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3-23盛雪兰马瑞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存质量

盛雪兰+马瑞雪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138/H0601)

[摘要]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2周~12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2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2个月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WHOQOL -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阶段性健康教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9-0115-04

Periodic health education on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SHENG XueLan1 MA Ruixue2

1.Bone Four Division,People's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of Zhejiang, Jiaxing 314000,China;2.Orthopedic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dic health education on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A total of 121 cases of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6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61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iodic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postoperative the functions were compared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After 2 weeks to 12 months, two Harris hip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Harris hip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0.05). After 2 weeks to 12 months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arthel index(P <0.05),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Barthel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0.05). After 2 weeks to 12 months both groups WHOQOL-BREF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0.05), after each time point observation group WHOQOL-BREF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 Conclusion Periodic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 joint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to rest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eriodic health education; Hip arthroplasty; Hip joint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髋部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全髋、半髋或股骨头置换以人工假体替代患处结构和功能,能让患者更快康复和恢复运动功能,受到广泛的欢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由于活动灵活度和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跌倒后股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破坏髋关节解剖结构,严重创伤导致患者生活难以自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了康复的良好前提,但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仍需科学系统的运动锻炼[1]。本研究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指导,并对之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进行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6~7月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56例,年龄60~85岁,平均(67.39±5.94)岁;全髋置换36例,半髋置换5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学42例,初中32例,高中及以上31例,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脏/肾脏/肝脏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术前完成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口及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式、时间、内容由护士根据工作情况自行决定并完成。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阶段性路径由科室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结合医生意见统一制定,分为7个阶段:①入院当日 床边进行病区、注意事项、主管护士介绍,在患者及家属熟悉环境后进行入院评估,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以简要的髋关节置换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为主要内容,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治疗心理基础。②入院第2日至术前2日配合术前治疗处置进行基础护理,同时对髋关节置换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高发人群、发病原因、手术方式及优缺点、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术后积极配合运动康复的重要性;长期卧床的护理要点包括肢体固定的床上活动特点、协助更换体位、呼吸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家属护理技巧包括协助患者更换体位、肢体被动运动、协助床上大小便、饮食注意事项,并坚持每日床边聊天的方式进行心理问题交流和疏导,建立手术信心,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③术前1日术前心理支持,介绍术前各项准备的意义,对手术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对患者家属提前进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教育,包括术后麻醉苏醒期观察、禁食时间、饮食调理、床上运动开始时间及运动意义。④术后第1、2日完成术后生命体征监控、麻醉苏醒期、引流管护理,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解释手术及术后情况;给予疼痛护理包括镇痛泵使用方法及作用,教会家属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经常进行深呼吸,教会正确的咳痰方式;教会患者家属术后固定稳定前提下的体位管理、翻身禁忌、正确体位和翻身方式,家属应学会观察患者正常呼吸及肢体运动功能和血供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指导患者主动和家属协助被动进行非患侧肢体运动及患侧股四头肌、腓肠肌、臀大肌长收缩、舒张和踝关节关节屈伸运动,缓慢循序渐进,每天3次,家属学会肌肉按摩和关节被动运动方法。⑤术后第3~7日协助患者尝试床上坐起,持续深呼吸、咳痰训练;逐渐开始术后患侧功能康复锻炼,上肢及健侧下肢支撑床做抬臀运动,运动幅度和时间视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锻炼患侧髋关节屈曲和伸展位,屈曲<90°,避免过伸,直腿抬高≤45°缓慢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运动,每个动作每组3个,每次3组,每天3~10次,视耐受度加量,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建立康复和克服困难的信心。⑥术后第2周教育内容增加康复运动量和时间,增强上肢及腰腹部支撑力,在协助下在床沿坐起,根据假体情况学会使用助步器辅助站起,并逐渐在保护下迈步前行。每次完成锻炼均应给予鼓励,并及时疏导心理问题,教会患者心理调适的方法,如听音乐、自我鼓励暗示、调息、阅读等。⑦出院前进行出院后复诊及随访事项交代,发放术后康复、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注意事项宣传册,对取得的康复成效给予赞扬,鼓励患者出院后继续康复锻炼。

