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22黄科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大学语文应用

黄科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语文已经从单纯的目标教学向知识能力方向发展并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当前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体现。探究式教学法侧重于以学生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人们更关注探究式教学法特点、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创新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本文主要就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 探究式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6-01

1.探究式教学法及其价值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听讲、观察、思考、实验和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它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一步步探寻真理,获得真知。探究式教学法改变了过去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模式,遵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开展探究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寻求者。

课堂教学具有现场性、高效性等特点,通过现场教学,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向学生传达尽可能多的知识与信息,但是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却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复习和总结。如果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课堂教学,可能就会造成“教”和“学”的脱节。探究式教学法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方法无需考虑教师的教学节奏,而是以学生的思路为主线,教师只需要把握好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思考、讨论或模拟的“节点”,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2.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大学语文课堂里,非汉语专业的其他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不重视大学语文学习。原因主要有,现在的教育以升学和求职为首要目标,高校只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迎合市场需求,只关注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培育,部分大学生在结束高考以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教师也因为学生或者高校的这种态度而对语文教学缺乏创造力。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准确获取信息也无法进行顺畅的人际交流。他们整天接触的都是网络中很轻浮的网络段子或者是其他一些没有任何素养可言的快餐式文学。

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带有研究性质。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大学课堂教学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缺乏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果说中学教育因为有升学的压力而倒逼教师增强这种“互动性”的话,那么部分大学教学在互动性方面简直是一种倒退,缺乏互动性就不可能使探究式教学深入开展。

3.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3.1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

探究教学法的开展的一种重要基础是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由教师一言堂课堂向学生主体课堂转变,课堂教学中增加关于学生活动的设计,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包括知识的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一是需要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传递的知识也具有绝对性,学生不能够对教师的知识进行质疑和提问,即使有个别不同的声音,也会被教师以忽视或者批评及时制止,没有营造探究的开放性环境。探究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展开的师生互动,是学生围绕新问题展开的探究学习;二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探究教学法是将新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堂能够包容不同角度的解读内容,实现多元化思想的碰撞。

3.2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主体学习的重要动力,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撑。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是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新内容的好奇心,直接关系着学生探究学习中的动力。

3.3加强探究教学过程的重视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规则的执行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都是需要关注的内容,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首先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在本次课堂中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2+2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评价由评价委员会进行,评价委员会由学生小组轮流担任,每一小组中一次有两名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其次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问题深入的层次性,探究结果的呈现,小组成员的展示设计,探究过程中全员的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扩展,是否产生继续探究和学习的问题等。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课程的导入、教学情景的设计以及探究问题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进行反思,对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引导和介入手段等进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4.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课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它是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哪个阶段的教育都不能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而探究式教学让这门课更加生动有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探究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潘静.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12:60-61.

[2]黄锦玉.引导探究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7:75-77.

[3]王明喆.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法大学语文应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