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节制守官德
2016-03-23史世海
□史世海
自律节制守官德
□史世海
明代万历年间,山东泰和典史曹鼎负责维持治安、缉捕盗贼。一次,他赴外地缉捕一名女盗贼,由于路途遥远,来不及赶回县城,两人单独在一座荒山野庙里夜宿。夜间,女贼极力以色相诱,曹鼎担心自己抵挡不住诱惑,便在纸上写了“曹鼎不可”,贴在墙上,提醒自己守住底线。可那女贼依旧不停地以言行挑逗,曹鼎就揭下字纸烧掉,再写“曹鼎不可”,再烧……如此反复十余次,直至天亮,曹鼎终不为所动。
“曹鼎不可”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官者一定要学会如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自律自制是官德的精髓。作为官员,唯知自我节制,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持戒者安,全身无恼;夜卧恬淡,寝则多欢。”为官者只有这样,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持守道德戒律,处处考虑自己言行的后果,不存非分之念,不取非分之得。
中国历史上不乏自律自制的贤者。三国时,吴国的孟宗曾任光禄卿,负责宫廷膳食,却自律而不谋私。一次,孟宗因别人的敬酒多喝了几杯,哇哇吐了起来。大家看到孟宗吐出的竟是一摊麦饭,深为惊奇,想不到面对珍馐美味的他,吃的却是普通的麦饭,“至德清纯如此”。明代万历八年,有人送给两广军务总督郭应聘一种叫糖结的名贵香料,并解释说:“我知道您不爱金银珠宝,才冒昧地献上这清香之物。”郭应聘答道:“我听说,官吏贪污,名声极臭,我怎能用这香料换臭名呢?”
先贤之风,今人之鉴。节制,作为一种自我控制和约束,是一种对自己人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礼记》有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为官者,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言行,为了眼前的痛快与满足,不惜牺牲未来,那将对自己的事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于官员而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放纵自己,断送前程。能不能节制、有没有放纵,决定着自己人生的成败得失。为官者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更应懂得节制,守住为官之德,始终有自己的信念、价值、目标和对未来的憧憬,并为此能忍受磨难、耐住寂寞、勤于耕耘。
为官一任,如果内心安宁、保持节制,内在坚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可成为抵御诱惑的利器;如果放纵自己,就会“兹曼如藤,恶行日增”;沉迷声色,必然会在感官快乐中失去平衡,最终因放纵而酿成不测之祸。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终自焚于朝歌鹿台,此纵欲之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