endprint

1.3评价指标

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并采用Barthel指数[3]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4]评价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同一样本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8.293,P=0.006)和观察组(F=10.283,P=0.000)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分,x±s)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7.985,P=0.008)和观察组(F=12.685,P=0.000)Barthel指数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分,x±s)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6.795,P=0.013)和观察组(F=10.419,P=0.000)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增加,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不配合,尤其是老年患者,甚至产生对康复锻炼的抗拒心理[5]。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依赖持续性对肌肉、关节、韧带及骨骼的活动锻炼,不仅有助于保持患肢肌肉肌力和下肢正常关节的活动度,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骼修复及与假体的融合,形成生物力学稳定结构,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锻炼的科学性,对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较高的心理护理需求,不良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骨骼、切口愈合效果,更易导致术后锻炼不足或不正确的运动,不利于功能的恢复[7]。因而,心理护理是患者入院后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应贯穿整个围术期和康复期。患者依从性还需要建立在对手术和功能锻炼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8],因而,髋部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假体优势及预后影响因素的介绍和解释也是健康教育中的主要组成,术前是相关内容宣教的关键时间段,作为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知识支持,使患者充分享受知情权的同时产生对治疗的信任感。骨盆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等患者患病后至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能带来患者的诸多困扰,这也是临床并发症的高发因素[9],因而,卧床期间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训练有助于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和身体状况,其中更换体位、床上大小便、深呼吸等也是术前健康教育的关键。术后的健康教育内容均以功能锻炼为主,在每个不同时段,根据患处骨骼愈合、稳定性建立、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给予不同的锻炼指导,本研究经过咨询骨科医生结合多年经验制定锻炼内容,以求患者用较短的时间在科学锻炼下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进行阶段化管理,突出时间段与内容的对应,形成健康教育路径,护士据此按部就班进行,照顾到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分为7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强调重点,术前分布了3个阶段,内容由简单至复杂、由整体到具体,在术前主要完成对患者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建立,其中更强化家属或陪护者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繁重,无法面面俱到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家属就成为重要的协助者,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患者的教育,也是对家属的教育,应更强调具体技能的讲解,使其能正确地掌握如按摩、协助床上大小便、更换体位、被动肌肉或关节活动、并发症预防等简单的护理技能,进而与护士组成完整的护理链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条件。术后在出院前分布3个阶段,按组织结构康复的生理过程对锻炼的容忍度和需求进行科学划分,术后早期即可鼓励患者开始非患侧肢体的肌肉、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患侧肢体的部分肌肉可做收缩舒张、关节运动并配合按摩,维持肌肉力量和患侧血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0];待患者固定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并且活动耐受度增加后可坐起进行髋部整体的活动,此阶段运动关键在于渐进性,由于术后早期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疼痛刺激极易产生对活动的抗拒感,尤其是开始较大幅度的活动,患者依从性可能较差,应给予关怀和鼓励,支持患者坚强面对,在可耐受范围进行积极锻炼,在每次获得进步时应给予赞扬,促使其产生乐观的心态;经过前期的锻炼,患者机体状态平稳,肌肉对骨骼的支持力得到恢复,切口愈合,可逐渐尝试床沿坐起,并逐渐在助步器辅助下站立,站立过程应进行充分的演示,让患者充分理解正确的动作要点和用力方式,争取成功站起,避免意外或并发症发生[11]。必须指出,成功站立将成为患者心理状态重要的里程碑,自患病后站立及行走成为患者最为渴望完成的事[12],因此,应呵护和珍惜这种渴望,做好充足准备,为患者成功站立提供帮助,这将对患者日后康复产生正性心理效应,促进康复。经过各阶段功能康复后,在出院前给予指导,并做好随访让健康教育内容得到延续。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康复进度快于对照组,出院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距缩小,但观察组康复效果仍然显著好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使患者更快地摆脱卧床和患病后状态,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术后各阶段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差异最大,可能是在出院早期的生活能力更依赖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即使功能恢复不佳仍可逐渐适应,Barthel指数也可升高。而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则显示,术后1年内观察组生活质量均稳定优于对照组,即使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差距缩小,但生活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提示经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患者术后康复能获得更为平稳的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冯永健,郭晋平,张海森,等. 双侧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功能恢复[J]. 河北医药,2013,35(1):96-97.

