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把供给侧改革看简单了

2016-03-23《瞭望东方周刊》评论员

领导文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持续增长结构性供给

《瞭望东方周刊》评论员

“供给侧”成了自去年11月10日起经济政策表述和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就在这一天,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增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随后的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强调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反思经济增长本源、保证下一步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新经济治理思路。这是面对经济新常态实现持续增长的路径抉择。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中国成长为全球瞩目的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遭受房市库存严重、行业产能过剩、政府债务高企、金融风险加大、投资回报率下降、出口竞争力示弱、生态资源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困扰。

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着眼“供给侧改革”是中央决策作出的务实回答。当前,供给结构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等导致的“供需错位”益发严重:一方面,外需减少导致外向型供给体系中部分产能过剩,而对内供给体系却没能及时跟上随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升级变化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部分产业的产能已达物理峰值或资源约束承载能力极限,而整个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较低。无论是消费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欲望,中国都不存在消费需求约束,但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结果带来大量“需求外溢”。

正如前面所述,不该再生产的生产过多,而消费升级后的新需求又缺乏供给,造成消费与供给间的失衡失配,是现实的状况。这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入手推进中国新一轮改革,推动有消费需求的供给发展,压缩、消化“无效供给”,才能有效化解潜在“滞胀”等风险,并实现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只有适应弥合“二元经济”所必经的中长期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寻求促进生产率长期持续增长的供给政策,才会有新的愿景。

非常重要的是,供给侧改革最终要落到改“结构”上。结构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调整,实现改善效率的目的。要推动严重过剩行业在削减产能方面取得实质性操作;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振兴有前景的实体经济;搞活微观,增强企业竞争力之余还要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要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精细生产”和“中国质造”的潜力;要通过调整人口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发挥人力资本对增长的作用。总之,要通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再塑、盘活和优化体制供给,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持点和发力点。

供给侧改革绝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的引导。强调供给侧发力与制度创新是定位中长期以促改革,兼顾需求侧调整与合理增速是着眼短期以保稳定。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孕育和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是供给与需求有效结合的综合疗法,目标无疑是有效满足富民强国之需要。

供给侧改革,蕴含着“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信号。一方面,未来五年是加快落实和推进国企改革、户籍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等多项重大措施的攻坚期,以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必须坚持到底;另一方面,改革创新必须以平稳的经济环境为基础,尤其是在存量退出过程中,要警惕“外溢效应”引发结构性萧条和总量性需求不足,此时当辅以得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好稳增长与促改革的关系。

猜你喜欢

持续增长结构性供给
2020年11月中国自巴进口牛肉持续增长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载货车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2014年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