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6-03-22赵鹤

关键词:能力培养初中物理

赵鹤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我们教师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现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生探究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70-0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研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没有磁感线鲜明正确的形象,没有建立起磁感线在空间分布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电磁感应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提高实验参与度,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无数物理事实表明,任何经验和结论的获得无一例外都是探究的结果。尽管教材中的实验很多,但多数情况下实验教学的模式仍然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引导结论。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没有亲历探究过程,即使获得知识,其探究能力也没有丝毫提升。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通过学习的亲力亲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惯性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实验,其中第四个实验是将钢笔套倒扣在纸条上迅速抽取纸条.做这个实验时,学生猜想的结论都是钢笔套会随着纸条移动或者倾倒,但实验结果究竟如何,随着学生的多次试验,结果改善实验的不利因素,钢笔套不会随纸条运动,而是静止,学生们觉得很奇怪,互相讨论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三、注重引导,教给探究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学生探究问题提出后,在进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与论证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教师要采取“扶一把”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进行搭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维,缩小学生探究范围与探究难度。在“扶”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引”的工作。如,在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提出可能的因素与实验方案,让学生自行判断、分析、实验。教师还要采取“放”的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能分别看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看不到的像?什么情况下像是正立的、倒立的?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

四、尝试STS教育,使生活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供或指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和STS中的探究课题,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讨论与STS发展相联系的课题时,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本地实际,可从资源和人口、生态和环境、交通和居住、农业、工业生产和高科技发展等方面考虑,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例如,学习原子能的知识,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了解声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声污染情况,并尝试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等。这些都超出了物理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围,然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五、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物理新课程标准》一书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入到生活中。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次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

我们提倡的实验探究教学与以往的实验教学不同,它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实验来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师让学生感知探究模式,激发探究欲望,内化探究方法和分析探究结果,使学生自己学会了“捕鱼”,学会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去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教育战线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张燕敏.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版(教师版).2015(20).

[2]严志林.浅谈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