[2]周春来,钟梅艳,杨西宁,等. 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873-875.

[3]李霞,奚继明,孟翠巧. 系统功能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39-1940.

[4]邱志军,殷晓敏.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9):109-112.

[5]胡海,杨惠林,王根林,干旻峰,等. 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4):433-436.

[6]党晓谦,刘瑞宇,李永伟,等.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功能的变化[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2,6(4):502-506.

[7]杨勇,程涛,张先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对功能和步态的影响[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1):60-63.

[8]黎永明,邓奋奎.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 中国医药,2012,7(7):881-882.

[9]盛天云,朱彩香.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医正骨,2012,24(5):67-69.

[10]林丽贤,章映丽,肖瑛,等. 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5-38.

[11]方玉娟,曾秀云.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559-560.

[12]夏振兰,郭达,范梅霞. 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J]. 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5):40-43.

(收稿日期:2013-10-12)

endprint

1.3评价指标

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并采用Barthel指数[3]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4]评价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同一样本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8.293,P=0.006)和观察组(F=10.283,P=0.000)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分,x±s)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7.985,P=0.008)和观察组(F=12.685,P=0.000)Barthel指数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分,x±s)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6.795,P=0.013)和观察组(F=10.419,P=0.000)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增加,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不配合,尤其是老年患者,甚至产生对康复锻炼的抗拒心理[5]。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依赖持续性对肌肉、关节、韧带及骨骼的活动锻炼,不仅有助于保持患肢肌肉肌力和下肢正常关节的活动度,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骼修复及与假体的融合,形成生物力学稳定结构,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锻炼的科学性,对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较高的心理护理需求,不良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骨骼、切口愈合效果,更易导致术后锻炼不足或不正确的运动,不利于功能的恢复[7]。因而,心理护理是患者入院后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应贯穿整个围术期和康复期。患者依从性还需要建立在对手术和功能锻炼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8],因而,髋部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假体优势及预后影响因素的介绍和解释也是健康教育中的主要组成,术前是相关内容宣教的关键时间段,作为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知识支持,使患者充分享受知情权的同时产生对治疗的信任感。骨盆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等患者患病后至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能带来患者的诸多困扰,这也是临床并发症的高发因素[9],因而,卧床期间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训练有助于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和身体状况,其中更换体位、床上大小便、深呼吸等也是术前健康教育的关键。术后的健康教育内容均以功能锻炼为主,在每个不同时段,根据患处骨骼愈合、稳定性建立、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给予不同的锻炼指导,本研究经过咨询骨科医生结合多年经验制定锻炼内容,以求患者用较短的时间在科学锻炼下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进行阶段化管理,突出时间段与内容的对应,形成健康教育路径,护士据此按部就班进行,照顾到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分为7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强调重点,术前分布了3个阶段,内容由简单至复杂、由整体到具体,在术前主要完成对患者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建立,其中更强化家属或陪护者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繁重,无法面面俱到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家属就成为重要的协助者,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患者的教育,也是对家属的教育,应更强调具体技能的讲解,使其能正确地掌握如按摩、协助床上大小便、更换体位、被动肌肉或关节活动、并发症预防等简单的护理技能,进而与护士组成完整的护理链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条件。术后在出院前分布3个阶段,按组织结构康复的生理过程对锻炼的容忍度和需求进行科学划分,术后早期即可鼓励患者开始非患侧肢体的肌肉、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患侧肢体的部分肌肉可做收缩舒张、关节运动并配合按摩,维持肌肉力量和患侧血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0];待患者固定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并且活动耐受度增加后可坐起进行髋部整体的活动,此阶段运动关键在于渐进性,由于术后早期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疼痛刺激极易产生对活动的抗拒感,尤其是开始较大幅度的活动,患者依从性可能较差,应给予关怀和鼓励,支持患者坚强面对,在可耐受范围进行积极锻炼,在每次获得进步时应给予赞扬,促使其产生乐观的心态;经过前期的锻炼,患者机体状态平稳,肌肉对骨骼的支持力得到恢复,切口愈合,可逐渐尝试床沿坐起,并逐渐在助步器辅助下站立,站立过程应进行充分的演示,让患者充分理解正确的动作要点和用力方式,争取成功站起,避免意外或并发症发生[11]。必须指出,成功站立将成为患者心理状态重要的里程碑,自患病后站立及行走成为患者最为渴望完成的事[12],因此,应呵护和珍惜这种渴望,做好充足准备,为患者成功站立提供帮助,这将对患者日后康复产生正性心理效应,促进康复。经过各阶段功能康复后,在出院前给予指导,并做好随访让健康教育内容得到延续。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康复进度快于对照组,出院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距缩小,但观察组康复效果仍然显著好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使患者更快地摆脱卧床和患病后状态,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术后各阶段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差异最大,可能是在出院早期的生活能力更依赖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即使功能恢复不佳仍可逐渐适应,Barthel指数也可升高。而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则显示,术后1年内观察组生活质量均稳定优于对照组,即使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差距缩小,但生活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提示经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患者术后康复能获得更为平稳的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冯永健,郭晋平,张海森,等. 双侧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功能恢复[J]. 河北医药,2013,35(1):96-97.

