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维框架下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以蒲韩联合社为例
2016-03-23王亚楠张联社
王亚楠,张联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郎维框架下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以蒲韩联合社为例
王亚楠,张联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摘要:面对农业女性化的大趋势,将农村女性积极调动起来参与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山西永济蒲韩联合社的实地调研,并在郎维(妇女赋权)框架下分析农村妇女是如何通过蒲韩联合社这一平台被赋权并带动农村的发展。蒲韩联合社历经十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农村妇女发挥作用的模式,它的出现为农村妇女发挥自身优势来发展农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妇女带动了联合社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发展,又通过联合社的平台促进了蒲韩乡村社区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妇女;农村发展;蒲韩联合社;郎维框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在农业女性化的大背景下,“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模式已经出现。以孟宪范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男工女耕”的分工使农村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大大激发了她们的生产热情,对于提升自身地位及素质乃至农村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1]。以高小贤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男工女耕的出现使得农村妇女承担更大的压力,从农业产值及家庭领导权来看,农业女性化对妇女地位的提高明显不利[2]。笔者认为,“男工女耕”虽然增加了农村妇女的压力,使她们不仅面临农业生产的负担,也面临照顾老人、子女教育的家庭负担,但这同时也在促进自身的发展。农业女性化的状况使她们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前由男性来承担的社会功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女性的身上,以前女性在公共事务上是没有或者极少占有一席之地的,现在却成了主力军,这在间接上也是在促进女性发展,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渠道来发挥她们的力量。因此,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索农村妇女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来促进农村发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彰显妇女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也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把蒲韩联合社作为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蒲韩联合社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农民组织,它打破了农村妇女不得不扮演却又无力扮演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力军的尴尬境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谢丽华指出,“蒲韩乡村社区”的发展说明,农村妇女是一座没有开采的矿山,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她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3]。蒲韩联合社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农村妇女发挥作用的模式,它的出现为农村妇女发挥自身优势来发展农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蒲韩联合社“将离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不止为应对市场之竞争,更为构造和谐之社区”(摘自“责任中国2013公益盛典颁奖典礼”上“蒲韩乡村社区综合农协实践行动”这一公益行动的颁奖词),也将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新尝试和新思路,这才是它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二、社会性别分析之郎维框架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社会对男女在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的固定期待[4]。社会性别分析是一个框架,不同于纯粹的二元对立分析,它打破了私人领域(涉及个人之间的关系)与公众领域(较广社会范围内的关系)间的界限,通过探讨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如何与国家、市场及社区层面的权力关系相互联系,揭示这些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所产生、强化和再生产的不平等[5]。在研究农村妇女问题及社会组织发展问题中引入社会性别分析,可以使我们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性别不平等的盲点,妇女参与社会组织的最终目标便是进一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在激励女性促进自身发展及带动社区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郎维框架
本文运用的是社会性别分析框架之一的郎维(妇女赋权)框架。郎维框架是由在非洲赞比亚卢萨卡市工作的社会性别和发展顾问萨拉·郎维创立的。该框架旨在帮助计划人员探究妇女赋权与平等在实践中的意义,从而批判性地评估发展项目在何种程度上支持妇女赋权。郎维框架建立在五个“不同层面的平等”的概念之上,即:“资源支配、参与、觉悟、资源使用、福利”,不同层面的平等的存在程度决定着妇女赋权的程度,福利是最低层面,资源支配是最高层面。郎维框架使社会性别和发展工作人员得以分析发展组织对妇女平等与赋权的投入程度。第一步是确定某一特定发展项目针对的是哪一个“层面的平等”;第二步是评估项目目标确认妇女问题的层面——消极、中立和积极层面[6]。
(三)郎维框架与研究问题的契合性
郎维框架强调赋权在提高女性地位及获得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蒲韩联合社充当的即是一个赋权的平台,农村妇女通过蒲韩联合社的平台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蒲韩联合社和当地农村的发展。因此,通过郎维框架的分析和阐释,能更清晰地解释如何在农业女性化大背景下让农村妇女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主力军,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来建设农村社区。
三、蒲韩联合社基本情况
