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们为什么这么熊

2016-03-23邓娟

读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孩子

邓娟

有这么一类人,每当你试图对其进行批评时,非但找不到任何优越感,反倒深感沮丧和无奈——他们打不得,骂没用,讲道理根本听不懂,弱小更让他们先天占据道德制高点,手握免责金牌;而你引以为自豪的心智和武力在他们面前也只是暂时胜出——你的人生基本成定局,而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无可限量。

这类全方位挫败你的人,正是“熊孩子”。

熊孩子,在北方方言里原本泛指讨人嫌的顽童,但在近年层出不穷的网络段子中,被苦大仇深的网友们进一步界定为不守规矩、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破坏公共秩序,入侵你的私人领地,“他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甚至还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节车厢里”。哪怕被关在家里,他们抽风的“小宇宙”也能伤及无辜——贵州的一个熊孩子,因为窗外施工的电钻声影响自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生气地用刀割断了8楼的安全绳,导致工人危险悬空。

100个熊孩子可能有1000种熊法,社会新闻层出不穷:有的偷开公交车,撞歪工棚,吓坏了熟睡中的工人;有的拧开消防栓,水淹5个小区15部电梯……比起来,那个刮花价值300万元豪车的都算是没创意的。

熊孩子,听起来萌,现实中却叫人头疼。熊孩子现象的背后,是一个个教育失败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学校。

这个社会对熊孩子的容忍度似乎已经触底。网友们对“熊孩子被教训”题材喜闻乐见,还有人整理成合集,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新浪博主“阮公子先呵为敬”在公交站等车,被一个横冲直撞的熊孩子推上马路,撞倒了骑电动车的大姐,两个大人因此挂彩,更险的是后边跟着三辆公交车。而熊孩子的妈妈毫无歉意,全程用饱含母爱的目光欣赏着自家的娃。愤怒的博主动手了,电动车大姐和摆摊的“煎饼侠”都加入了战斗,最后熊妈和熊孩子在路人的谴责中败退。

没有月黑风高的场景,没有一波三折的悬念,这篇故事元素平淡的文章,破天荒地获得了800多万次的阅读量、987次打赏。

在熊孩子的话题上,舆论的“众神狂欢”,看似被触到了情绪的高点,实则被戳中了痛点。成人在网络上的发泄,暴露的是现实中他们的孱弱。

孩子们越发无法无天:妈妈不让吃冰淇淋,4岁女孩报警称“妈妈死了”;爸爸不让涂指甲油,10岁女孩报警称“爸爸虐待”;爷爷不给零花钱,12岁男孩向奶奶告状称“爷爷出轨”。如果只坑自家人也就罢了,但有些孩子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让你不得不怀疑《三字经》的前六个字。

如今大行其道的熊孩子,其父母绝大多数是“70后”和“80后”。这两代人的成长回忆中,多半充斥着父亲严厉的管教、母亲失望的眼泪;隐私被父母当成糗事和三姑六婆分享,自尊心被父母挂在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击溃;那些“我都是为了你”“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之类的唠叨虽然可以理解,却也无异于以爱为名让孩子内疚、自责的亲情绑架。

也许正因为经历过这样不快乐、沉重甚至痛苦的家庭教育,当“70后”和“80后”为人父母时,恨不得把自己曾经缺失的,一股脑儿都给予孩子——尤其是在只有一个娃的情况下。

但这些父母同时是赶上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最大的两代人,他们承受着疯涨的物价和房价,日复一日地忍受拥堵的交通,奔波于家庭与职场,无法给孩子充分的陪伴。最常见的家庭模式,要么是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带娃,要么是夫妻双双把教养任务推给老人——前者的问题在于缺乏有勇气、有担当的父性教育,所以“爸爸去哪儿”成为近三年最热门的亲子话题;后者的弊端不言而喻,隔代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溺爱。

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熊?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几个熊大人;孩子行为的“熊”,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根源。

没有人不犯错,但最可气的是,熊孩子犯错之后永远不用负责任。熊父母不但没教会孩子承担责任,而且推卸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

你一定听过这些熊家长语录:“等你有孩子就知道了。”“孩子还小不懂事。”“你一个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

不要小看调皮鬼们的学习能力,他们最擅长试探父母的底线,无限度的宽容其实是危险的种子。许多年轻父母为了建立新型亲子关系,一味追求“爱的教育”,生怕严格要求会损害孩子的天性。事实上,即便在尊重儿童天性的西方教育理念里,自控和责任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疏于管教的熊孩子,在网络热文里,他们的命运除了被“痛打”,还有另一种走向:一个熊孩子拿水往亲戚家的钢琴琴键上倒,孩子爹妈以“小孩子不懂事”为其开脱,还说“好心帮忙洗琴”。亲戚不好发火,于是笑眯眯地夸熊孩子干得好。后来熊孩子“再接再厉”,在商场用可乐“洗”了一架60多万元的进口钢琴,被索赔19.8万元折旧费。

在厌恶熊孩子的读者那里,这个故事的结局比“痛打熊孩子”还要“大快人心”。有人“神评论”:“对熊孩子最好的教训方式是赞美和鼓励,这样他一定挺不过18岁……”这样的结果,远远比孩子被打骂更残酷。负责的家长,会在外界的惩罚降临前,树立孩子的是非观念;不负责的熊家长,却只会索求别人的包容和退让。

但家的边界不可能无限延伸,熊孩子总有一天要走进社会。

在集体生活中,熊孩子通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小疏于规则教育的他们,面对标准化的学校纪律,不会乖乖顺从,往往是百般抗争。

传统的学校管理有时候简单粗暴,标准化的大生产模式通常会削掉所有棱角,从外表到心灵,把每个成品都磨得平整,否则就视其为另类。

在这样的校园生活中,那些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希望,无法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往往就被放逐了。

每一个熊孩子的养成,既有个体原因,也受到环境的综合影响,他们是麻烦的制造者,也是浮躁社会的受害者。

通往成人世界的道路危机四伏,也许某个熊孩子会在未来成为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家,也许大多数曾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终会安全成长,成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但也会有一些熊孩子,错失被对症下药的治愈机会,在可恨可悲的路上一路狂奔,而他们原本是无辜的。(一叶知秋摘自漓江出版社《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一书,本刊有删节,李 旻图)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