解题路径,在求异思维中获得创造。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道习题:一箱梨连箱子一共38千克,卖出一半后,剩下的梨连箱子共重20千克,装梨的箱子有几千克?有的学生利用文具盒来替代箱子,用文具盒中的文具表示梨,通过实践操作来分析题意,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出梨的千克数,再求箱子的重量,即38-20=18(千克),18×2=36(千克),38-36=2(千克)。显然,学生是用常规思维解题,我在肯定了他们的方法后,鼓励他们寻找其他解题路径。很快就有学生提出:“先算出20×2=40(千克),表示两只箱子和原来梨的重量,再算40-38=2(千克),就得到一只箱子的重量。”“多么富有创意的想法,这种思路既正确又巧妙!”大家都忍不住为这种独特的想法鼓掌喝彩。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数学课堂中,我还经常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决问题,探寻优质的解决问题策略。“问题教学”给学生铺设了探究、合作、交流的道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推动着学生创新力的发展。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让教师如巴尔扎克所说,像母亲一样哺育和呵护学生的学习、成长,致力于学习力的开发与培养,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 参 考 文 献 ]

[1] 钟琴.小学数学的“三动”教学——互动 主动 能动[J].教书育人,2014(12).

[2] 赵建康.在数学活动中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J].新教育,2014(19).

[3] 葛延锋.新课程背景下对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10).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国家创新力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创新思维力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