“蒲韩联合社”是以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寨子村为核心,横跨蒲州镇和韩阳镇而成立的一个农村自组织。十多年来,该组织通过不断努力和摸索,不仅带动了周边两个乡镇、43个行政村、3500多户会员、2万多人致富,也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理事长杨团认为,山西永济蒲韩联合社创造了中国本土的综合农协——蒲韩模式,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看,蒲韩联合社的实践都是成功的,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输于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本土综合农协[7]。
蒲韩联合社发起人郑冰之前是一位小学教师,1997年在帮助丈夫打理农资店的期间发现农民购买化肥很盲目,因此有了聘请专家来给当地村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想法。通过打听喜欢种地及关心种地的妇女,再通过她们联系其他人过来听课。再到后来又组织发起了以妇女文化娱乐为中心的服务内容。就这样,郑冰走出了一条“妇女路线”,发掘了不少女性人才,妇女力量越来越壮大。1999年2月,通过市妇联对村民歌舞文艺活动培训的支持与帮助,农资店由单纯的“科技服务中心”演变为“妇女协会”,会员以妇女居多。2001年到2003年,在男村民的积极参与中,各项农民文化活动全面展开,在发展过程中成立了农民协会,并在2004年6月在永济市民政局注册。之后两年又围绕寨子村周围的35个村开展了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环境卫生治理以及各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可谓是遍地开花。在这期间,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实践过程的反思,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8年到2009年,协会进一步发展为并未注册的“蒲韩乡村社区”(它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域概念,而是由于其覆盖蒲州和韩阳两个乡镇而命名),并确定了蒲韩乡村社区今后十年的整体发展规划。直到2012年9月在永济市工商局正式注册为“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
四、用郎维框架工具分析妇女作用的发挥
(一)郎维框架工具1:不同层面的赋权度分析
根据妇女赋权框架对五个层面的定义,笔者将五个不同层面的平等由低到高分别具体化为:“福利”——物质福利水平;“资源使用”——营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享用;“参与”——妇女参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觉悟”——农村妇女的思想觉悟;“支配”——家庭资源的合理支配。
1.福利层面
郎维将福利定义为“与男人相比,妇女的物质福利的水平”[6],即,妇女在物质资源方面享有的机会。蒲韩联合社通过让一些妇女参与进来,提供工作岗位及红娘手工艺合作社的设置,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福利。
2.营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享用
如今的蒲韩联合社并不止步于只提供农民技术上的培训及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农业技术培训、土壤改良中的农机耕作、日用品统购、农资统购、城乡互动(农产品统销)、资金互助、老人互助养老、儿童及家长农耕乡土教育及手工艺传承等九项业务的综合型农民协会。它所发挥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妇女的发展要求和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发展。
在营销设施方面,蒲韩联合社提供城乡互动(农产品统销)的业务,将农妇家中要出售的农产品按照市场价提前预约收购,再对接到有需求的城市消费者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经济给村民们带来的风险。另外,联合社也提供资金互助、农业知识培训等业务内容,满足妇女平等地使用营销设施的权益。
在公共服务方面,蒲韩联合社让妇女集中起来推广娱乐活动,满足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定期清理垃圾的活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减少污染,等等。
3.妇女参与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蒲韩联合社是由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及农村社区文化活动起步,因此联合社对于蒲韩社区内的文化活动也是高度重视。在蒲韩联合社的带动下,蒲韩乡村社区的妇女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教妇女跳广场舞,开展一些校辩论赛或者举办一些手工艺比赛等等,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情趣。通过举办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村庄里盛行的打麻将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
当然,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以发展经济活动为基础的。蒲韩联合社通过开展农产品统购统销及城乡互助中心,将当地农村的一些绿色健康的生态食品直接对口到城市的消费者手中;红娘手工艺合作社生产的布料远销到香港甚至国外,为联合社创造了不少经济效益。自2010年以来,联合社每年的经济效益都在不断增长,为村民也谋取了不少的经济利益,博得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的信任。郑冰曾经说过:“一方面经济活动创造盈利,为组织文化活动提供资金;另一方面,组织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员之间的凝聚力。”[3]因此,农村妇女通过联合社这一平台参与到了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当中,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农村妇女的思想觉悟
在思想觉悟方面,蒲韩联合社努力的方向主要包括对农村妇女社会性别意识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联合社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一些有关妇女健康、权力与责任的讲座和讨论会促进妇女意识的觉醒,提高她们的自信心,让她们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其次是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在蒲韩联合社的发展道路上,郑冰老师一直不断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她认为要改变大众对农村人“三盲”的认知,就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蒲韩联合社的妇女就是先进女性的代表,首先联合社以郑冰老师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不断创新和发展各自所负责的业务,并带领一些年轻的辅导员下乡熟悉业务内容,其次18个辅导员也经常为提高农村妇女的思想及综合素质在不断努力着,通过下乡入户和农户交流,通过为农户提供联合社的服务内容,并宣传联合社的思想,鼓励她们加入进来,为村庄的发展做贡献。由于蒲韩联合社的成功经验,郑冰老师也应邀多次去北京等各地演讲宣传,并借此机会经常和一些专家学者讨论联合社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之路。
5.家庭资源的合理支配
