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有感

2016-03-22何燕红

关键词:留守儿童中职教育

何燕红

【摘要】分析中职学校“留守儿童”易成为问题学生的主客观原因,针对这些原因,结合年龄特征,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职 留守儿童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12-0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天,不知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如何关心教育“留守儿童”的学生,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等职业学校因其入学门槛低等原因,“留守儿童”学生比例高于普通高中。此外,此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增强,也增加了教育引导的难度。怎样结合年龄特点做好“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管护,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衰,加之农活比较多,文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只是一味的对孩子溺爱、娇纵或放任自流,辅导孩子学习少。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使孩子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此外还容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

按其表现,我校的学生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忧郁类:由于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情绪异常,难以沟通,于是就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

第二、散漫类: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职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时,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并视老师的批评为恶意,采取顶撞的方法,语言尖利,态度生硬。对老师不信任,不说心里话,甚至撒谎欺骗老师,学习成绩较差。

第三、多疑类:由于多疑,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时,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并视老师的批评为恶意,采取顶撞的方法,语言尖利,态度生硬。对老师不信任,不说心里话,甚至撒谎欺骗老师。

第四、霸道类:由祖辈哺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理。这些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也使他们更容易成为问题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不关心集体,我行我素,随意破坏校纪校规,影响学校或班级的集体荣誉。

作为一名职校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一份关爱和尊重。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安排班主任、科任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他们的家长联系,掌握“留守儿童”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和孤独心理。交往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此外,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从而把集体温暖、同学之谊、师生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真心实意地尊重和热爱中职留守儿童,满腔热情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引导中职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利弊,处理中职留守儿童的问题或错误时要客观公正,切忌主观化而伤害中职生的感情。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自尊和个性。注意鼓励和肯定中职生的优点和成绩,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和铺路石。

2.耐心细致与严格要求。部分“留守儿童”学生产生不思进取、破罐破摔心理,导致自由散慢、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多做、善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教师要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地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宽容、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中职生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学会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中职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努力做到保护中不乏有严要求,情感中不乏有高标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把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相结合,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终上所述,研究中职生中“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实施正确的教育手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应尽责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育工作者对这些学生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诚心,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留守家庭带来的不良心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成绩真正健康协调地发展,最终成为社会建设事业主力军。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中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