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也欠“民科”一个道歉

2016-03-23王华玉

华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方舟子科学界引力波

王华玉

2016年最大的科技新闻是不是“引力波”还有待观察,但2016年过去的两个月里最大的糗闻恐怕是“诺贝尔哥”事件。

5年前,初中文化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在某电视节目中展示自己的“新理论”,提到了引力波、物质波、粒子等概念,遭到主持人和方舟子等嘉宾的质疑和讥讽。近日,引力波被美国科学界证实,于是有诸多网友翻出老账本,为郭英森打气撑腰,呼之为“诺贝尔哥”,并扬言方舟子等人“欠郭英森一个道歉”。

各位或许会笑晕,但我笑不出,我只有惭愧和惶恐。因为,20年前我也曾为“民科”捧过一次场,报道过一位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中学数学老师。若干年后,我打探到那位老师的境况,因为一心扑在“研究”上,妻子跟他离了婚,日子过得很惨淡。我惴惴不安,为自己曾经摇旗呐喊使他愈发痴迷懊悔不已,真想给他一个道歉。

我虽是文科出身,但对科学没少兴趣,皮毛还是知道一些。要说我完全相信一名中学老师能证明“1+1”,恐怕不至于;但问题是我信了,而且写了热情洋溢的典型报道,“鼓舞”了那位老师,也“激励”了不少读者。当然,更是闹了个笑话。为什么会这样?问题恐怕是出在动机上:我不是为了客观记录一个科学事实,而是致力于宣传推介一个“为科学献身”的模范人物。弘扬某种精神的热切冲动,让我丧失了常识性判断能力。

我想,被蒙蔽的不止我一个人。至少,我的主管领导没有阻止我,那篇文章甚至后来还被评了奖。这种集体无意识冲动,与我们从小所受的科学教育不无干系。课本上的科学家故事告诉我们,牛顿、瓦特因为偶然事件,而获得了重大科学发现;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是笨孩子,但凭着个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些故事,或因其对偶然性的突出,容易让人产生“野百合也有春天”的错觉,诱导普罗大众也去碰运气;或因其对拼搏精神的片面强调,使人误以为即使没受过专业训练,舍得苦干也会有收获。何况,这些“经典”故事并不靠谱,很多后来都被证实是假的,比如爱因斯坦的智商就是超级高。这些失当的科学教育,其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的“精神原子弹”思维的延续,蒙蔽了不少人,也助长了“民科”的信心。

近些年,经过科学界、教育界、传媒界等的共同矫正,人们慢慢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不是谁想玩票就可以玩的。饶是如此,无视科学规律、违背科学常识的事仍时有发生。比如,“诺贝尔哥”事件发生后,百度百科也修改词条,把郭英森当作提出“引力波”概念的第一人。

推而广之,科学素养的阙如,科学精神的淡薄,在这个社会早已是普遍现象。长官意志、摸脑壳决策、献礼工程,都是其病症。看来,还得大声呼唤“赛先生”归来。

猜你喜欢

方舟子科学界引力波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发现引力波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饶毅:比起创新 我们更缺乏认真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