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要回答什么问题
2016-03-23
中国高层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新政策概念,意在缓解和阻止经济的急剧下行,深化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所针对的多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其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得到。不过,这个新政策概念已经给中国的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西方的供给学派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数十年了,中国的经济学界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这次供给学派重新在学术界热起来,完全是因为在中国的经济实践出现了对这个领域知识的巨大需求。尽管也有经济学家想把它和中国经济实践结合起来,但至少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任何新的贡献,大多停留在对其的介绍、解读和传播。
从经济改革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要达到几个实际目标,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供给和需求关系属于经济范畴,而政府和市场关系属于政治范畴。中国现在讨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政府本身所能做的来减少已经过度的供应(即产能)和刺激新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决策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既非市场也非政府决定论,而是要努力达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
尽管供给学派往往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在实际政策中,只是对之前政府作用过大的矫正而已。它在减税、实体经济领域的私有化和减少政府规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医疗和教育在内的社会领域并没有成功。总体上说,即使在西方被视为是最自由的经济体(例如美国),政府的作用反而一直在强化。人们可以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际政策领域,两者关系就如供给和需求之间一样不可脱离。
从政府层面看,今天讨论供给侧改革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一致的。尽管中国早在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三中全会把此表述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起更好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中,“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减少政府的作用而强化市场的作用。不过,这绝对不是“市场万能”和“市场决定论”。
改革开放以来,就政府和经济的关系而言,中国基本上走了其他东亚经济体所走过的道路,即发展型政府。国家通过各种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甚至是主导角色。不过,政府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早期,政府不仅需要支持企业的成长,也需要培养市场的发育。但在企业成长起来和市场逐渐成熟后,政府本身就要转型,从经济活动的主体转型成为规制者。
面对这些新情况,一些自由派经济学信奉者认为政府不应当干预市场,而应当让位于市场。但就政策来说,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是政府的行为要符合市场规则,利用市场本身的力量来干预市场,而绝对不是完全放弃对市场的干预。
在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如果不能继续使用从前的办法,就可以创始新的办法,例如转向供给学派所强调的财政(例如减税)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也可以转向建设新的更具规模的市场平台,例如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内部超区域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深化自由贸易等。
就中国传统而言,政府是必然要想方设法来管治经济的。不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如何发展,也不会发展到完全放任自流的自由经济的。市场也会经常出现失败的现象;市场的失败就论证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虽然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产能过剩、杠杆过高、制度供给不足等,都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但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说不要政府的作用了。在很多领域,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很难自动调节。
政府要不要立法限制金融公司毫无理性地收购实体经济企业?要不要限制金融和互联网公司的高度垄断?要不要规制互联网金融毫无节制的投机行为?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西方市场经济里也有大量的立法规定。但在中国还是空白,使得资本仍然处于极其原始状态。这种现状或许被一些自由派经济学家视为是“自由”,但可能昙花一现,还会拖垮实体经济。在这些方面,中国所缺乏的是有效的制度供给。
供给侧改革所需要的是理性的回归,再次审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在新的情况下再次实现平衡。(郑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