[2]周春来,钟梅艳,杨西宁,等. 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873-875.

[3]李霞,奚继明,孟翠巧. 系统功能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39-1940.

[4]邱志军,殷晓敏.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9):109-112.

[5]胡海,杨惠林,王根林,干旻峰,等. 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4):433-436.

[6]党晓谦,刘瑞宇,李永伟,等.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功能的变化[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2,6(4):502-506.

[7]杨勇,程涛,张先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对功能和步态的影响[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1):60-63.

[8]黎永明,邓奋奎.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 中国医药,2012,7(7):881-882.

[9]盛天云,朱彩香.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医正骨,2012,24(5):67-69.

[10]林丽贤,章映丽,肖瑛,等. 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5-38.

[11]方玉娟,曾秀云.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559-560.

[12]夏振兰,郭达,范梅霞. 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J]. 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5):40-43.

(收稿日期:2013-10-12)

endprint

1.3评价指标

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并采用Barthel指数[3]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4]评价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同一样本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8.293,P=0.006)和观察组(F=10.283,P=0.000)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分,x±s)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比较

术前两组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7.985,P=0.008)和观察组(F=12.685,P=0.000)Barthel指数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分,x±s)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12个月对照组(F=6.795,P=0.013)和观察组(F=10.419,P=0.000)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各时点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增加,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不配合,尤其是老年患者,甚至产生对康复锻炼的抗拒心理[5]。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依赖持续性对肌肉、关节、韧带及骨骼的活动锻炼,不仅有助于保持患肢肌肉肌力和下肢正常关节的活动度,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骼修复及与假体的融合,形成生物力学稳定结构,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锻炼的科学性,对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较高的心理护理需求,不良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骨骼、切口愈合效果,更易导致术后锻炼不足或不正确的运动,不利于功能的恢复[7]。因而,心理护理是患者入院后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应贯穿整个围术期和康复期。患者依从性还需要建立在对手术和功能锻炼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8],因而,髋部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假体优势及预后影响因素的介绍和解释也是健康教育中的主要组成,术前是相关内容宣教的关键时间段,作为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知识支持,使患者充分享受知情权的同时产生对治疗的信任感。骨盆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等患者患病后至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能带来患者的诸多困扰,这也是临床并发症的高发因素[9],因而,卧床期间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训练有助于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和身体状况,其中更换体位、床上大小便、深呼吸等也是术前健康教育的关键。