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016-03-22杨兰娟莫佳

关键词:高等数学自主学习对策

杨兰娟++莫佳

【摘要】高职类的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改善学习高数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学生高数学习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利用导学等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等数学 自主学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4;O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5-01

众所周知,《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高数也是浙江省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但是,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且学院《高等数学》只有在大一开设,由于学时有限,很多知识点不能在课堂上一一细讲。这就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针对学生来说,需要他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机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早在上个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如美、英、法等国就把发展学的自主性学习作为各自教育的重点,把学校教育的重心定位在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把教学过程的性质规定为学生经验的形成与生长,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外的很多大、中、小学有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比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找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途径。这些理论和模式都突出了传统教育忽视的情感作用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注重培养高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第一,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数学整体成绩不高的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让学生在大三不开设数学课程的情况下,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学会、养成对专升本数学考点的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我院的专升本率以及专升本的质量。

二、高职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

但凡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现象是数学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我们曾经对学院近五年的数学高考成绩进行过数据分析,及格率一般在10%左右,分数段在60分左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还是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对。具体表现为知识点的衔接性差,举一反三的能力弱。

(二)适应大学课堂教学的能力差

很多学生习惯了高中的题海战术,且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自己在学习上能动性非常差。但学生一进入大学后,《高等数学》的课时量较少。如我院理科学生的高数课每周是2.5个课时,文科是2个课时,且为大班教学。教师不可能像中学老师那样每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能兼顾。这就造成很多学生适应不了上课的节奏,造成课堂效果不能充分发挥。

三、提高学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对策

(一)教师利用学案导学,做好引导作用

导学模式在中小学应用较广,但高等数学“学案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把教师的教案变为学生的“学案”,由教师的“教”转变为教师的“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把学生被动的“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课堂教学最终由师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这一模式一改由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一堂言”、“满堂灌”教学模式,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和谐统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课堂效果。教师应该通过学案导学的探索,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案,让学生自学有方向。在学案中,把学生自学的内容、方式、时间、要求以及检测方式明确出来,使学生自学有明确的目标。先学后教,先学是关键。仅凭借一本教材,让学生自学是不现实的。所以学案将会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是学习的“路线图”。第二,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让自学成为一种习惯。目前,高职类数学的课时数较少,老师不可能像高中阶段对每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实践的机会。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可以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第三,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如多采用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等等。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兴趣

高职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不同的动机,有的只为成绩合格,有的想参加相关数学竞赛,还有的则为大三的专升本做准备。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动态,依据他们不同的需要进行教学。有了学习的目标,学生自然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课堂上多讲实用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师让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且能实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的目标空间,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定的数学学习目标。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

第一,可以实行模块化教学。把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分成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应用模块则应和学生的专业相关联,突出专业需求。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学习高数的能动性就会越来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高。第二,精选例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例题应突出专业特点,贴近生活,以应用为主。第三,加入实训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应在课内教学以外,让学生利用课堂外进行学习,添加数学的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加强数学软件的应用,并把实训纳入考核中。

总之,教师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让他们形成我要学的状态,不断提高他们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院、教师和学生自己都应该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春青.本科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

[2]朱志鑫.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3]张斐然,吕松涛.关于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自主学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