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问题的探讨
2016-03-23胡吉芬黄碧玉戴崇
胡吉芬, 黄碧玉, 戴崇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问题的探讨
胡吉芬, 黄碧玉, 戴崇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振兴基层医疗、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医学院校应清晰重点和目标,适应并善用当今的微文化环境通过清晰微方向、组建微队伍、搭建微平台、生出微产品、打造微品牌、开展微认证等方式来实现导向性育人,助力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问题。
[关键词]微途径;基层医疗人才匮乏
中国的人口多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在基层,但基层医疗呈现出卫技人员年龄层次老化、业务知识陈旧、学历层次低、数量不够,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长期以来,国家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直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下基层,但由于待遇问题、编制问题、职称问题、观念问题,医学院校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引才难、育才难、用才难、留才难已经成为制约广大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解决基层卫生人才问题已成为基层卫生发展的当务之急[1,2]。作为医疗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应清晰重点与定位,明确目标与任务,积极而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定位基层、扎根基层。如何有效引导,微途径是一剂良方。
1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的理论探讨
1.1对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的理解
微途径教育引导即基于微文化视域下,以“短、平、快”为特点,以便捷、通俗、动态、个性为优势,围绕育人目标通过清晰微方向、组建微队伍、搭建微平台、生出微产品、打造微品牌、开展微认证等方式来实现系列举措。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即以教育引导学生就业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为方向、核心,以微的形式、途径、特点多角度多举措开展系列探索,最终实现有效引导,达成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的目标。
1.2微途径教育引导有“微”力
青少年是微途径传播的天然主体和最活跃群体。与传统方式的教育引导相比,微途径教育引导短小精悍、新颖活泼、个性吸引、极速传递,易被“90后”“00后”所接受。微途径教育引导毕业生定位基层是通过系列立体化多途径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举措、渠道从细微之处影响毕业生转变观念、关注基层,实现以点带面、以点成线、以小搏大、微力无比的强劲冲击力的效果。
2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的实践探讨
2.1 清晰微方向
方向清晰,方能不偏不倚,有所收获。在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上,要紧扣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这个目标,着眼基层现状、需求现实、发展前景、作为空间、价值实现,通过事实呈现、亲身体验、启发思考从观念上、思想上引领学生,让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基层、感受基层、深入基层、爱上基层。
2.2搭建微平台
搭建“四微”立体平台,一是搭建以微信、微博、微课、微视为组合的“四微”载体平台;二是搭建以基层微服务、微志愿、微行动、微体验为形式的“四微”践行平台;三是搭建以微论坛、微语录、微班会、微纪实为主题的“四微”展示平台;四是搭建以微演讲、微摄影、微写作、微小品为主题的“四微”竞赛平台。“四微”平台紧扣就业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这个中心,以现代化的微环境、微媒体为依托,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以推进知行统一、有效参与为抓手,以促进学生成长、能力提升为动力,以达成观念转变,思想引领为目标,立体化、多角度、多载体、多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
2.3生出微产品
一是生出固化产品,包括微媒体在线展示产品,微平台制度化的制度产品,微平台纪实、整理、展示的刊印产品以及粘贴、宣传的海报类、橱窗类的环境产品;二是生出人力产品,打造一支由校内教师与校外人士、教师与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共同组成的微队伍,承担活动组织、策划、主持、参与、服务、总结、展示以及技术支持、微媒体维护等工作;三是生出精神产品,通过微平台的展示、竞赛、践行、体验,选树典型、模范引领,行为激励,突出表现在共识共行氛围的营造和立足基层观念的深入人心;四是生出品牌产品,依托微平台多样化活动的开展,打造赋有立足基层精神内涵的微途径教育引导品牌,并固定化、制度化、专业化、精致化、周期性实施,成为一杆旗帜,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效。
2.4开展微认证
以评促发展,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与认可是引导激励的关键要素。高校应以教育引导毕业生立足基层激扬青春为目标,将社会责任教育、行业使命教育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中,作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子模块进行认证,出台认定条例,依托微平台的多样化途径设定赋分标准,如以班级为单位,依得分高低按比例依次进行等级认证,颁发“志愿服务基层A/B/C级认证证书”。
3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3.1避免“微浪费”
“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具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传播频率的几何级数化,传播架构的超级链接化的特点[3],对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10至29岁群体为主,占51.3%[4]。红色地带、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信息相互激荡[5],让人们难以适从,难辨真伪,迷失方向,错误作为,由此带来大量的“微浪费”。这个现状警醒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引导时务必要紧扣定位基层这个中心,虽微、虽碎、虽散但要微中见大、碎中见一、散中见整,如同心圆般扩散展开,围绕定位基层这个中心,模块化、专题化、系列化实施,避免迷失方向,不能有效引导,造成大量的“微浪费”,“微无为”。
3.2要有“微创新”
创新以事实需要为基础,以实际问题解决为落脚地,在教育引导学生定位基层这个问题上,依托微平台系列活动的实施和多个载体的呈现,注重总结分析,注重关注学生的微变化、微声音,深入分析微现状、微动态,既尊重学生的特点状况,又与时俱进,抓住新常态,既活跃创新教育引导的微途径,又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叶.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5):107~109.
[2] 卫生部、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医学教育, 2001(5):1~6.
[3] 微电影传播与青年文化建构[N].光明日报,2013-12-24(14).
[4]中商情报网.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1/22/141430ekou_5.shtml,2016-1-22.
[5] 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1):67~70.
[编辑]刘阳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96);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744)。
[作者简介]胡吉芬(1980-),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hyzhjf@126.com。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24-0084-02
[引著格式]胡吉芬, 黄碧玉, 戴崇. 微途径教育引导助力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问题的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