在关于家庭资源的合理支配方面,主要涉及对土地等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以及包括对家居和家庭成员(这里主要涉及儿童和老人)的照料与维持。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越来越呈现出农业女性化的趋势,这使得大部分农村家庭面临“男工女耕”的生产模式,也使得土地的支配权自然而然落在了妇女手中。蒲韩社区的大部分女性也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通过联合社提供的农机耕作、农业知识培训、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服务内容,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女性农业生产中的生产经营能力较弱的一些困境,如农业生产技术及知识的缺乏、对市场情况及信息捉摸不透及劳动力不足等。
老人照顾和儿童夏令营是利用妇女资源开展的又一项服务。当前,提及中国农村人口问题,“老人,儿童,妇女”的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蒲韩联合社的居家养老模式及针对农村儿童开展的夏令营活动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问题,但也算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2012年蒲韩联合社开办了康乐服务中心,针对自理能力和服务需要开展两种照顾服务: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在与老人相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非常重视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化生活,也发掘了不少有才能的老年人,开展唱戏、剪纸、下棋、太极等娱乐活动,老年人也乐在其中。当地村民也经常夸赞协会的这一做法“将村里的老人养活了”。儿童夏令营活动主要是在一些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和农村的儿童开展的一项暑期活动。蒲韩社区的儿童夏令营被称为生活营。生活营在招募外地志愿者的同时,也招募本地大学生做志愿者,培养本地人对故乡的感情和粘性,成为未来的“乡工乡师”。相比普通夏令营,生活营更重视儿童在生活经验中学习,要解决的不仅是留守儿童如何过暑假的问题,更是让孩子释放天性,“野”在暑假[8]。
(二)郎维框架工具2:确认妇女问题的层面
利用郎维的平等概念作分析,可以看到蒲韩联合社这一组织基本上从低到高满足了妇女参与农村生产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妇女的赋权程度也在不同层面得到改善和增强。蒲韩联合社这一项目可归类为积极层面,因为蒲韩联合社非常重视妇女问题,其目标之一便是赋权于农村妇女,提高她们的地位,使她们能够真正参与农村发展。
在大批农村男劳动力不断转移造成的农业女性化背景下,郑冰带领着一群有理想的妇女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深秉“农村需要发展,农民需要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创新发展联合社的业务。近几年来,不仅是在农资服务、农产品销售及农业种植等经济方面造福着村民,在老人、儿童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她们善于发现村庄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及时地去解决它们。在帮助农民获得种植技术及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广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兴办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保护事业。蒲韩联合社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妇女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小觑。因此,运用郎维框架工具可将蒲韩联合社对农村妇女发展问题归为积极层面,它将农村女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来造福农村社区。
五、妇女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在蒲韩联合社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妇女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不论是联合社的创始人郑冰老师,还是联合社里的辅导员和干事,都在各项业务上不断地创新实践,为联合社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农村的居家养老问题上,康乐屋的设立解决了农村老人无人照料及情感空缺的问题;夏令营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释放天性,不断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手工艺作坊里的妇女更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创造着奇迹。近几年来,这些农村妇女把联合社发展得越来越好,对农村发展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蒲韩联合社的妇女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强大的作用,并带动联合社及农村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乡村女性精英的领导
乡村精英往往是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的中心,对乡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区事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9]。协会的创始人郑冰曾经是小学教师,有文化,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并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也正是她最初发现农民农业知识的缺乏和农村妇女潜在的力量,才担当伯乐,发掘了不少女性人才,走出了一条“妇女路线”。联合社里的各个理事长和干事都是乡村能人,能带动村民学习新的技术,传播新思想,改善农村不良文化气息,带领农民致富,引领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
(二)妇女的合作及参与需求
根据叶敬忠对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五省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女性希望参加专业技术协会或组织,说明留守妇女对于这类组织的需求最为强烈。留守妇女期望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组织中得到解决[10]。在蒲韩联合社中,农村妇女强烈的合作意愿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她们在推动联合社发展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在参与中得到了提升。
(三)女性细腻的性格特征
蒲韩联合社的业务内容发展至今愈来愈成熟和全面,离不开妇女们与农户不厌其烦的沟通、敏锐的观察力及考虑问题的多面性。在沟通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具优势,蒲韩联合社的各项业务都避免不了要和农户村民打交道,尤其是在为老人和孩子服务时,女性能利用自身优势将业务做得更好。而且这种细腻的性格特征使她们更倾向于合作,也促使她们不断思考解决乡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联合社里负责资金业务的工作人员曾表示,合作社是为了达到共赢,每一个社员都是主人,有发言权,有决策权,不会被动。可见蒲韩联合社在女性的领导下更倾向于一种民主的管理方式。
