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自来水卫生监管松懈存隐患

2016-03-23

凤凰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水饮用水物种

据大陆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中国的自来水不仅令胃难受,而且,可能因为糟糕的杀菌、消毒而培养和传播“超级细菌”。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在大多数中国城市的饮用水供应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细菌,包括病原体。媒体报道称,有时,整个管道系统甚至因为管道内部生长的大量微生物而堵塞。

因为任多种微生物自生自灭,所以它们可以重新结合,形成更难消灭的物种。在水中长期漂流后,一种“死亡”细菌的基因片段也可以被另一种细菌吸收——因此,甚至造成更大威胁。专家说,这种微观层面的基因交换被称作水平基因转移,它使得超级细菌等有害细菌将其抗药性基因传递下去,传给危害性相对较小的细菌,这会加大致命性传染病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的于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未使用氯进行恰当处理的饮用水系统中,发生水平基因转移的风险很高,在中国尤其如此。

氯价格低廉,却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自19世纪初以来,一直被用于城市供水中。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升水中必须含有至少 0.5毫克的氯,以确保公众饮水的安全性。但因为中国宽松得多的监管,该国的供水公司仅使用这一标准的10%的氯,却可以不必接受惩罚。中国的法律规定,每升水必须至少含有0.05毫克的氯——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最低标准。

于鑫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一松懈态度所造成的问题在于,如果剂量降至每升水0.2毫克以下,那么不同的细菌物种甚至可能一起产生更多的病毒株。

猜你喜欢

供水饮用水物种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丽水发现新物种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减塑”水站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