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2016-03-22农霞

关键词:管理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农霞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教育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承担着管理学生的任务。即协调、控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和关系,保证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便是所谓的课堂管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19-02

新课改教学提倡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承担的教学责任不仅仅要“教”好学生,还要“管”好学生。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定义也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以及约束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课堂管理的范围已变得更加广泛。从泛义上来讲,当代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教学纪律管理、师生关系管理、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恰当处理好这几者关系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保障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维持良好的课堂管理秩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管理的现状

我们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然而,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极其重视,但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却不够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习惯性的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上,而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不太在意。这便会导致在课堂上,虽然教师在滔滔不绝,力尽所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但有些学生却是在课堂上人在心不在,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

(2)师生关系不和谐。尽管新改革倡导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这点却十分不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面对升学压力,也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升学率,还是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能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另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更是倡导“严师出高徒”,使得课堂教学过于刻板,教师高高在上,导致很多学生极其反感,却又无法跟教师沟通,长久以此,学生会对课堂教学会产生抵触情绪,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消极对待,甚至产生叛逆的心理。师生之间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矛盾重重,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3)课堂纪律不灵活,奖惩不均。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充分考虑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课堂管理要求十分严格,只强调注重纪律,制定各种制度惩罚犯错违纪的学生,而对于有进步,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奖励制度却不尽完善。如此的课堂教学管理,会让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心理,随时担心自己犯错,更没有精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艺术

(一)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根据课堂管理的定义我们知道:优质的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纪律、课堂环境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纪律是课堂管理的基础,良好的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保障,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课堂管理的润滑剂。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师生之间 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不仅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也是每个学生的愿望。这样一来,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欣赏和赞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教师看到学生的积极努力学习,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想要更多的为学生考虑,促使自己想要更加创新地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亲密、融洽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会大大增强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积极性,也会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还要注意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标准,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精力过多的放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没大没小,不懂规矩,甚至是不敬重教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纪律来约束学生的不合规矩的行为,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必须以纪律作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去挑战和逾越这些纪律谁也不能逾越。就像每个国家都要制度法律一样,用法律严格约束公民行为,只要有人触碰到法律的底线,无论是谁,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审判以及制裁。课堂纪律亦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十分活跃,但是不能肆意破坏课堂纪律。一旦有学生破坏,就必须接受教师作出的惩罚。

(三)适时采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包括两个方面,即正激励和负激励。通俗来讲,就是既然有奖励,那就必须有相应的惩罚。然而在传统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注重负激励,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严惩不贷,而对遵守纪律的学生则很少奖励。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良好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学会奖惩并用,不管是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还是那些时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退步或是违反纪律就要作出相应惩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让他们懂得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并要在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努力创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马莹.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J]. 学理论,2013,02:235-236.

猜你喜欢

管理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