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阴阳隐喻认知的《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诠释

2016-03-23李成华孙慧明张庆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六腑精气内经

李成华,孙慧明,张庆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论 著

·学术探讨·

基于阴阳隐喻认知的《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诠释

李成华,孙慧明,张庆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认知隐喻学的基本观点为研究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隐喻是通过已知事物(始源域)来认识未知事物(目标域)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学中集中体现为取象比类,包括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社会功能4种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基于阴阳隐喻认知模型,取阴阳之象,“阴静阳躁”之道为说明五脏主藏、六腑主泻的脏腑藏泻理论提供了认知基础,“阴阳互藏”之理则为阐释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提供了发生学依据。

《内经》;藏泻理论;隐喻;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以取象比类为主要思维方式确立的。“应象”是取象比类的工作机制,中医经典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取天地、自然、社会之象,譬喻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疗以阐释医理。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古人未能阐释应象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对某些概念的机械阐释也造成了医理的牵强附会。

认知隐喻学的基本观点为研究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LAKOFF G等[1]提出了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概念。始源域是已知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目标域是未知事物,隐喻是通过已知事物(始源域)来认识未知事物(目标域)的思维模式。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隐喻分为方位(空间)隐喻、实体(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类。隐喻是人类的共有的思维模式,其表达形式受思维习惯和语言特点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中医学领域集中体现为取象比类;隐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型,在中医学领域体现为阴阳模式、五行模式、天人相应模式和社会功能模式等4种模型。认知隐喻学为诠释《内经》提出的脏腑藏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内经》脏腑藏泻述要

《素问·五脏别论》论述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藏于阴而象于地”“藏而不泻”的生理特点,高度概括了脏腑的生理功能与主要区别,是中医学脏腑藏泻理论的集中表达,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五脏主藏精气。《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脾藏营……心藏脉……肺藏气……肾藏精”;《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神之变”“肺者……魄之处”“肾者……精之处”“肝者……魂之居”“脾者……营之居”的论断。《内经》亦有大量五脏藏中有泻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素问·经脉别论》云:“肺输精于皮毛。”《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

六腑主泻浊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素问·五藏别论》称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为“传化之府”,《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六腑在胃实肠虚、肠实胃虚的虚实交替过程中,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和糟粕的排泄,即所谓的“传化物”。六腑主泻浊气,必以藏为基础,即泻中有藏,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凝结之精气充足谓之满,饮食之糟粕充足谓之实。脏腑藏泻揭示了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脏是新的能量的摄取者,腑是旧的糟粕的排出者和精微物质的运输者,脏腑之间摄取和输泻的动态平衡,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2]。有学者取“水库”“河流”之象,分析了脏腑实满特点及藏泻理论,为脏腑藏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3]。笔者对《内经》相关论述的梳理和考释表明,脏腑藏泻理论是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藏泻有度方能阴平阳秘,阴阳隐喻模型是脏腑藏泻理论构建的认知基础。

2 阴阳隐喻模型与脏腑藏泻理论的构建

隐喻是彼事物某一特征的意象图式在此事物构建中的意义突显。阴阳是中医学的主要说理工具之一,古人很早就赋予了脏为阴、腑为阳的属性。脏多具有静止的、向内的、封藏的,亦即“藏”的功能;腑多具有运动的、向外的,亦即“泻”的功能;藏属阴,泻属阳,脏腑的阴阳属性决定着脏腑的藏与泻[4]。

五脏为阴、六腑属阳,阴静阳躁,故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化物而不藏。有学者认为,张介宾“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以脏腑藏泻分阴阳的说法本末倒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是在已然确立五脏为阴、六腑属阳这一观念之后,参以“阴静阳躁”“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而得出的结论[5]。在认知隐喻学看来,脏腑藏泻理论是阴阳之道映射到脏腑,说明脏腑特征的思维过程。“阴静阳躁”是构建脏腑藏泻理论的发生学依据,“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互藏关系是诠释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的隐喻认知基础。

2.1 “阴静阳躁”与五脏主藏、六腑主泻 “阴静阳躁”是对事物阴阳属性“阴主静、阳主动”的概括。阳主躁、主动,可使有形的物质弥散成无形之气而产生功能;阴主静,主藏,可将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的物质状态而蓄积能量[6]。自然界通过动与静的相互作用,才有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人体也是在动与静的相互协调作用下,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内经》对脏腑的认识有其解剖学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运用天人相应的方法探讨脏腑机能活动的特点。五脏象地属阴,具有静敛含蓄的特点;六腑象天属阳,具有动而不息的特点。《内经》对脏腑功能经典地概括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构建了藏象学说的脏腑藏泻理论。

隐喻在本质上是彼事物某一方面的意象图式(始源域)在此事物(目标域)构建中的单向的意义突显和跨域映射,使用隐喻就是借助彼事物来认识和理解此事物。《素问·五藏别论》以“阴静阳躁”为始源域,以“阴主静、阳主动”为意象图式,映射到脏腑,形成了五脏属阴、主藏精、主静为藏,六腑属阳、主传化、主动为泻的脏腑藏泻理论体系。翟双庆[7]亦考察了阴阳与脏腑藏泻的关系,认为《内经》所谓脏腑藏泻,是取象天地、比类阴阳,从功能特点来论证的。

