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

2016-03-22杨彦芳

关键词:减负效率

杨彦芳

【摘要】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需要提高课堂效率,设计开放性作业,因材施教,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家长只看学生分数观念的改变。

【关键词】减负 效率 开放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86-01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给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学生发出了“还我童年”的强烈呼唤。近年来,在教育系统的控制下,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离根本解决问题还相差很远,然而,在同意调教下,有些教师却能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质量。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研究过重负担的问题和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那么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果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模模糊糊,毫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上得不好,使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本身来讲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堂生动充满了活力的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能够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学起来效果极佳,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所以教师高艺术的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要真正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其关键是课要上得好。这就需要老师们多方面掌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经常学习教育理论,订阅各种教育刊物,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多参加教研活动,从中吸取精华,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了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高质量的备课教案,高艺术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知识都掌握了,不用加班补课,这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堂上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二、布置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1.自主设计,相互交换。只有学生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真做好。赞可夫也曾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鉴于此,我把家庭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或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作业题型,轮流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每个学生同时设计作业,再互相交换着做。让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尊重差异,分层设计。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一改过去的命令式、强调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要提倡家庭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梯级性,因材施教,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控制学习时间,让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上课不拖堂、不随意调课或占用其他学科课、不加班加点补课、上课、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可以开展组织书法、绘画、合唱团、舞蹈队、航模、科技、鼓乐、乐器、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故事等多种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参加活动。寒、暑假,应该杜绝搞补习班,组织丰富多彩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到军营军训,到野外野炊、爬山、游泳、远足训练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添学问,增长才干,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发展。

四、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家庭也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重要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家长的普遍心理。然而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心导致了子女心理压力过重。调查资料表明,有的小学生感到读书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家庭。这种压力有直接来自父母外显性的,有的父母硬性规定孩子考试的分数,如达不到要求则棍棒相加、责骂、讽刺等;也有的是隐性的负担,一旦学生成绩下降,父母虽嘴上不说,但对孩子的热情明显减弱,脸上愁云密布,家庭气氛沉闷。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与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苦差事,由此加重了学生失败、挫折、无助等消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负担。

总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减负”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减负效率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春节已“减负” 送礼根难除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