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巨头人才溢出搅动创业潮

2016-03-23张遥

中国名牌 2016年2期
关键词:百度创业者人才

本刊记者/张遥



互联网巨头人才溢出搅动创业潮

Internet Giant Talents' Overflow Promotes Venture Tide

本刊记者/张遥

在合肥市鸟窝众创空间,来自百度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家为创业者分享“智能+”概念

大学毕业进入腾讯深圳工作了三年多之后,刘正一离职创办了“真二网”。

回顾一年多前义无反顾的创业冲动,不满而立之年的刘正一说得很简单:“就是想从大公司出来试试实现自己的想法。”

和他相继离职创业的联合创始人来自腾讯北京。两人之前在项目里合作过。一拍即合,分头从深圳和北京北上南下,在中部省份河南开始了创业之路。

一名苏宁出来创业的年轻人加入他们,共同创办了主打“零中介费”的二手房交易平台。

在中国东部城市杭州,李治国的创业路开始得更早。

作为在阿里巴巴创始之年就入职的员工,他从阿里离职创业,又以创业者身份重回阿里,后来再度离开,做起了天使投资人。直到在投资过程中加盟互联网金融公司“挖财”担任CEO,再次踏上创业之路。

“创业的过程是对自己判断力最好的证明,过得比较有意义。”李治国说。

中国正在兴起的这一轮创新创业热潮里,大学生、大型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骨干与管理层、海归、科研人员,被视为创业者中的四股代表力量。

与其他三类人群相比,从互联网企业出来的创业者凭借对行业大势的感触、对信息与数据技术的运用,以及身处中国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之中,对运营管理模式的了解,在这一轮“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大量涌现,带来人才与创新动力。“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被视为互联网创业的“黄埔军校”。

受访者普遍反映,驱使他们出来创业的一个原因是,公司发展到几万人规模之后,沟通和决策成本抬高,想法有时会受制于流程规则。大型企业上市带来的创富示范效应和财富回馈,客观上也给了创业者以激励。

当前的创业环境推动了这股创业潮。鼓励创新创业是本届政府关注的重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在杭州,政府为互联网创业者打造了“梦想小镇”,引入风投机构与创业者对接,通过创业竞赛入驻,企业能享受场地免租等支持,“阿里系”与“浙大系”成为这里主要的创业力量。

在刘正一看来,创业与否是个人选择,但对于有创业想法的人,当下的时机、环境确实更成熟。

集群效应正在形成。从大型互联网企业出来创业的前员工,已经逐渐形成圈子,比如腾讯的“南极圈”“单飞企鹅”,百度的“百老汇”,阿里巴巴的“前橙会”,网易、金山、新浪等也有类似组织。

“前橙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前橙会”登记在册的成员已有2万多人,其中不少人投身创业,做CEO、联合创始人的目前超过200人。不同公司的这类圈子之间有交流。

百度副总裁朱光认为,中国现在有很多创业者聚焦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但仍面临几座大山:技术、资金、收入,缺乏成熟的技术人才,百度近年来为中小创业者输出了很多人才。

“百度每年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我们不担心这个事情,这也算我们对业界的贡献。”朱光说。

“人才出来,可能比一家企业成为巨头带来的社会效应更大。”李治国认为,比如携程的创始人团队再度创业就是典型例子——促进了行业竞争,让过去分散的酒店旅行行业接入互联网,并迅速发展。

观察人士认为,这大概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在美国,Paypal早期团队后来创建或投资了特斯拉、Linkedin、Yelp、YouYube等一批公司。接入互联网21年,BAT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在1999年前后诞生,较早一批企业的人才和资本溢出正在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起到带动作用。

人们对于这股创业热潮并非都是乐观。即便有快速增长的市场和政策利好,创业仍然面临重重考验,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长为明星创业公司。

不过在一些创业者看来,创业本身就是经历,至少能尝试自己的想法,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种进步。

上图:“创客”们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黑马会交流

下图:河南创富工厂创始人在展示墙前介绍公司的业务项目

猜你喜欢

百度创业者人才
人才云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百度医生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