阴主静,主藏,可将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的物质状态而蓄积能量。这种意象图式映射到五脏,说明五脏具有贮藏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与能量的功能。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五脏藏精的作用,五脏之精充实,机体才能发挥正常作用。肾藏精,为一身精气阴阳之根本;肝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能为心主血脉的正常提供充足的血液;心藏脉,血液在脉中循行正常,才能使“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脾藏营,主运化,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发挥其后天之本的作用;肺藏气,司呼吸,摄取自然界之清气,排出浊气,宣发水谷精微之气,以温煦、滋养全身脏腑组织。阳主躁、主动,可使有形的物质弥散成无形之气而产生功能。这种意象图式映射到六腑,说明六腑传化物、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特征。

2.2 阴阳互藏与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 《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天元纪大论》《灵枢·寿夭刚柔》等篇论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的道理。自然界属阳的事物亦含有属阴的成分,属阴的事物同样具有属阳的成分,正如张景岳在《类经·运气类》中所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在人体亦有阴阳互藏之道,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论“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即是。

从认知隐喻学的观点来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互藏之道映射到脏腑功能,说明脏腑的藏泻,突显五脏属阴主藏亦有泻、六腑属阳主泻亦有藏的特征。五脏藏精,但也需施泄有度才能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肾受五脏六腑之精,有藏必泻,才能实现肾为“水之下源”之功,将浊液下注膀胱排出体外,实现肾为“先天之本”之能,施泄生殖之精,促进生殖发育;肝主疏泄,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与输布;脾主运化,脾气散精将生成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肺司呼吸,吸入精气亦呼出浊气;心主血脉,在气的推动作用下将血布散全身。六腑主泻,但须先藏方能泻,正如《素问·五藏别论》所言:“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饮食水谷入胃,六腑虚实交替,经过胃主通降、胆汁分泌、小肠泌别津液、膀胱大肠主司二便,完成饮食物的排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泻须以藏为基础。

脏腑功能虽有藏泻之异,但两者相反相成。五脏主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五脏之所藏,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就无法适当存留,生命活动也就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可能有六腑之泻。六腑主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体现;没有六腑之泻,精气就无从产生,就会导致脏无所藏。正如张琦在《素问释义》中所谓:“精气化于腑而藏于脏,非腑之化则精气竭,非脏之藏则精气泄。”脏腑一藏一泻,藏泻有度,则人体功能正常。

综上所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是对脏腑藏泻偏重的一种强调,旨在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8]。

五脏所藏精气,是全身营养及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故应精气盈满,不满则虚,故五脏病以虚证多见,治疗以补虚为主;六腑主泻,在胃实肠虚、肠实胃虚的交替过程中维持着消化排泄的生命活动规律,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满,故多实证,治疗以泻实为要[9]。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看,五脏主藏、六腑主泻,是“阴静阳躁”的阴阳属性在脏腑功能上的集中表达;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之道在脏腑藏泻理论中的彰显,丰富和完善了脏腑藏泻理论。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61.

[2]刘琴,杜学辉.浅谈脏腑藏泻理论及临床应用举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4-5.

[3]李霖,康立源.用取象比类方式浅析脏腑实满特点及藏泻理论[J].中医杂志,2013,54(14):1254-1255,1260.

[4]白正勇,李淼.《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辨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3.

[5]张效霞.脏腑阴阳属性及其发生学原理索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50-453.

[6]冯树军.“阴静阳躁””理论临床应用浅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1):819-821.

[7]翟双庆.内经以藏泻划分脏腑[N].中国中医药报,2012-3-1(5).

[8]王玉芳.浅析《素问·五脏别论》脏腑藏泻理论[J].江西中医药,2010,41(8):8-9.

[9]景小东,丁艳霞.五脏主藏,六腑主泻[J].吉林中医药,2007,27(9):61-62.

Storing-discharging theory ofInternalCanonofMedicinebased on yin-yang metaphor

LI Chenghua,SUN Huiming,ZHANG Qingxia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The basic views of cognitive metaphor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analogy in TCM.Metaphor is a thinking mode,by which people learn about the unknown things (target domain) with reference to familiar things (source domain).Metaphor is expressed as analogy in TCM,including four basic cognitive models of yin-yang,five-element,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as well as social function.Based on the cognitive model of yin-yang metaphor,the pater analyzes that the major function of five organs is to store essence while the major function of six fu-organs is to discharge based on “static yin and dynamic yang”,and that the storing and discharging functions of zang-fu organs are inter-contai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containing of yin and yang”.The cognitive model of yin-yang metaphor provides genealogical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explanation of storing-discharging theory.

theInternalCanonofMedicine;storing-discharging theory;metaphor;basic theory of TCM

10.13463/j.cnki.cczyy.2016.06.001

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隐喻认知及英译研究”(J16YC17);2015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中医基础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SDYY15112)。

李成华(1982-),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藏象学说的理论和英译研究。

R221

A

2095-6258(2016)06-1101-03

2016-05-29)

*通信作者:张庆祥,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信箱-sdzqx2828@126.com

猜你喜欢

六腑精气内经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植物活体状态精气成分测定方法与估算模型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漫画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