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国际家庭日”论坛召开

2016-03-22赵丽芳

WTO经济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庭幸福子弟学校福利

5月15日,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2014‘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聚焦城镇化与中国家庭幸福”公益论坛在北京召开。今年的5月15日是第二十个国际家庭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以此行动呼吁社会关注家庭问题,重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会上介绍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发布了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支持的《“二元”社会的“一元“幸福》、《农村老年幸福守门人》、《流动家庭健康小卫士》三个项目报告。

《“二元”社会的“一元”幸福》项目针对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幸福感进行调研。研究显示,尽管家庭类型不同,但是所有家庭排在前五位的家庭幸福因素具有较高同质性。报告最后指出安全问题和社会信任成为城乡家庭的共同忧虑,亟需进行社区建设;养老问题也是城乡共有困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人口流动正从单个流动向家庭型转变,因此为家庭流动提供制度保障,促成流动中的“团聚”是增强家庭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农村老年幸福守门人》项目将中国家庭幸福研究的关注点投向中国农村老年人群,尤其是留守老人群体,搭建了一套在农村行之有效地促进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干预方案,促进了老人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培训了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守门员,建立了针对不同人群的联系和寻访制度。

当天的论坛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打工子弟学校校长也受邀参加,以“流动与留守中的家庭幸福”为主题进行了座谈讨论。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兴华小学校长相恒云就“打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做了题为“流动家庭健康小卫士”的汇报。该项目通过培训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对小学生们开展健康教育,借由孩子们改变“新移民家庭”的卫生习惯,帮助家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会者还对社会关心的流动人口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农村老人相关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也给予了详细的建议和意见。

我国约有4亿个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开展的“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主题,实施“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行动,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经济社会政策,切实解决城乡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以及养老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幸福子弟学校福利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用音乐缔造家庭幸福
幸福一家人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与其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
清明雨
为了广西人民的家庭幸福
长相思·和谐社会颂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