术后的健康教育内容均以功能锻炼为主,在每个不同时段,根据患处骨骼愈合、稳定性建立、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给予不同的锻炼指导,本研究经过咨询骨科医生结合多年经验制定锻炼内容,以求患者用较短的时间在科学锻炼下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进行阶段化管理,突出时间段与内容的对应,形成健康教育路径,护士据此按部就班进行,照顾到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分为7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强调重点,术前分布了3个阶段,内容由简单至复杂、由整体到具体,在术前主要完成对患者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建立,其中更强化家属或陪护者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繁重,无法面面俱到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家属就成为重要的协助者,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患者的教育,也是对家属的教育,应更强调具体技能的讲解,使其能正确地掌握如按摩、协助床上大小便、更换体位、被动肌肉或关节活动、并发症预防等简单的护理技能,进而与护士组成完整的护理链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条件。术后在出院前分布3个阶段,按组织结构康复的生理过程对锻炼的容忍度和需求进行科学划分,术后早期即可鼓励患者开始非患侧肢体的肌肉、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患侧肢体的部分肌肉可做收缩舒张、关节运动并配合按摩,维持肌肉力量和患侧血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0];待患者固定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并且活动耐受度增加后可坐起进行髋部整体的活动,此阶段运动关键在于渐进性,由于术后早期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疼痛刺激极易产生对活动的抗拒感,尤其是开始较大幅度的活动,患者依从性可能较差,应给予关怀和鼓励,支持患者坚强面对,在可耐受范围进行积极锻炼,在每次获得进步时应给予赞扬,促使其产生乐观的心态;经过前期的锻炼,患者机体状态平稳,肌肉对骨骼的支持力得到恢复,切口愈合,可逐渐尝试床沿坐起,并逐渐在助步器辅助下站立,站立过程应进行充分的演示,让患者充分理解正确的动作要点和用力方式,争取成功站起,避免意外或并发症发生[11]。必须指出,成功站立将成为患者心理状态重要的里程碑,自患病后站立及行走成为患者最为渴望完成的事[12],因此,应呵护和珍惜这种渴望,做好充足准备,为患者成功站立提供帮助,这将对患者日后康复产生正性心理效应,促进康复。经过各阶段功能康复后,在出院前给予指导,并做好随访让健康教育内容得到延续。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康复进度快于对照组,出院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距缩小,但观察组康复效果仍然显著好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使患者更快地摆脱卧床和患病后状态,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术后各阶段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差异最大,可能是在出院早期的生活能力更依赖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即使功能恢复不佳仍可逐渐适应,Barthel指数也可升高。而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则显示,术后1年内观察组生活质量均稳定优于对照组,即使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差距缩小,但生活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提示经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患者术后康复能获得更为平稳的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冯永健,郭晋平,张海森,等. 双侧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功能恢复[J]. 河北医药,2013,35(1):96-97.

[2]周春来,钟梅艳,杨西宁,等. 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873-875.

[3]李霞,奚继明,孟翠巧. 系统功能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39-1940.

[4]邱志军,殷晓敏.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9):109-112.

[5]胡海,杨惠林,王根林,干旻峰,等. 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4):433-436.

[6]党晓谦,刘瑞宇,李永伟,等.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功能的变化[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2,6(4):502-506.

[7]杨勇,程涛,张先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对功能和步态的影响[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1):60-63.

[8]黎永明,邓奋奎.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 中国医药,2012,7(7):881-882.

[9]盛天云,朱彩香.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医正骨,2012,24(5):67-69.

[10]林丽贤,章映丽,肖瑛,等. 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5-38.

[11]方玉娟,曾秀云.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559-560.

[12]夏振兰,郭达,范梅霞. 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J]. 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5):40-43.

(收稿日期:2013-10-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髋关节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存质量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