(四)熟人社会的先天优势条件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熟人社会”概念,以分析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在这一熟人社会的图景里,人们从熟悉获得信任感,获得可靠性认可,以及对行为规矩的身体化遵守,而不是法律、行政条例。费老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11]。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蒲韩联合社的主要业务都是依托农村这一“熟人社会”来开展的,这也使得联合社的工作人员在推行业务之时顺利了很多,也为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奠定了基础。
(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自1999年,郑冰为了满足农村妇女对歌舞文艺需要开始,市政府及妇联就一直不断给予农民协会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杨团等一些国内外学者也一直在积极关注着蒲韩联合社的发展,定期地访问和探讨蒲韩联合社的生存之路及发展方向。
六、结语
在当前农业女性化的背景下,妇女力量的发挥对乡村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让妇女发挥自身的优势。蒲韩联合社充当的是一个“赋权”的平台,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进来,拥有享受和利用社区资源的机会,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带动蒲韩乡村社区的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和合作,对于农村妇女自身乃至农村社区的发展未尝不是一有效之举。在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培育农村妇女的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鼓励她们积极加入,使她们成为促进合作组织不断发展的骨干力量。尽管蒲韩联合社的发展也不是完美无缺,但当地的这种发展模式对其他农村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孟宪范.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中国农村妇女[J].社会科学战线, 1993, (4):149.
[2]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女性化趋势[J].社会学研究, 1994,(2):83.
[3]王秀娟.乡村治理的另一种范式——永济市蒲韩乡村社区自组织建设[EB/OL].(2013-04-24)[2015-04-15]. http://news.hexun.com/2013-04-24/153513874.html.
[4]郑新荣,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5]“在3+1机制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全国妇联课题组.如何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J].中国妇运,2005,(11):42.
[6]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8-132.
[7]杨团.综合农协:乡村治理的创新范式——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自组织模式调查[J].时事报告,2014,(1):42.
[8]靳秒.蒲韩社区 让农民自愿留在土地上[EB/OL].(2014-08-12)[ 2015-04-15].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4/08/12/329362.html.
[9]唐兴霖,唐琪,王宁铂.基于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考察浅谈乡村治理创新[J].行政论坛,2012,(3):81.
[10]叶敬忠,吴慧芳.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63.
[1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5.
编辑:黄航
The Study of Women’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by Using LangWei’s Framework : Puhan Cooperative as a Case Study
WANG Yanan,ZHANG Lians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Social Develop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nxi712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femin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rural are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hat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rural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uhan Cooperative of Shanxi Yongji, and analyzing how the rural women are given the power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the Puhan cooperative by using the LangWei’s (women’s empowerment) framework.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uhan cooperative has explored a kind of model for rural women to play a role. It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rural women to play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develop the rural area. The rural wom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han cooperative, as well as improve themselves. Moreover the rural wom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the Puhan cooperative ,which is a circular and interactive process.
Key words:The rural women;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Puhan cooperative;LangWei’s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3-0029-05
作者简介:王亚楠(1992-),女,山西永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张联社(195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及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30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6.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