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泉,让人物感知更有效
2016-03-23丁海琴
丁海琴
[摘 要]感知文本人物是阅读教学中记人叙事类文本的教学重点。学生只有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感知,才能提升人物体验的效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学前铺垫,感知人物的真实生活;链接情境,构建替代性认知经验;整合抓手,推进整体性人物鉴赏;拓展延伸,温习人物的内在情怀。
[关键词]生活 人物感知 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62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对教材文本中人物的体验也不能停留在僵硬符号的理解上,而要将人物内在的精神和气质迁入日常生活中,尤其要做好人物形象的体验与现实生活的融会贯通。
一、学前铺垫,感知人物的真实生活
现在谈到预习,很多教师都理解为朗读课文、自学生词、收集资料等作业性的活动。其实,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的具体特质,充实一些活动性的预习板块,让学生先行体悟文本情境,为文本人物的感知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之前,学生如果没有见过桂花,也没有亲近过桂花,又怎么会与文本中作者立于桂花树下“摇桂花”的体验形成共鸣呢?又怎会感知繁华飘落、缤纷似雨的场景呢?教学这篇课文时,正是金秋八月,无论是城镇小区,还是村野巷陌,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桂花气息。利用这样的资源,教师在预习环节中布置了体验活动:远望桂花,感知其整体形态;细察桂花,感知其色彩质感;轻摇桂花,体验落花缤纷的场景……
在这样的活动性预习任务下,学生内心聚集了充足的体验感受,就能以人物的视角关注课文、品味语言、形成共鸣,为深入对话文本、对话人物提供了认知支撑。
二、链接情境,构建替代性认知经验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怎样引领学生走进人物,而不至于沦为看客呢?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故事中的某一个情节,帮助学生探寻某种替代性经验,即学生在书本阅读中、影视欣赏中曾经历过的场景。这种较为熟知的情境可以唤醒学生的替代性认知,让学生拥有可渗入文本的形象性资源。
例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对“破败古寺”的描写时,教师通过“在电影中看过破败不堪的房屋吗”这一问题,复活学生深处的原始性回忆,有的学生说这些破败的房屋门都是半敞开的,一推就倒;有的说里面到处是灰尘,人走进去会被灰尘迷了眼睛;还有的说每个角度都有可怕的虫子爬着,很惊悚……在生活经验的介入后,教师及时出示课文中的语段,引领学生品析词语、联想体验,古寺的破败就深入了学生的意识中。
试想,没有之前环节的经验相随,学生仅仅凭借僵硬的文字符号,又如何能够与课文描绘的场景形成认知的共振呢?正是替代性经验的铺垫,才让学生深入感悟了文中之景。
三、整合抓手,推进整体性人物鉴赏
阅读教学中对人物精神的体验辨析,需要我们依托人物内在的精神内核,既感受其行为本身,又窥探其行为背后的动机。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散落于文本中的零星细节整合、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由量及质的变化。
例如,在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中“宙斯”的形象时,学生紧扣文中“大发雷霆”“惩罚”等认为其凶残。但这样的感受仅仅是符号标签式的体悟。于是,教师引领学生结合事情发展的整体情境,对宙斯作出综合性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宙斯只管天上,无视人间,足见其残忍冷酷;有的觉得宙斯根本不考量普罗米修斯行为是否正确,只认为他挑战了自己的权威,就直接惩罚,认为他是自私凶残的人;有的人从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地点、派出的鹫鹰,断定他是一个已经丧失人性的人……
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从“对盗火态度”“惩罚力度”两个核心事件入手,透过语言,解构人物内在的精神实质。这样,将人物的品质浸润在事件的整体情境之中,学生就能深入文本,把握精神实质。
四、拓展延伸,温习人物的内在情怀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相反应该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端。因此,在文本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拓展延伸环节,为学生补充相似或者情感经历相同的文本,引领学生阅读。
例如,在《珍珠鸟》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小珍珠鸟的亲切可爱,更深切地体悟到作者对小动物精心呵护的高贵品质。因此,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教师则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适当养一些小动物,借助生活的巨大资源,并运用这一契机,寻找相应的素材,从而与作者在文中的言行形成共振。
这种基于生活体验下的实践感知,有效整合了生活资源,对于推进、深化文本人物的行为体系和情感态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还可以借助这种外显化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
总而言之,感知文本人物是阅读教学中记人叙事类文本的教学重点。只有引入生活之源,文本的人物才能从刻板的文字中凸显出来,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